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交嘴雀

燕雀科交嘴雀屬動物

紅交嘴雀(拉丁學名:Loxia curvirostra):體重28-48克,體長145-175毫米。是燕雀科交嘴雀屬的鳴禽。是一種小型的燕雀。雄鳥通體磚紅色,上體較暗,腰鮮紅色;翼和尾近黑色,頭側暗褐色;雌鳥暗橄欖綠或染灰色,腰較淡或鮮綠色;頭側灰色。兩性均具粗大而尖端相交叉的嘴。與除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它雀類的區別為上下嘴相側交。繁殖期雄鳥的磚紅色隨亞種而有異,從橘黃至玫紅及猩紅,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紅色多些黃色調。紅色一般多雜斑,嘴較松雀的鉤嘴更彎曲。雌鳥似雄鳥但為暗橄欖綠而非紅色。虹膜深褐色,嘴近黑色,腳近黑色。

形態特徵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雄鳥夏羽額、頭頂至後頸硃紅色,羽基褐色或橄欖褐色,常常部分暴露於外,使其額和頭頂常有一些灰褐色或草黃色斑點。眼先、眼周、耳羽暗褐色或暗赤褐色,耳羽前至嘴基有一硃紅色斑。背、肩、頸側灰褐色,羽緣和羽端硃紅色有時還沾染有橄欖紅色,腰和尾上覆羽亮硃紅色,長的尾上覆羽黑褐色,尾亦為黑褐色沾紅褐色羽緣,尾羽末端呈凹形。翅上覆羽暗褐色具寬的淺朱紅褐色端緣。飛羽黑褐色具黃褐色或棕紅色羽緣。頦、喉、胸、上腹和兩脅硃紅色,頦部較淡、幾近白色。兩脅沾黃褐色,下腹至肛周污灰白色,腋羽具淺紅褐色羽緣。
雌鳥上體灰褐色,各羽中央較暗、具黃綠色尖端,尤以頭部黃綠色尖端較鮮亮,腰部黃綠色尖端既亮且寬,常常蓋住了基部的灰褐色,使腰呈亮黃綠色而無斑紋,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緣綠黃色。眼先、眼周、頰、耳羽和頸側灰色或污灰白色,喉、胸、上腹和兩脅灰黃色或淡褐色,先端亮黃綠色,下腹、肛周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褐色或栗褐色,羽緣灰白色或白色。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與除白翅交嘴雀外的所有其它雀類的區別為上下嘴相側交。繁殖期雄鳥的磚紅色隨亞種而有異,從橘黃至玫紅及猩紅,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紅色多些黃色調。紅色一般多雜斑,嘴較松雀的鉤嘴更彎曲。雌鳥似雄鳥但為暗橄欖綠而非紅色。幼鳥似雌鳥而具縱紋。雄雌兩性的成鳥、幼鳥與白翅交嘴雀的區別在均無明顯的白色翼斑,且三級飛羽無白色羽端。極個別紅交嘴雀翼上略顯白色翼斑但絕不如白翅交嘴雀醒目而完整,頭形也不如其拱出。與指名亞種比較,嘴較細,雌鳥甚黃;色彩鮮艷,淺色的臀常成白色;色彩最深,雄鳥櫻桃紅色,雌鳥偏褐。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先端上下交叉、黑褐色或角褐色,嘴緣黃褐色,腳黑褐色稍顯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29-48克,♀28-44克;體長♂145-175毫米,♀146-172毫米;嘴峰♂16-20毫米,♀17-19.5毫米;翅♂87-100毫米,♀88-97毫米;尾♂55-68毫米,♀56-69毫米;跗蹠♂15-21毫米,♀15-21毫米。(註:♂雄性;♀雌性)(東北亞種)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以針葉林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在中國東北、華北和陝西等北部和東部地區,海拔高度1100-1800米;在西部和西南地區,海拔高度2000-4000米,最高可達5000米左右的高山針葉林。冬季下到山腳和平原地帶的針葉林和闊葉林,也出入於林緣、小快叢林和人工針葉林。

分佈狀況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地方性常見於中等海拔的松林。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的松林及江蘇的丘陵地帶;越冬於陝西南部、河南、山東及江蘇。tianschanica繁殖於新疆西北部天山,越冬於新疆西部、青海、遼寧及河北。
himalayensis繁殖於西藏南部及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肅西部、青海南部。指名亞種的個別鳥在青海(西寧)有越冬記錄。
全北界及東南亞的溫帶針葉林。在中國見於東北南部以至長江下游及西南、西北部以至新疆等地。

