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

漢語成語

自言自語,漢語成語,拼音:zì yán zì yǔ,指自己對自己說話。出自元·無名氏《桃花女》。

釋義


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

出處


元·無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用法搭配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自己說話
例句
一面點頭,一面咂嘴弄舌的,自言自語了一回。★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七回
明·施耐庵《水滸》第三十一回《張都監血濺鴛鴦樓武行者夜走蜈蚣嶺》:這四個男女,於路上自言自語說道:“看,這漢子一身血跡,卻是哪裡來,莫不做賊著了手來。”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秦重﹞又想一回道:‘……若有了銀子,怕他不接。只是那裡來這幾兩銀子。’一路上胡思亂想,自言自語。”
明·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老人點頭大喜,自言自語道:“計在此了。”
清·李漁《奈何天·憂嫁》:“養娘,你在那裡自言自語,說些甚麼。”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七回:到了自己房中,將東西丟在一邊,嘴裡咕咕噥噥自言自語。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那時候已有午牌過後,家裡人擺上飯來,叫他吃也不吃;卻是自己一個人,背著手,在書房廊前踱來踱去,嘴裡不住的自言自語。
魯迅《彷徨·祝福》:“她往往自言自語地說:'她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
趙樹理三里灣》:“他慢慢摸到坐的那把椅子上往下一坐,少氣無力自言自語說:‘實在麻煩。’”
《音樂巨人貝多芬》:“‘什麼,又怎麼了,’他大聲說。接下來到像在自言自語:‘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