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格

1950年阿多諾提出的人格特徵

權威人格也稱專制人格,是美舊心理學家阿多諾於1950年提出的一種人格特徵。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其整個人格組織都是圍繞著權威主義這一中心而建立起來的。這種權威主義在對待比自己低下和比自己優越的人們時表現最為突出。一方面對弱者誇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絕;另一方面對權威者又卑躬屈膝,絕對服從。

正文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涵義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有兩層涵義:一層是喜歡服從權威的心理特徵;一層是喜歡以權威自居的心理特徵。為什麼人們願意服從權威?社會心理學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方面:規範性的影響和信息源的影響。人們希望別人喜歡自己(規範的影響),並且希望自己的主張是對的(信息的影響)。首先,人們傾向於做別人做的事或者別人要求自己做的事,從而使自己能被社會接受和承認。其次,如果在一個模糊的情境下------人們會更相信其他人關於適當和正確行為方式的暗示,更會可能按照專家或者可靠的消息傳達者告訴他們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關研究表明,人們服從權威實際上是人們固有習慣的一部分,這些習慣是人們從小在不同的環境中習得的,這就是絕對服從權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們可能對不服從感到很迷惑,從而導致服從權威。除了人們願意服從權威外,人們也具有以權威自居的心理特徵。產生這種心理的深層原因是由權威者所具有的優越地位所誘致的。這種優越地位為解決不確定性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所以,一般而言,權威人格的兩層涵義是統一的,其最終目的是服務於不確定性的解決。權威人格在現實中的表現是一個連續體。直線的右極表示強權威人格,直線的左極表示弱權威人格,中間表示從強權威人格到弱權威人格的過渡狀態。權威人格表現出服從權威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集體性表象,當權威人格表現出以權威自居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個人性表象。個人性表象是實質表象,集體性表象是形式表象。形式表象服務於實質表象,實質表象依賴於形式表象。權威人格本質上是一種非對稱人格。
權威人格是一種反民主的人格,阿多諾曾用以解釋納粹德國種族優越感和仇恨其他民族的起源。心理學家們認為,兒童期家庭的生活經驗和親子關係、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如迷 信、宗教、破壞、保守行為等,在這種人格的發生上都有很大的作用。本質上是一種非對稱人格:一是品質小與意志大;二是外表強與內心弱;三是物質實與精神虛。另外,權威人格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離人格:一是奴才人格與主子人格的分離;二是自卑人格與自尊人格的分離;三是自由人格與奴役人格的分離;四是柔弱人格與殘暴人格的分離。形成權威人格的深層原因是不確定性。權威人格的消解過程本質上也是權威人格的理性化過程。

權威的涵義


L.斯坦(L.Stein)說:權威是“對他人判斷未經檢驗的接受”。伊斯頓堅持認為:“經常被人服從的是權威”。馬克斯·韋伯把“權威”,或大多數譯者把德文Herrschatf一詞譯成的“統治”,定義為任何命令和服從關係,他也把它稱為:“權力的特例”。他寫道:“統治可以指這樣一種情況,其中統治者或統治者們顯示的意志(命令)是打算影響一個人或更多人(被統治者)的行為,而且實際上果然以這種方式影響了他們,即他們產生的行為在社會意義上好像是被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緣故把命令內容作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從另一方面看,這種情況可以稱為服從。”漢娜·阿倫特把權力等同於合法權威。她寫道:“權力相當於人的能力,不僅是行動的能力,而且是協調一致地行動的能力。權力決不是個人財產;它屬於集體,只要集體保持一致,權力就繼續存在。”在阿倫特的早期研究中,曾將權威界定為基於相互認同的命令和服從關係。她寫道:“在發布命令者和服從命令者之間的權威關係既不應依賴於普遍理智,也不應依賴於發布命令者的權力: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等級本身,等級的正確性和合法性是雙方承認的,而且雙方在其中都有預定的穩定位置。”恩格斯在《論權威》一文中寫道:“權威,是指把別人的意志強加於我們;另一方面,權威又是以服從為前提的。”
權威的實質是不對稱。由於不對稱,所以就有優勢方和劣勢方。優勢方相對劣勢方而言,就是權威;劣勢方相對優勢方而言,就是非權威。不對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軟不對稱和硬不對稱。軟不對稱主要指信息、知識等方面的不對稱;硬不對稱主要指由於制度設定、物質實力、武力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不對稱。由軟不對稱而形成的權威屬於實質權威;由硬不對稱而形成的權威屬於形式權威。實質權威和形式權威的統一將形成權威霸權。

