含弓戲

含弓戲

含弓戲是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含山、和縣、居巢、無為當塗蕪湖等地。因發源於含山,源為由盲藝人操弓拉二胡賣唱的灘簧,故稱“含弓”。發展為戲曲后改今稱。

歷史沿革


起源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含山一帶有一些演唱曲藝灘簧的盲藝人。三五人一隊,賣唱於街頭蒼尾、茶坊酒肆,曲目有《李玉蓮賣大布》、《孟姜婦女送寒衣》、《王祥卧冰》、《賣油郎獨佔花魁》等。后盲藝人黃應龍、江鳳英等以 這些民歌、小調為曲調,使聽者感到新穎別緻,影響逐步擴大,學藝者漸眾,金少春、袁小芝、暈道海、黃秀珍等均是一起者。他們編演了《安安送米》、《王智貞描容》,以及《白蛇傳》中的《游湖》、《賞午》、《水漫》、《合缽》、《祭塔》等小戲摺子戲,稱為“含弓戲”,唱腔音樂上則更多地吸收各種民歌小調於灘簧之中。

曲折發展

約於咸豐年間(1851-1861),含山連年荒旱,一些藝人外出至蕪湖謀生。清唱形式的含弓戲在那裡遇到了“復弓”、“蘇弓”(今梨簧戲的前身)之競爭,同時三者間又相互影響,彼此交流。含弓藝人張良春、徐老五、金學坤、侯先生等發展了新的“西宮調”等唱腔,當時被稱為“清唱的含弓戲”。辛亥革命后,含弓戲漸趨衰落,抗日戰爭期間幾乎銷聲匿跡。建國后,經有關部門搶救,記錄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含山縣並成立專業劇團,培養了一批新演員。

藝術特點


含弓戲重唱不重白,唱詞以七、十字句為主。其劇本保存較多說唱藝術的痕迹。如《賞午》中,許仙辭別白娘子下河沿去看龍舟賽時,即以第三者口吻唱出“沿河兩岸人如潮,五色龍舟賽奪標。……不表許仙在舟看。再表高樓妖姣姣。”通常每折結束,時,場上人物也以第三者口吻合唱兩唱詞作結束語。如《合缽》的結尾是“生離死別千秋恨,雷峰不倒恨難平”,《劉二姑吵嫁》的結尾是“百年難遇罕見事,好事多磨險受糟”等。

音樂唱腔


大麴為主調

含弓戲的曲調分大麴和套曲兩部分(已記錄 共有七十二種)。以大麴為主調,是在民歌基礎上,吸收了崑曲、徽調的某些曲牌和板式,加工演化而成為具有表敘功能的成套唱腔。分引子、過門、原板、垛板、數板、導板、叫板、哭調、尾聲等板式。原板、垛板、數板,適宜於抒發角色內心活動,大段抒唱,可快可慢。導板是一種緊打慢 唱的曲調,在人物悲憤激昂或極度緊張時使用。哭調、叫板等是將日常生活中的哭、叫聲加以提煉而成的唱腔,色彩濃厚,風格獨特。

西宮調

此外,西宮調也是常用的主調。分“西一”、“西二”兩種:“西一”以典雅見長,宜為莊重,文靜的大家閨秀怨、悲、吟、訴時演唱;“西二”則以活躍風長,宜於小生、花旦在玩賞遊樂或互吐思慕之情時演唱。套曲是花腔、雜曲和民歌、小調的總稱。它們沒有統一的基調,有的是一出工的專用曲,有的則可將調性相同的數曲聯綴。用於一個生活小戲中。建國后,和這一方式,在《劉二姑吵嫁》中將(賣餃子調)和(金垛子調)(又分快金垛子和慢金垛子)兩者糅合一起,即發揮了(金垛子調)的跳躍,又體現了(賣餃子調)的幽默。

