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澧新城

湖南省澧縣、津市合併而成

津澧融城即“津澧新城”,根據常德市審議通過的《津澧城市空間發展一體化規劃》,確定了津澧融城總體規劃:一主兩副三軸四板塊。即津澧新城一個主中心,澧縣城區、津市城區中心兩個副中心,區域銜接發展軸、融城發展軸、澧水景觀軸三條發展軸,津澧新城、津市城區、澧縣城區、國家級開發區四大板塊,具體實施時間已納入規劃。

根據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到2020年,預計澧縣、津市將合併為澧州市。

建設意義


構建“五核五軸”培育津澧新城等中心城市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提出,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補、梯度有序的要求,高起點規劃和建設具有湖鄉特色的生態城鄉體系,構建“五核五軸”城鎮發展格局。
胡衡華介紹,在積極對接長株潭、武漢市等大城市群的同時,湖區將培育岳陽、常德、益陽、荊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以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加速常德市、津市、澧縣的產業集聚和經濟一體化,推動兩縣交通、能源、信息、環保等全面對接,使其發展成為湘鄂邊境經濟增長極和湖區城鎮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點。
以“五核”為中心,沿重要的交通和經濟廊道,帶動發展中小城市,培育建設特色城鎮,形成東部發展軸、中部縱向發展軸、中部橫向發展軸、西北—東南發展軸、北部發展軸五條主要軸線。
同時充分融合自然、傳統、現代要素,在湖區內著力推進100個重點城鎮的擴容提質,建設3000個新型農村中心社區,營造出具有洞庭山水特色和湖鄉人文特質的城鎮風貌。
津市、澧縣合併之後,將成為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五個重點中心城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是:益陽、常德、岳陽、湖北荊州。

新城規劃


項目規劃

津澧新城
津澧新城
澧縣按照市委“六個融城”總體部署重點抓了“四個對接”:一是城市規劃對接,編製了澧州新城發展戰略規劃,啟動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基本完成澧州新城21個專項規劃;二是城市建設對接,已經啟動了十大項目,總投資規模35.9億元。其中,澧浦南路、繞城東線計劃分別在今明兩年建成通車,邊貿大市場拆遷騰地基本完成,汽車總站正在進行拆遷騰地,年內可動工建設;三是交通網路對接,規劃建設5條連接津澧兩地的大通道,即澧水艷洲大橋及接線工程(跨澧水河接津市工業園和東常高速津市互通),澧水臨江北路(張公廟大橋沿澧水大堤接津市城南環線),原省道1868線(澧縣多安橋至大巷口),張津公路(即現有主通道)升級改造為雙向6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沅澧快線二大道;四是管理體制對接,2013年下半年,我縣啟動縣城區管理體制調整工作,撒銷規劃區內的澧陽鎮、澧澹鄉,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下階段我縣將重點推進6個方面工作,即基礎設施相連相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要素資源對接對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和體制機制同步同力。狠抓“一線一橋一城一區”建設,即沅澧快線澧縣段,澧水艷洲大橋和接線工程,澧州新城,經濟開發區東部產業園區。津市2014年圍繞省洞庭湖生態經濟建設511行動計劃的五大板塊和十大工程謀劃了交通、產業、生態等項目50個策劃實施了“一區”、“一城”、“一線”、“一橋”、“一湖”等五大重點工程,后階段將重點抓交通布局網路,工業園區優勢和津市城市平台。
朱水平指出,融城工作系統而複雜,我們要堅持先易后難、由近及遠的原則,努力把津澧新城建設成改革創新實驗區、城鄉統籌先行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現代產業樣板區。宋冬春要求,在融城方面要以大局為重,在城市布局上要以規劃為先,城市發展狀態要可控制,融城后要保持可觀的前景。確保兩城融合后要達到1+1大於2的效果,為津澧兩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規劃定位

澧州體育館
澧州體育館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五核之一
長江經濟帶工業城市
湘鄂邊境中心城市
澧水流域中心城市
常德市副中心城市