人格的涵義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在中國古代漢語中沒有出現人格一詞,但是早已有了人格的觀念。人格Persona,其原意是假面或顏面。英文中的Personality一詞,意思為“面具”,源出自拉丁語中的Persona。Persona有戴著“假面”或“面具”表演的個人的涵義,Personality指人的個性,它們雖然在詞源上不同,卻都被用來指“假面”源自古義大利語Phersu或“面具”源出於拉丁語Perona。就其最初的意義來看,“假面”或“面具”皆頗具有表演性的意味。所謂“人格”,在語表上,就是指這種具有表演性意味的“假面”或“面具”。
然而,更深一層地追究,“人格”實質上指的是被“假面”或“面具”遮蓋了的個人,抑或說戴著“假面”或“面具”表演的人,這才是“人格”的本來意義。無論Persona或personality,在西方文化中都強調個人的自我存在狀態,或人的個體性的內在精神的東西,即人的個體內在精神品質。
在中國的漢語中,“人格”一般被理解或解釋為人的個體的才性、氣質、品質、德性、能力等內在特徵的規定性,是對這些規定性的總概或總稱。它比之於西方的人格觀念,並不嚴格區分個人性與人的道德品質,因而“人格”一語也常常作為一個道德術語被泛用。不過,時至今日,人們也更多地在個人性的、私人性的,獨一無二性意義上去談論“人格”了。所以,在實際上現代漢語的人格與歐美文化對人格的看法已無太大的不同,甚至在時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了。在心理學中,人格是指:一系列複雜的具有跨時間、跨情境特點的,對個體特徵性行為模式(內隱的以及外顯的)有影響的獨特的心理品質。

主要表現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主要表現有:一是品質小與意志大。當處於非權威地位時,其人格更多表現的是小的一面;當處於權威地位時,其人格與意志便呈張狂態。其中“小”是手段,“大”是目的。“小”表現的是壓抑,“大”表現的是釋放。正因為有“小”所有才會有“大”。所以,當其人格越是壓抑,其後釋放便越是迅猛,越呈張狂態。
二是外表強與內心弱。當人格處於非權威態時,外表與內心相比,內心弱占主導地位;當人格處於權威態時,外表與內心相比,外表強佔主導地位。不管是人格處於非權威態,還是權威態,其總的特徵是外表強與內心弱的統一,只不過在不同的“態勢”下各有佔主導地位的角色。“弱”本身來自對權威者的恐懼和權威者自身的“虛”所致。“強”本身來自權威者維護權威的需要和非權威者自我表現的需要。所以,“強”是形式,“弱”是實質。
三是物質實與精神虛。一方面,對非權威者而言,對權威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虛的表現,而精神的虛往往又會誘致人們通過物質的實來彌補。另一方面,對於權威者而言,由於沒有了依附性,也許相對非權威者而言更為空虛,這時,權威者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威特權通過物質的實來彌補自身精神的虛。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這種“實”與“虛”的矛盾總是存在的,但會呈不同的強弱狀態。在有些條件下,譬如,在社會轉型條件下,這種“實”與“虛”的矛盾會表現的更為強一些;但在有些條件下,如社會發展的繁榮期,這種“實”與“虛”的矛盾會表現的相對較弱。
另外,權威人格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離人格,這種分離人格主要表現為兩極性。
一是奴才人格與主子人格的分離。與其處在非權威狀態時,其主要表現的是奴才人格;當其處在權威狀態時,其主要表現的是主子人格。
二是自卑人格與自尊人格的分離。當其處在非權威狀態時,其自卑人格主導地位;當其處在權威狀態時,其自尊人格佔主導地位。
三是自由人格與奴役人格的分離。當其處於非權威狀態時,為了追求自身的自由人格,不得不呈現被奴役人格的特徵;當其處於權威狀態時,為了保證自身自由人格充分伸張,又不得不充分張揚自己奴役別人的人格特徵。
四是柔弱人格與殘暴人格的分離。當其處於非權威狀態時,更多呈現的是柔弱人格;當其處於權威狀態時,更多呈現的是殘暴人格。柔弱誘致殘暴,殘暴催生柔弱,殘暴與柔弱互為平衡和補充。

