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木魚鎮的結果 展開

木魚鎮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下轄鎮

木魚鎮,隸屬於四川省青川縣,是一個新興的移民集鎮,始建於1988年2月,位於青川的東部,交通便捷,西鄰縣城15公里,東距廣元108公里,南與騎馬鄉接壤,有省道105線穿境而過。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元市調整青川縣等4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6號):撤銷板橋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木魚鎮管轄,木魚鎮人民政府駐永安路148號。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板橋鄉。
1950年,屬喬庄區。
1952年,屬第六區。
1954年,屬騎馬區。
1958年,鄉改公社,屬白水區。
1961年,屬騎馬區。
1974年,板橋公社更名紅旗公社。
1981年,更名上馬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8年,析上馬鄉境東的木魚、金龍、新譚3村和天隍鄉的文武村置木魚鎮,屬移民搬遷試點鎮,為縣直屬。
1990年,騎馬區遷駐木魚,更名木魚區,木魚鎮屬之。
1992年,上馬鄉併入,撤木魚區,為縣直屬。
1995年,析原上馬鄉境置板橋鄉。
2019年12月,撤銷板橋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木魚鎮管轄。

地理環境


木魚鎮
木魚鎮
鎮內村通公路22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0.7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32個農業合作社,1個居委會,5個居民小組。2001年年末總人口7100人,其中移民近3000人,國內生產總值151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400萬元。
位置境域
木魚鎮地處青川縣東部,東鄰沙州鎮,南接騎馬鄉,西連板橋鄉,北靠甘肅省文縣中廟鄉。區域面積50.72 km²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木魚鎮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西北邊緣的黃臘寺,海拔2147.9米;最低點位於丁家壩,海拔552米。
氣候
木魚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溫垂直變化明顯,隨地勢高低上升或下降。多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年平均26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37.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
水文
金廠河(又名沐浴河)源於海拔2147.9米的黃臘寺,由西向東流經后溝,至兩河口與石圈子溝匯合,至岩灣里與龍潭子河匯合,再經木魚、易家壩,至丁家壩與喬庄河匯合后注入白龍江,境內流長10.7千米;龍潭子河(又名石圈子溝)發源於和尚岩(1781米),流經新潭,至兩河口匯入金廠河;喬庄河由騎馬鄉進入木魚鎮流經王家壩、柏樹壩,至丁家壩與金廠河匯合,形成白龍湖尾水區,境內水域面積8.7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木魚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雹、風災、地震等。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鎮1023戶、7056人受災,174人遇難,194人受傷;垮塌房屋2569間;損毀村級道路40餘千米、人畜飲水設施60處、廣播電視線路152千米;學校、醫院、鎮政府及所屬部門的辦公用房嚴重損毀及部分垮塌。各項經濟損失達8億元。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0年8月17日至8月18日,境內連續5小時強降雨,降水量達135毫米,1392戶居民房屋進水,其中300餘戶進水深達1米,35戶個體經營戶商鋪被水淹;損毀公路28千米、涵洞17處、橋樑4座;沖毀河堤200餘米、堡坎1300米、人畜飲水管網500餘米、農田295畝;形成3處山體滑坡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多處泥石流,50餘戶村民的房屋被迫搬遷。直接經濟損失4300餘萬元。

自然資源


木魚鎮有悠久的歷史,自古留傳著:“鯉魚頭上立雄獅,貓兒石下藏岩鷹,燕兒口裡吐柏樹,石牛卧在幸福門,和尚敲得木魚響,震驚蛾兒撲黃荊”。木魚鎮得名於木魚村六社有一個形似木魚的石包,因其夜晚會發出和尚敲木魚的聲音,木魚鎮建鎮時由此而得名。木魚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3.7℃,年平均日照數1337.6小時。年降雨量1021.7毫米,歷年平均雨日143天,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3天。屬緩坡、山丘、盆地和平原相互交錯之地,林、田、地佔幅員面積的67.3%,森林覆蓋率42.3%,林產品林地佔幅員面積的81%。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油菜、水果、綠茶、油桐、核桃、木耳、香菇、薇菜、辣椒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木魚鎮轄木魚場鎮1個居民委員會,木魚、文武、新潭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3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木魚鎮下轄3個社區和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永安路148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822106001121石牛社區
510822106003220文武社區
510822106004121紅旗社區
510822106200220木魚村
510822106203220板橋村
510822106204220鐵爐村
510822106205220新壩村
510822106206220前山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引)
2011年末,木魚鎮轄區總人口75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22人,城鎮化率41.2%,另有流動人口820人。總人口中,男性4082人,佔53.8%;女性3502人,佔46.2%;14歲以下1130人,佔14.9%;15~64歲5704人,佔75.2%;65歲以上750人,佔9.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1‰,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3‰。
2017年,木魚鎮常住人口6442人。
截至2019年末,木魚鎮戶籍人口6719人。