繁殖與習性


7月中旬群逐漸見小,開始成對活動,且雌雄雙雙尋找巢地。巢位於混有雲杉紅松落葉松密林中的高大樹木側枝上,距地高20餘米。巢呈碗狀,由落葉松和雲杉細枝以及苔蘚地衣等編織而成。
一窩3—5枚卵,殼色為污白而帶淺綠,綴以紫灰色底斑及紅褐色和黑色的斑點。孵卵由雌鳥擔任。孵卵期間,雄鳥飼餵雌鳥。孵化期17天。雙親以落葉松籽育雛,14—18日後離巢。秋天,幼鳥與老鳥混在一起,結集成群,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
7月中旬群逐漸見小,開始成對活動,且雌雄雙雙尋找巢地。巢位於混有雲杉的紅松-落葉松密林中的高大樹木側枝上,距地高20餘米。巢呈碗狀,由落葉松和雲杉細枝以及苔蘚、地衣等編織而成。
一窩3—5枚卵,殼色為污白而帶淺綠,綴以紫灰色底斑及紅褐色和黑色的斑點。孵卵由雌鳥擔任。孵卵期間,雄鳥飼餵雌鳥。孵化期17天。雙親以落葉松籽育雛,14—18日後離巢。秋天,幼鳥與老鳥混在一起,結集成群,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
冬季遊盪且部分鳥結群遷徙。飛行迅速而帶起伏。食物全部為落葉松種子,倒懸進食,用交嘴嗑開松子。棲息在寒溫針葉帶的各種林型中。喜歡在魚鱗雲杉至臭冷杉林和黃花落葉松-白樺林中生活。常結群遊盪,由4、5隻到數十隻不等。

如何飼養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1、籠的特點 北京地區飼養交嘴雀講究用直架,多用六道木,直徑約1.2厘米,長約45厘米,鳥棲的部分10—15厘米長、用棉線密纏;把鳥用可轉動的脖鎖帶脖線拴在此處。
2、飼料和喂法 交嘴雀喜歡吃帶殼的種子,尤其是油料種子,如松籽、柏籽、小麻子、蘇子、葵花籽等,但不宜多喂,否則身體過肥,會影響換羽。一般可把80%的穀子(或稻子)和20%的油料種子混勻后餵給。冬季可稍增加油料種子的比率。換羽期則需減少油料種子比率,並增喂青綠飼料(如白菜、油菜、馬齒莧等)秋季給些新鮮谷穗、高粱穗最好。
3、管理和調教 飼養初期交嘴雀不適應長時間停在棲架上,總試圖飛逃,此時脖線要短,以防鳥飛時纏繞,甚至吊死,並要有人看守,發現吊著就提到架上。若無人看守(如晚間),應把鳥架橫著固定在距地面(或其他較大平面)10厘米處,脖線縮短到10厘米長,以防鳥吊著或纏繞其他障礙物。為了馴熟,把交嘴雀喜歡吃的油料種子用手拿著喂。當鳥適應架上生活,不畏人,上手取食后,再逐漸訓練“叫遠”、“叼錢”等技藝。架養鳥還要隨時注意貓和老鼠的偷襲。

區別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學名:Loxia curvirostra)是一種細少的燕雀,為雀科下的鳴禽。主要棲息於北美洲、歐洲與亞洲的雲杉林裡;部份種類則於此三大陸的松樹林裡孵育;而有部份亦在北美洲的道格拉斯冷杉處生育。其會於針葉樹上築巢,並會生下三至五隻鳥蛋在巢里。
此種交喙鳥通常會定居在某處,但亦會在食物來源短缺時向南遷徒。其會在繁衍季節以外結成群隊行動,並通常會與其他交喙鳥混合在一起。
其特徵為交叉狀的喙,此為其英文名字-Common Crossbill(即交喙鳥)的來源。而其不平常的接嘴形狀是為了方便地由毬果里取出種子的緣故。
雄性紅交嘴雀通常擁有紅色或橙色的外表;而雌性則具有綠色或黃色的外表。但其並不局限於此,而是有著很多不同的變化。其很難與鸚賦交啄鳥(Parrot Crossbill)蘇格蘭交啄鳥(Scottish Crossbill)區分。
紅交嘴雀
紅交嘴雀
因為三隻皆於歐亞大陸上生長,而紅交嘴雀與鸚賦交啄鳥和蘇格蘭交啄鳥的羽毛幾乎沒有區別,但頭部與鳥嘴則較后兩者為小。然而在北美洲,因為只有紅交嘴雀與白翅交嘴雀(Two-barred Crossbill)兩種交喙鳥,而此二者不難區分,所以很易分辨出紅交嘴雀。
在北美洲上的紅交嘴雀可依其鳴叫聲區辨為八至九種不同的群體,這主要是因為鳥嘴的大小與結構不同所致,居住在不同種類的針葉樹上的紅交嘴雀通常便會有著不同的鳥嘴的大小與結構。少數鳥類學家欲給此將不同發音的紅交嘴雀歸類為不同的種類,但支持者不多。部份暫歸類為紅交嘴雀的大嘴且住在地中海地帶的松樹林裡的品種,可能更應歸類為鸚賦交啄鳥或獨立為一個新種類,但是直至現在,對其所進行的研究仍在開始階段。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021年2月1日,紅交嘴雀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