形成原因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的形成,原因是總體性的。形成權威人格的深層原因是不確定性。由於不確定性的存在,從而導致了依附性和依賴性,即非權威性;而非權威性又導致了對權威性的嚮往,從而使人格在現實中擺動於非權威和權威狀態之中。
如果說遺傳是影響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權威人格的形成可能也與遺傳有關。因為人生而具有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從而也誘致了對權威的需求和對自身成為權威的嚮往。
環境也是影響和形成權威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環境越艱苦,越容易誘致權威人格的形成。因為環境越艱苦其給人帶來的不確定也就越大,從而也就越容易使人產生無助感。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越希望有一個權威來為其解決擺脫困境的問題。所以,一般而言,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和在一些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人們的權威人格特徵會表現的更加明顯。 “小”也容易誘致權威化。“大”本身就是權威的一種存在形式。在複雜的環境中,“小”的不確定性要大於“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小”為了更好地解決不確性問題,就必須向“大”的方向發展。在“小”向“大”發展的趨勢中,其呈現的人格特徵就是權威化。事物的分散狀態也是誘致權威化的一個因素。由於分散,從而缺少了合力和聯繫,從而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使人格更呈權威化特徵。小農經濟就容易使人產生權威人格和權威意識。小農經濟既具有“小”的特徵,又具有分散的特徵。
中國農民權威人格的形成與小農經濟的生產力狀況是緊密相關的。“小”與分散的特徵,既導致了廣大農民對付自然的無力,又導致了廣大農民在政治上的軟弱,從而從兩個方向催生了農民的權威人格。一方面,相對於自然而言,廣大農民依附於老天爺的權威,同時也幻想自己成為天王老子;另一方面,相對於社會而言,廣大農民依附於“神聖的共同體”,寄希望於皇帝,同時,也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皇帝。時至今日,由於歷史和現實的交互作用,中國人的權威人格特徵仍極其明顯。這種權威人格持征不僅表現在廣大農民身上,而且在農民出身的知識分子身上也有很強烈的表現。
分工制度的發達也是導致權威人格的一個條件。分工使知識局部化,同時分工又使組織結構分離化,這兩種趨勢都有助於增大不確定性,從而客觀上有助於權威人格的形成。但分工本身又有一種消除權威人格的趨勢。首先,分工雖然使知識局部化,但卻有助於知識權力的交互均衡和制衡。分工者對於不同的方面而言,自身既是權威,又是非權威。分工者對自己的領域而言,體現的是權威人格;但對非自己的領域而言,體現的又是非權威人格。這樣,分工者之間就會形成一種權威與非權威的相互制衡,從而有助於權威人格的消解。其次,分工雖然使組織結構分離化,但分工又內在的要求組織結構一體化、緊密化和聯繫化;這種一體化、緊密化和聯繫化的結果,對權威人格的消除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分工總體的趨勢是:既強化了分工者的權威人格特徵,又消解了分工者的權威人格特徵。是消解趨勢佔優,還是強化趨勢佔優,取決於整體社會制度的變革及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狀況。
權威主義政治是產生權威人格的催化劑。權威主義政治本身是一種人治境界,人治境界和法治境界相比,人治境界不確定更大。所以權威主義政治是權威人格形成的一劑催化劑。一方面,權威人格有助於衍生權威主義政治;另一方面,權威主義政治又強化了權威人格特徵。權威主義文化是產生權威人格的天然溫床。權威主義文化與權威人格是互為作用的關係。一方面,權威人格濃烈有助於形成權威主義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權威主義文化又有助於權威人格的形成。不同的文化脈胳,可型塑出不同的人格系統。