劇目


摺子戲

據建國后統計,含弓戲共有一百二十多個傳統劇目。經記錄下來的摺子戲有《白蛇傳》、《游湖》、《盜草》《賞午》、《合缽》、《祭塔》。《三元記》:《出獵》、《回獵》、《竇老送子》。《琵琶記》:《描容》、《掃松》。《柯南山》;《崔氏逼休》、《馬前潑水》。《秦雪梅》:《弔孝》、《教子》、《哭靈》。《狸貓換太子》:《陳琳抱盒》、《大放花燈》。

水滸戲

另有“水滸戲”《坐樓殺惜》、《金蓮戲叔》、《武松殺嫂》、《馬二娘相互》以及《蘆林相會》、《安安送米》、《王智貞描容》、《韓湘子渡妻》、《純陽戲牡丹》、《雙下山》、《十里相送》、《小喬自嘆》、《吳漢殺妻》、《關公月下斬貂蟬》、《賣油郎獨佔花魁》、《劉二姑吵嫁》、《懶婆娘怕燒鍋》、《貨郎子害相思》、《喬奶奶罵貓》、《搶傘》、《褲子經》、《賣茅柴》、《九世同居》、《八仙慶壽》等。這些劇止,除一部分生活小工是由含弓戲藝人根據民間故事編創外,大部分摺子戲自其他劇種改編、移植,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崑劇、徽劇。建國后,先後編創的現代劇有《魚塘風波》、《白楊樹下》、《乘勝前進》、《再給你一袋》等,從其他劇種移植的劇目有《芙奴傳》、《唐右縣審誥命》、《沙家浜》等。

著名演員


馬正德

在含山群眾中,提起“含弓戲”,人們立即就會聯想到馬正德。這是因為:含弓戲在當地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馬正德在舞台上俊朗儒雅的扮相頗受人們青睞,其有板有眼的演唱充滿著濃厚的藝術情味。
建國后不久,縣文化部門就開始了對民間曲藝的挖掘整理,特別注重對由瞽目藝人傳唱的“含弓調”的發掘與研究,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含弓戲”優秀演員,馬正德是這些優秀演員中的佼佼者。由於馬正德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才實現了“含弓調”由“調”變“戲”正式搬上舞台的巨大進展,成為安徽省地方戲和全國稀有劇種之一。