經濟


市場繁榮,物質活躍,建有佔地192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通訊便捷,2000年中國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在木魚開通移動、固定電話,固定電話裝機量達700餘門。
集鎮設施配套齊全,文化生活豐富。初中、小學、醫院、招待所、商店、旅店、飯店、有線電視、娛樂設施、水廠、中心文化站等一應俱全,文化教育、醫療技術均達到一定水平,能適應人民的要求。
木魚鎮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開發利用。一是有白龍湖水面3000多畝,可發展水產養殖業、水上旅遊業。二是盛產優質木耳、香菇、天麻、薇菜、蕨菜、根粉、椿芽、六兒韭、刺菜等若干種山珍、藥材、野菜,這些產品目前依託青川縣農副產品加工廠進行深加工,年產綠色保健食品400餘噸,創產值近1000萬元。三是經有關專家考證,境內有銀礦、岩金等礦產可開採。四是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木材蓄積量10萬立方米。五是已開發荒山2萬畝外,尚有上萬畝的荒山、荒地可開發。六是原新光廠留下的空閑廠房18000平方米,可招商引資興辦企業,並有充足的人力資源。
綜述
2011年,木魚鎮財政總收入310萬元,比上年增長18%。
2019年,木魚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木魚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220畝,其中水田717畝。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99噸,其中水稻96噸,小麥95噸,玉米260噸。2011年,油菜籽產量101噸,花生產量21噸;蔬菜產量560噸;生產槻木密植黑木耳10萬棒;香菇30萬袋,種植竹菰2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牛、羊、免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量2435頭,家禽存欄量10.8萬羽,黃牛存欄量219頭,水牛存欄量176頭,山羊存欄量578隻,兔存欄量4410隻。
工業
2011年,木魚鎮工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商業
2011年末,木魚鎮有商業網點120個。
金融
2011年末,木魚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3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4100萬元。

產業產品

多年來,木魚鎮通過發展一、二產業,培植了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本鎮財政的增稅,農民的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濟項目

一是在木魚村、文武村建立油橄欖基地,發展了油橄欖7000餘畝,五年後到掛果盛產期可收果350萬公斤,年可創產值700萬元;同時,橄欖油加工廠現已建於木魚,加工庫區10萬畝油橄欖,該廠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橄欖油加工綠色企業。二是近年來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栽植核桃2570畝。依託成都瑞品公司,將核桃加工成核桃油,出口創匯。三是文武村發展養兔專業戶100戶,建兔圈10000孔,養兔10000隻,年生產優質兔毛1萬公斤,產種兔2萬隻,創產值120萬元。

產品深加工

一是建有年創產值上1000萬元的木魚農副產品加工廠,對全縣天麻、木耳、香菇、竹菌、綠茶等農副產品進行生產、加工、銷售,市場前景廣闊,該廠是青川縣規模以上的骨幹企業,也是全市的重點企業。
二是依託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技術力量,建立真菌研究所,研究所建有年產天麻有性繁殖0代種8萬公斤的種苗培育基地。向全縣各鄉鎮推廣天麻栽培技術,2002年木魚鎮發展天麻種植戶231戶,種植4400窖,可產天麻66000公斤,產品由青川縣農副產品加工廠收購、加工、銷售。

招商引資

一是引進浙江嵊州私營老闆協議投資700萬元辦起了領帶廠,現已投資200萬元,已上領帶生產線,預計在2002年內投資500萬元上織布、襯衣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
二是引進成都瑞品公司投資500萬元,開發石圈子荒山2萬畝,現已栽植核桃4000畝,2002年秋,還將栽植6000畝核桃,三年內可按計劃全面完成2萬畝核桃基地建設,瑞品公司還將以木魚為基地,立足周邊縣區核桃資源,建立優質核桃油加工廠,核桃油是保健食品,其藥用保健價值十分大,市場前景廣闊。
木魚鎮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浙江對口幫扶的歷史機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按照“栽樹、種草、養畜,發展山珍”的經濟工作思路,走公司加農戶的路子,實行業主開發。油橄欖、山珍、核桃、天麻等支柱產業初具規模,木魚人民將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走下去,木魚的明天充滿了希望。

文化


● 地名由來
木魚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一平壩,壩西有一土丘形似目魚,取目魚之諧音“木”字,故名“木魚”。

交通


2011年,木魚鎮境內有南海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3.6千米,在木魚設出(入)站口1個。105省道過境,境內長5千米。喬(庄)木(魚)快速通道過境,境內長15.6千米,為國家二級公路。村級公路總長20多千米。轄區有汽車50餘輛,摩托車200餘輛,其中客運汽車20餘輛,日客運量450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木魚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70人,專任教師7人;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786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1所,在校生900餘人,專任教師62人,小升初升學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木魚鎮有文化中心1個,農家書屋2個,農村文化活動室4個,藏書6000餘冊。
2011年末,木魚鎮有電視差轉檯3個,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木魚鎮有鎮衛生院1個;病床18張,專業衛生人員14人,固定資產總值530萬元;村級衛生站4個,專業衛生人員4人,固定資產總值235萬元。
2011年,木魚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54人,參合率97%;孕產婦死亡率、3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木魚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22人;供養農村五保9人;農村臨時救濟101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87萬元。新增就業人員240人,有12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全年共幫助8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木魚鎮有郵政支局1個,主要開辦信函、包裹郵寄、報刊發行、郵政儲蓄等業務。電信公司木魚電信營業部1個;固定電話用戶860戶,行動電話用戶5915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木魚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8千米,生產能力1002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7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98%。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木魚鎮鎮區公共綠地1.12公頃。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和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木魚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