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鹹水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山鹹水歌,又稱鹹水嘆、嘆哥兄、嘆姑妹,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的民間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鹹水歌是家人自娛自樂的一種歌唱形式。自古以來,家人浮家泛宅,不斷從四面八方來到珠江口沿海一帶的沖積平原上,散居在中山、珠海、順德等沿海地帶和河網地帶。主要類別包括長短句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姑妹歌和嘆家姐等;代表作品包括《對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2006年5月20日,中山鹹水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Ⅱ-12。

歷史沿革


據歷史記載,中山鹹水歌興起於明末清初時期,清朝人屈翁山的《廣東新語詩語》和《廣東通志》中記載“疍人亦喜歌唱,婚夕兩舟相合,男歌勝女則女衣過舟也”“民家嫁女,集群婦共席,唱歌以道別,謂之歌堂”。沿承至今300多年,珠三角地區歷史最為悠久、唱法最為傳統的中山鹹水歌出自坦洲鎮。
明代嘉靖年間出版的《香山縣誌》風俗篇中記載:“醮子女,歌唱以導其情,日歌堂酒”。可見中山鹹水歌早在明代就流行了。
建國初,坦洲以中山鹹水歌代表中山參加廣東省佛山專區舉辦的系列民歌會,獲得了不少的獎項。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中山鹹水歌受到批判和壓制,在民間絕唱近十年。
1979年,中山鹹水歌后得以重新傳唱。

藝術特色


中山鹹水歌的主要類別包括長短句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姑妹歌和嘆家姐等。
中山鹹水歌
中山鹹水歌

傳承意義


坦洲是中山民歌的發祥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山鹹水歌曾鼎盛一時。文化大革命期間,鹹水歌被禁唱,十年的斷層對坦洲的鹹水歌衝擊很大,今年七十歲的老人可能還依晰有記憶,而50歲的人只能是會唱一點點。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著名歌手,如由五十年代起就全國、全省聞名,一直是鹹水歌頂樑柱的歌王何福友、梁容勝、陳石等相繼去世,現在坦洲現存能有系統地唱鹹水歌的已不會超過10人,而且他們大多年事已高。
再加上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和年輕一代文化意識、價值取向的改變,使鹹水歌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關方面調查顯示,當地多數人已不知鹹水歌為何物,鹹水歌的瀕危狀況可想而知。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中山鹹水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特徵


主要形式
中山鹹水歌的主要類別包括長短句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姑妹歌和嘆家姐等;多以男女對唱的形式展開,即興性強。
演唱習俗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們為調劑生活,增加村與村之間的友情,逐漸形成了一種對歌酬答的習俗。各地多半在農忙之前或收穫之後,搭起歌台,進行比試;中秋節時,還把船搖至江心,連成"中秋鹹水歌擂台"。
金斗灣”的傳統婚禮習俗重視禮數周全,有能力的人家結婚一般擺酒兩次,女家比男家提早一天:這一邊,新娘家“坐夜”嘆情;那一邊,新郎家“坐堂”唱賀。所謂嘆情,主要是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拉腔上往往來幾段“滾花”。
廣東中山坦洲鎮的民素有從事農業勞動或行船時對唱互駁、斗歌競唱的習俗,特別是在談婚論嫁、喪葬等過程中,往往觸景生情,隨編隨唱。
音調歌詞
坦洲鎮建起了鹹水歌歷史陳列館
中山鹹水歌在中山坦洲採用粵方言中山次方言歌唱,廣泛使用襯詞,不同地區、不同歌手會有不同的處理,以滿足歌者表達情感和音樂抒詠的需要。襯詞用“啊咧”、“啊啰”,襯句多用“妹好啊咧”、“弟好啊咧”,歌唱的即興性很強,隨字求腔等;用“哥”“妹”等稱謂做引子,結尾也以稱謂結束,獨具親切、有禮的人情味。
中山鹹水歌歌詞為上下句結構,每句字數較自由,同節(上下句)同韻,換節可以轉韻《對花》是廣東中山縣“鹹水歌”的常用曲目,它與北方地區的“對花體”民歌有一些共同的問句方式,具有本地特點的是對歌者相互之間的稱謂和旋律進行,如僅“妹好啊咧”、“弟好啊咧”就出現了四次,加上“好妹啊臘”、“好弟啊臘”兩個襯句,大大增加了它特殊的地方色彩。
曲體結構
中山鹹水歌有長句,短句兩種形式,各有不同的音調和拉腔,而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它一般是由,上句和下句組成。也就是單樂體,這種單樂段體多數用在獨唱或是問答式的對唱曲中;也有由四個樂句組成的復樂段體;有時,因為歌頭、襯詞,或者是敘事的需要,會把樂段護充或延長,從而構成不拘一格的自由體,如“長句鹹水歌”,或是敘事形式的長詩,但其結構基本上還是保持在四句為一樂段的復樂段體。
中山鹹水歌大量運用比喻、起興、直敘、重複、對比、誇張、序列、押韻等修辭手法;廣泛使用含變宮音的六聲微式音階;音調高,跨度大,節奏慢,拖音長,講究連貫性。