生平經歷

馬正德自1954年從藝以來,先後飾演過古裝、現代各種劇目30多部,參加省、地、縣各類文藝調演、匯演、觀摩演出大會活動20多次,為“含弓戲”的繼承與發展,特別是博採眾家之長,創造“含弓戲”特有的戲路,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省內外文藝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1934年10月,馬正德出生於安徽省含山縣環峰鎮一個平民家庭。兄妹4人,排行老二。童年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整日穿梭於大街小巷人群中,提籃叫賣,久而久之,一聲聲吆喝竟練就了他一副好嗓子,這為他日後的演藝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12歲那年,他離家赴和縣善厚幫人家放牛,放牛時面對大自然,他情不自禁地唱山歌、哼小調,曲不離口。1950年,他返回家鄉重操舊業,沿街叫賣,其時他的嗓音愈加圓潤宏亮。
解放初期,縣文化館組織開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婚姻法”等文藝宣傳活動。居家離縣文化館只有幾步之遙的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做完生意有事無事總愛往縣文化館跑,耳濡目染,學唱模仿,幾近痴迷。一次,他正在家中燒火做飯,忽聽到縣文化館內鑼鼓喧闐,連灶膛里的火都來不及熄滅,就躥了出去,等看完表演回來滿屋子都是焦糊味,一鍋飯也早成了糊鍋巴,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頓責罵。由於嗓子好、扮相正,其表現引起縣文化館領導的重視,並有意識地安排他隨隊下鄉看演出,教他學唱。1952年6月,含山縣成立了“含城民兵業餘劇團”,他被優先錄入該團。當時,他不識字,困難很多,但他虛心求教,刻苦學習,自然比別人多一份付出和辛勞,好在他記憶力特強,一個劇本只要老師教唱幾遍,他就能熟記下來。首次演出的3個小歌劇《夫妻識字》、《柳樹井》、《雙戴花》他嶄露頭角,引起了轟動。此後只要有馬正德演戲,鼓樓街上的群眾便蜂擁而至,大家說:“馬正德演戲,演什麼像什麼,今後准有大出息”。1954年5月,含山縣廬劇團成立,隨即進入該團,從此馬正德與戲劇結下不解之緣,開始了他真正的演藝生涯。
馬正德從藝未拜過師。他不是不想拜師,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他,要想求得名師指點幾乎比登天還難。為學好戲,演好戲,唱好戲,他利用閑暇時間奔波往返於蕪湖、南京、合肥各大劇院觀看名家表演。特別對適合於自己扮演的小生、老生角色悉心學習,反覆揣摩。1958年4月,他得知四川省川劇院在蕪湖“和平大戲院”演出,急忙趕去,住小旅店,吃9分錢二兩糧票的光頭面。他白天看,晚上看,回來憑著記憶一招一式地演練,通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困了、累了用涼水洗洗臉,提提精神,又繼續學練,此間,技藝突飛猛進。馬正德最崇拜江蘇省錫劇團的著名演員王彬彬,並有幸在南京人民大會堂觀看其演出,受益匪淺。1956年7月,經含弓戲劇團改編的大型廬劇《失金釵》參加蕪湖地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后被選拔參加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馬正德在該劇中扮演文生“梅良玉”可謂風流倜儻,雅而不俗,深受行家和觀眾的好評,並獲得個人演出銀質獎。1959年,含山縣廬劇團參加省第二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新編現代戲《百里江水過昭關》,馬正德在劇中飾演劉隊長,被評為“十佳青年優秀演員”,並在大會期間作了精彩的心得發言,有說有唱,形象生動,深受領導及同行的讚譽。為此,《安徽戲劇》發表評論文章,《安徽畫報》刊登了他的劇照,一時間成了知名人士。

社會影響

為發展“含弓戲”,弘揚當地民間文化藝術遺產,1961年“含山縣含弓戲劇團”在原廬劇團基礎上成立了,馬正德被委任為藝委會副主任兼導演,但主要任務還是演戲。1964年10月16日,改編后的含弓戲傳統劇目《劉二姑吵嫁》首次在“江淮大戲院”彙報演出,連演一周,一天兩場,場場爆滿,轟動了整個合肥,該劇主演馬正德再度成為演藝界的風雲人物。此後,他又飾演了《寶蓮燈》、《梁祝》、《十五貫》、《雙絲帶》、《葛麻》等劇目。他在《梁祝》中飾演文生梁山泊,和在《十五貫》中飾演官帶生況鍾。一個儒雅風流悲情斷腸,一個舉止穩重祛邪扶正,舉手投足之間不溫不火,無不恰到好處。從他的演藝實踐中可以看出,他不屑於抱殘守缺,而是在演繹劇情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勇於進取,積極探索,不斷地拓寬自己的戲路,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舞台表演經驗和“含弓戲”特有的表演方式。“家有錢財堆山高,只苦我有錢無勢直不起腰”,當你聽著馬正德這中氣十足,字正腔圓的演唱時,才知道什麼叫做“含弓戲”的正版原唱。“含弓戲”能有昨天,作為“含弓戲”解放后第一代演員馬正德功不可沒。
文革風暴過後,馬正德已是不惑之年,正如他所說:“大好時光被耽誤了。”但是,他所鍾情的事業還存在,他在事業中取得的成績為大家所肯定。1981年4月,他加入了中國戲劇家協會安徽省分會,1989年9月獲得“國家二級演員”稱號,從1981年12月起任安徽省含山縣政協一、二、三屆常委,1988年5月退休。退休后的馬老並沒有就此歇戲,只要有演出任務,他決不推辭,先後參加了巢湖地區紀念毛主席“五·二三”講話發表50周年文藝匯演、第四屆安徽省藝術節,95’安徽省現代、傳統、摺子戲調演等,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2004年3月26日,安徽省電視台“相約花戲樓”,專題介紹了“含弓戲”,在省內外引起較大反響。同年7月11日,央視4套“華夏文明”欄目向海內外推介“含弓戲”,馬正德參加了攝製活動。而今,已逾古稀之年的馬老對“含弓戲”熱情不減當年。“含弓戲”與馬正德的名字已載入《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他最大的願望是看到“含弓戲劇團”恢復重建的那一天,能將自己的演技傳授給青年一代,讓“含弓戲”這一稀有劇種傳承下去。