城市職能

湘鄂邊界商業貿易和流通中心
湘西北現代工業重鎮
常德北部旅遊服務樞紐
新型城鎮化示範基地

城鎮發展策略


津澧新城城鎮空間結構為“一軸一帶一城七鎮”。“一軸”是指南北向常荊方向聯繫軸,是津澧融入長江經濟帶、聯通臨澧與常德及以南地區的主要通道。“一帶”即澧水城鎮發展帶。“一城”是指津澧新城城市集中建設區,是津澧人口轉移、產業布局、現代服務業的集中區。“七鎮”是指七個重點鎮,是縣(市)域統籌發展的支點,包括大堰壋鎮、金羅鎮、甘溪灘鎮夢溪鎮城頭山鎮小渡口鎮、毛里湖鎮。

等級規模結構


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
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
津澧新城城鎮等級和規模結構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 級為城市集中建設區,人口80萬人。第二等級為重點鎮,鎮區人口規模1萬~2萬人,包括大堰壋鎮、金羅鎮、甘溪灘鎮、夢溪鎮、城頭山鎮、小渡口鎮、毛里湖鎮7個建制鎮;第三等級為一般鎮,鎮區人口規模0.5萬~1萬人,城鎮職能等級結構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綜合型城區,城鎮職能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商貿等,對縣(市)域以外具有一定輻射帶動作用,指津澧新城城市集中建設區。
第二等級為複合型城鎮(即重點鎮),鎮區規模較大,鎮區功能較為複合,具有工礦、商貿等職能,包括大堰壋鎮、金羅鎮、甘溪灘鎮、夢溪鎮、城頭山鎮、小渡口鎮、毛里湖鎮7個建制鎮。第三等級為特色城鎮(即一般鎮)。

規劃區範圍


本次規劃的城市規劃區範圍包含澧西街道、澧陽街道、澧浦街道澧澹街道、三洲驛街道、汪家橋街道、襄陽街街道、金魚嶺街道、嘉山街道9個街道,以及新洲鎮澧南鎮,共計407平方公里。

開發邊界劃定

津澧新城規劃區內的城鎮開發邊界範圍包括城市集中建設區以及澧南鎮的喬家河、張家灘、天子山三個集鎮,新洲鎮的靈泉集鎮。至2030年,城鎮開發邊界用地面積控制在148.7平方公里,占城市規劃區總面積的37%。其中城市集中建設區城鎮開發邊界用地內面積為141.7平方公里,澧南鎮為5.3平方公里,新洲鎮的靈泉集鎮為1.7平方公里。城鎮開發建設控制在城鎮開發邊界內,除生態工程和必要設施外,原則上禁止在城鎮開發邊界外新增建設用地。

空間劃分

城市規劃區空間管製圖
城市規劃區空間管製圖
將具有生態調節作用的河流及維護生 態環境安全的土地利用特殊控制區域劃為生態空間。津澧新城規劃區的生態空間主要集中在澧水、澹水、澧南垸以及古大同山等生態區域。
將用於農業生產發展的土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規劃的中、低產田,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為農田生產和建設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和其它農業設施,農田之間的零星土地及農村居民點劃為農業用地。
將城鎮現狀建成區、城鎮規劃建設區及城市集中建設區用地規模邊界之外、擴展邊界以內的彈性建設用地劃為城鎮空間。津澧新城規劃區範圍內生態空間、農業空間與城鎮空間三類空間占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的比例分別為25%、50%、25%。

建設區規劃


城市集中建設區用地規劃圖
城市集中建設區用地規劃圖
規劃形成“一帶雙軸三片四心”的空間結構,作為津澧新城未來空間發展的基本框架。

一帶

澧水景觀帶
澧水作為作為津澧新城空間組織的重要生態基底,是串聯津澧新城各功能組團,承載濱水生態群落、城市景觀綠廊和親水活力空間的重要藍綠系統。

雙軸

津澧融城發展軸與區域銜接發展軸
沿省道302(津澧大道)串聯澧縣城區、津澧融城發展區、津市城區三大片區,形成拉動津市和澧縣相向發展的津澧融城發展軸。依託二廣高速,形成促進城市對外溝通的區域銜接發展軸。

三片

澧縣城區、津市城區、津澧融城發展區
澧縣城區:以城市服務和商貿功能為主導的片區。津市城區:以生活居住職能為主,提升片區商貿服務功能。津澧融城發展區:為帶動津澧新城發展的核心片區,由城市綜合服務片區和產城融合示範片區組成。