中國傳統社會的文化是一種具有典型權威主義特徵的文化。這種文化特徵對中國人的人格形成其影響是深遠的。金耀基先生在《從傳統到現代化》一書中寫道:中國古典社會是一個以倫常關係為基底的社會,每一個個體不是獨立者,而是倫常之網中的一個“倚存者”。根據人類學者許稂光先生的研究:“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以家庭為基礎,家庭中的成員關係是以父與子的關係為‘主軸’,其他種種關係也都以這一主軸為中心。父子的關係不但發生作用於家庭之中,而且擴及於宗族,乃至於國家。中國古代的君臣關係,實是父子關係的投射。由於中國社會的背景所孕育,中國人的性格因素首先是服從權威和長上(父子關係的擴大)。”柯萊曾說家是人格的主要塑模者,由於中國的家是建立在父子的關係上的,因此,中國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常非平等的關係,而是從屬的關係。
權威主義文化的主要特徵就是等級性和人治性。這種等級性和人治性的主要作用是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稱,從而客觀上使不確定性對雙方而言呈不對稱狀態。一方是不確定大;另一方是不確定性小。這種不對稱最終結果是既催生了對權威人格的需求,又催生了對權威人格的供給。對不確定大的一方而言,更多的表現是對權威的需求;對不確定性小的一方而言,更多的表現是對權威的供給。
從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其學習和教育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人格權威化的過程。一個人在一生中,將處在權威者和非權威者角色的不斷轉換中;這種角色的互換同時也伴隨著權威人格的演化。不管是從非權威轉向權威角色,還是從權威角色轉向非權威角色,其最終結果都是有助於權威人格的形成。這裡權威角色與非權威角色的轉換制度也至關重要。一般而言,權威主義的轉換制度將對權威人格的形成起到更加強化的作用;而權威主義特徵較弱的轉換制度對權威人格的形成起到的作用就相對較弱。所以,提倡平等競爭制度和教育中的師生平等原則,對消除權威人格特徵將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權威人格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權威人格本質上也是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人格特徵的一種理性表現同時,權威人格也有助於社會結構的整體穩定。但是,權威人格特徵又容易誘致當其處於非權威狀態時其正當權利的無效流失。權威者本身也是“經濟人”,其本身就潛伏著對非權威者利益侵蝕的傾向;這時如果制度不健全,再加上自己不覺悟,這種侵蝕就會變成現實中赤裸裸的利益剝奪。另外,權威人格也不利於社會創造性的有效發揮,從而有可能對社會的創新造成阻礙。

如何解決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如何解決權威人格問題,取決於社會總體狀況的演進。解決權威人格的根本是消除不確定性。首先,從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看,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是消除權威人格的基礎條件。其次,從人與人的關係方面看,構建平等的競爭制度,是解決權威人格的關鍵。這裡主要應體現權力的相互制衡。再次,應大力提倡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平等競爭。社會應為創造性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間。總之,權威人格的消解是一個長期過程,是一個從強權威人格到弱權威人格的漸變。從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看,完全消除權威人格是不現實的,但逐漸弱化權威人格特徵卻是可能的,並且是歷史進步的必然。權威人格的消解過程本質上也是權威人格的理性化過程。

相關詞條


表象社會批判理論人性評價道德意識解釋學靈魂耶穌受難日分析哲學抽象社會

參考資料


http://www.studa.net/sixiang/060205/110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