瀕危狀況


含弓戲已有200多年歷史,因起源於含山縣、以弓弦(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名含弓戲。它以古樸典雅的優美曲調、細膩淳樸的演唱贏得了廣大觀眾。後來,含弓戲因種種原因瀕臨失傳。該縣於去年著手對含弓戲實施“搶救”,成立了“含弓戲研究室”,抽調專業人員收集曲譜、劇本及相關資料。
據了解,含弓戲作為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已於1994年被文化部列為全國稀有劇種,並被編入《中國戲劇音樂集成》和《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

搶救狀況


含弓戲是含山縣的一張名片,許多老藝人翹首以盼,一些有識之士也為之奔走呼號,希望她有重展英姿的那一天。在眾多的守望者中,陳禮清與“含弓戲”有著不解的情緣。他15歲進入含弓戲劇團,在此學習工作了六個年頭,後來無論在部隊當兵,還是退役回縣文化部門工作,他都對含弓戲情有獨鍾。特別是2002年他擔任縣文化旅遊局藝術股股長后,看到含弓戲一天天在凋萎,一些老演員也相繼離世,他感到很痛心,決心為挖掘、整理、傳承、發揚含弓戲盡一份責任。從那時起,他就有意識地做這方面的保護工作,2004年省電視台“相約花戲樓”欄目和央視四套“華廈文明”欄目相繼到含山拍攝介紹含弓戲的專題片,他是積極的參與者。同時,他還和劇團其他老同志一道成功地組織召開了含弓戲劇團建團50周年聯誼會。2004年8月,縣編委批准設立含弓戲研究室,在3年時間內,每年給予2萬元活動經費。縣局領導安排他擔任含弓戲研究室主任,從此他更如魚得水,在含弓戲研究、保護這一領域遊刃有餘了。
2007年4月20日,含弓戲研究室正式掛牌,恰逢趕上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申報工作,為了將含弓戲順利擠進這一行列,他沒日沒夜地工作,走訪老藝人,跑檔案館查資料,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搜集整理了含弓戲演員排練、演出的照片、實物、唱腔、劇本曲譜等珍貴的文史資料,高質量地完成了申報的各項基礎工作,一次性獲得通過,在全市僅此一家。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含弓戲,陳禮清還積極做含弓戲的宣傳鼓動者,他搜集整理的《那一年,含弓戲搬上舞台》被2006年第三期《安徽群眾文化》採用,搜集整理的傳統劇目《劉二姑吵嫁》整本劇被省藝術研究所《新戲劇》雜誌刊載,同時,他還在《巢湖日報》、《含山文史資料》第二輯上發表了大量的介紹含弓戲的文章,協助縣組織部門拍攝的含弓戲電教片獲全市一等獎。
陳禮清清楚地知道:研究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傳承。為了讓含弓戲能夠後繼有人,他積極探索多途徑培養人才機制。今年“六一”兒童節期間,他輔導的縣職校過夢妍、葛莜兩同學登上了全縣“六一”文藝演出的舞台,演唱的含弓戲《西宮詞》,受到含弓戲老藝人、國 家二級演員馬正德的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在縣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他又積極與環峰小學聯繫,並最終與校方達成了開辦含弓戲興趣班的協議,由學校挑選男女學生各10名作為學員,每周由他親自講授一堂課含弓戲的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特徵、代表作品等基礎知識,並教授含弓戲的唱腔及基本功,從而造就出一大批含弓戲的興趣者和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