代表作品


中山鹹水歌的代表作品包括《對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分佈地區


中山鹹水歌主要分佈在:坦洲鎮群聯村、聯一村、永一村、永二村、裕洲村、新合村、七村社區、同勝社區、十四村社區、安阜社區、合勝社區、坦洲村社區,輻射到中山市神灣鎮、板芙鎮東升鎮古鎮鎮黃圃鎮、民眾鎮、三角鎮橫欄鎮張家邊等沙田區域以及珠江三角洲、番禺、南海、順德、珠海、新會、江門等地的疍家人群和港澳地區的水上居民群體。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中山鹹水歌是一種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學藝術,具有獨特的演唱風格、傳統的演唱習俗和很強的可塑性。它深深紮根於大沙田地區,“哪裡有鹹水,哪裡就有鹹水歌”,它對於中山民歌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傳承狀況
鹹水歌
能唱傳統中山鹹水歌的不過10人,且大多年事已高。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和年輕一代文化意識、價值取向的改變,使中山鹹水歌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關方面調查顯示,當地多數人已不知中山鹹水歌為何物,中山鹹水歌的瀕危狀況可想而知。
坦洲疍民早已遷居到岸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大為改變,加上威水歌的曲譜固定、旋律單調、內容普通、缺少形體動作和場景變化等特性,現在只有零星幾名歌手可以系統演唱中山鹹水歌。
傳承人物
吳志輝與梁三妹合唱鹹水歌
吳志輝,男,漢族,1939年生,廣東中山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6歲開始演唱中山鹹水歌。1958年與梁三妹、何福友等歌友灌錄了第一張黑膠唱碟。1962年加入坦洲民歌合唱團。1964年、1965年兩次榮獲中山縣民歌會演第一名。1994年和2004年,其演唱的中山鹹水歌被收錄於《中山民歌》CD金碟和MTV。代表作品有:《對花》《姑妹歌》等。
保護措施
中山市政協決定以文化公益、文化民生項目的角度,將關注和支持中山鹹水歌作為2017年之後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來部署。2017年8月,中山市政協、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聯合有關鎮區首次面向全國徵集中山鹹水歌歌詞,舉行了廣東省首屆鹹水歌文化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中山市文化館獲得中山鹹水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4年冬,中山鹹水歌歌手何福友代表中山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民問藝術會演。他演唱了自編的《福友進京》《唱歌唱到北京城》等民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2009年11月22日,廣東與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交流會開幕,中山鹹水歌作為首個節目表演。
2016年,東升鎮歌手周炎敏和該鎮勝龍小學20名學生在《中國民歌大會》唱中山鹹水歌。
衍生作品
《鹹水歌》劇照
2018年12月16日晚,中山文化藝術中心,大型交響清唱劇《鹹水歌》上演。
2019年1月14日晚,專題紀錄片《水鄉情歌》在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頻道《文化珠江》欄目播出。該紀錄片聚焦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山鹹水歌的“前世今生”,探討這一優秀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