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

1805年

2月25日嘉慶帝命紀昀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管國子監事;4月7日《英雄交響曲》在維也納劇院首演;5月26日拿破崙在米蘭加冕為義大利國王;10月5日高斯與Johanna Elisabeth Rosina Osthoff結婚;10月21日特拉法爾加海戰;12月2日奧斯特里茨戰役。

出生


4月2日——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1875年逝世)

逝世


1月25日(農曆二月二十八日)——劉墉,清朝大臣。(1719年出生)
2月9日(農曆三月十四日)——王傑,清朝大臣。(1725出生)
徠2月1日——布朗基,法國早期工人運動領袖
3月14日(農曆二月十四日)——紀昀,清朝大臣。(1724年出生)
5月9日——德國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和文學理論家之一的席勒逝世,享年46歲。其代表作有:悲劇《陰謀與愛情》、詩劇《唐·卡洛斯》、頌歌《歡樂頌》、劇作《威廉·退爾》、《墨西拿的新娘》、《華倫斯坦》和《奧爾良的姑娘》等。
10月21日——霍雷肖·納爾遜,英國海軍將領。(1758年出生)

歷史記載


紀昀病逝
嘉慶十年(1805)二月,紀昀因病去世,終年八十二歲。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號石雲,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他曾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紀昀能詩能文,他的著名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以搜奇記軼為主,內容包羅萬象,可與元朝的志怪小說媲美。
鄧石如逝世
鄧石如(1743-1805,一作1739-1805),清代大書法家。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因避仁家諱,遂以字行,少讀書,好刻石,仿漢人印篆甚工。性廉介無所合。時翁方綱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門,為之。劉墉、陸錫熊見其書,皆大驚。登門求識面。包世臣推其篆書為神品。錢坫與世臣游焦山,見壁間篆書心經曰:“此非少溫(李陽冰)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少嘗客江寧梅鏐家,得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每種臨摹各百本。曹文填稱其四體書皆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漢,而自成一家,世稱鄧派。
桂馥逝世
桂馥(1736-1805,一作1733-1802),山東曲阜人。金石學家,書法以隸書見長。
王傑逝世
王傑(1725-1805),陝西韓城人。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狀元,官大學士。書法趙孟頫,工小楷。李玉棻稱其行楷有仙佛氣。具富貴姿。卒年八十一,謚文端。
清政府禁西洋人刻書傳教
嘉慶十年(1805)四月,清政府明令禁止西洋人刻書傳教。十八日,就御史蔡維鈺奏嚴禁西洋人刻書傳教一折,嘉慶帝諭示內閣:京師設立西洋堂,原為推算天文,參用西法,西洋人來京學藝居住用。近來各堂西洋人,常與內地百姓往來講習,並有刊刻書籍,私自流傳等事。他們在本國習俗相沿,信奉天主教,自行講論,立說成書,原所不禁。至於在我國內地,刊刻書籍,私與百姓傳習,向來就有禁令。因奉行日久,未免懈弛,以致使好事之徒,創其異說,妄思傳播,而愚民無知,容易被其迷惑,所以不可不申明舊例。今後管理西洋堂務大臣要留心稽察,如有西洋人私刊書籍,即行查出銷毀,並隨時諭告在京西洋人等,務必安心學藝,不得與內地百姓往來交結。三十日,就廣東民人陳若望私代西洋人德天賜遞送書信地圖,並查出傳教習教各犯,嘉慶帝再次諭示內閣,強調若不嚴行懲辦,何以禁異說而杜歧趨?遂命將刊刻漢文經三十一種並向旗民傳教的西洋人德天賜,送往熱河圈禁;將為德天賜遞送書信、地圖的陳若望,在教堂講道的漢軍周炳德,民人會長劉朝棟等,發往伊犁給厄魯特人人為奴;將充當會長的婦女陳楊氏,發往伊犁給兵丁為奴;將教堂存貯經卷及其刊刻板片,一律檢查銷毀。不久,清政府制定了稽查西洋教章程,明令禁止西洋人刻書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