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產負債表
自然資產負債表
我國首個地級市自然資產負債表——《三亞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指用資產負債表的方法,將全國或一個地區的所有自然資源資產進行分類加總而形成的報表。
建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就是要核算自然資源資產的存量及其變動情況,以全面記錄當期(期末-期初)自然和各經濟主體對生態資產的佔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殖活動,評估當期生態資產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構建區域自然資產價值評估模型和評價體系,儘可能精確、完整地反映和體現自然資本的價值,為規劃、管理、評估區域可持續發展,為衡量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的回報,提供科學的分析工具。
2014年7月,民間智庫德稻環保金融研究院(IGI)與三亞市政府達成協議,在康世坦、陸維生、王毅、施涵等知名國內外生態經濟專家的指導、參與下,試點研究三亞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探索自然資本和經濟發展的雙增長模式,改變生態保護工作中單一的政府投入模式,推動民間綠色投資的發展,率先在全省構建三亞“綠色崛起”的理論體系和現實路徑,並有望依此指導區域戰略決策和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三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推動生態保護由被動投入轉向主動投資。
三亞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借鑒歐盟和聯合國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的標準和方法,與康斯坦等多位國內外專家、機構協同創新,先後開展項目培訓研討、部門走訪調研、數據收集和分析、遙感衛星SPOT數據解釋和實物量核算、野外勘驗、問卷調查等工作,多次對項目的研究方向、技術路線和初步成果進行完善,並最終初步完成《三亞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自主研發和編製。

自然資產負債表
會上,德稻環保金融研究院三亞自然資產負債表首席科學家施涵教授就三亞項目進行了彙報。初步計算表明,三亞自然資產家底豐厚,自然資源的價值約為2000餘億元,為該市2014年GDP的5倍以上。至此,已初步完成編製工作。

李柏青 三亞市副市長 未來新經濟閉門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