四心

行政商務中心、文化休閑中心、澧縣城區中心、津市城區中心
行政商務中心和休閑文化中心為津澧新城中心體系中的兩大主中心。
澧縣城區中心和津市城區中心為津澧新城中心體系中的兩個副中心。

歷史文化保護


原則

(1)原真性原則
(2)完整性原則
(3)合理利用原則

傳承體系

為強化津澧地區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性保護,根據澧陽平原歷史文化的演進脈絡、歷史文化的紐帶關係,同時結合歷史遺產的分佈狀況,確定在津澧地區構建“四區一環線”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結構體系。其中四區為澧縣縣城保護展示片區、津市城區保護展示片區、城頭山遺址保護展示片區、雞叫城遺址保護展示片區;一環線為連接津市和澧縣城區保護展示片區、城頭山遺址保護展示片區、雞叫城遺址保護展示片區和外圍重要文物點的環形道路,可將其規劃為環狀線性展示線路。
(三)旅遊發展規劃
1、旅遊發展總體目標
依託津澧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特徵,整合現有資源,挖掘其旅遊特色和文化內涵。以創建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市)為主導方向,以周邊城市群為主要客源方向,大力開拓旅遊市場,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大湘西生態民俗旅遊走廊、長江經濟帶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旅遊格局,依託國家戰略建設旅遊示範區,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且特色鮮明的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
2、旅遊產業發展策略
(1)對接國家戰略,積極融入區域旅遊新格局
(2)激活歷史文化遺存,融入現代旅遊服務
(3)堅持大旅遊觀念,全面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4)制度創新,積極利用市場的專業策劃和開發能力
(5)強化公共服務,推動旅遊要素提質升級

旅遊布局規劃


津澧新城旅遊發展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心、四帶、四區”。其中,“一心”指城市旅遊業中心,“四帶”指澧水兩岸旅遊產業帶、湘北幹線旅遊產業帶、澧州西線旅遊產業密帶、東部湖湘特色旅遊帶,“四區”指城市文化旅遊區、農業文化旅遊區、大西北山水生態旅遊、西洞庭湖鄉特色旅遊區。

特色風貌規劃


維持山河城田的大格局,以水為脈,以景築城,打造生態廊道,塑造風貌片區,定義景觀節點,架構特色軸線聯繫,建設具有濃郁澧陽平原特色,自然與人工景觀有機結合的“一廊、三帶、三軸、三區、多節點”的景觀風貌體系。

一廊

津澧新城區域生態走廊。

三帶

澧水風光帶、栗河—澹水風光帶和道河風光帶。

三軸

津澧融城景觀軸、行政商務景觀軸、文化休閑景觀軸。

三區

現代都市風貌區、傳統城鎮風貌區和現代工業風貌區。

公共空間體系


城市公園

城市集中規劃區綠地系統規劃圖
城市集中規劃區綠地系統規劃圖
津澧新城共規劃 綜合公園18個,分別為:黃崗公園、新河公園、墨池公園、蘭江公園、體育公園、仙眠洲公園、市民公園、中央公園、津澧公園、河岸公園、澧澹公園、東洲公園、三湖公園、澹津公園、車胤公園、清遠觀公園、大同公園、團湖公園。建議此類公園應結合周邊城市環境、片區特色和人口數量等因素強化特色,設置種類多樣且豐富的設施,以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等不同的要求,儘可能使遊人各得其所。規劃森林公園4處主要包括皇姑山森林公園、嘉山森林公園(北)、嘉山森林公園(南)和新城中央的森林廊道。規劃濕地公園2處,包括古大同濕地公園和澧水外灘濕地公園,其中古大同濕地公園約100公頃,澧水外灘濕地公園約145公頃。

社區公園

社區公園在新城區一般設置於居住組團中,老城區可結合街頭綠地、空地、拆遷改造等爭取更多的親切宜人的綠色空間形成社區公園,方便市民使用。

城市廣場

保留津市城區澹津路與車胤大道交叉口西北側市民廣場,澧縣城區澧州路與翊武路交叉口處市民廣場;建設主題廣場,結合行政商務中心與市民公園建設行政廣場一處。建設社區廣場,可結合社區公園、公共地下停車場設置。

商業街

規劃特色商業街兩處。沿澧縣城區解放路沿線布局商業功能形成商業街,通過限制解放路的車行交通流量、增加道路兩側步行空間,滿足人們對商業步行空間的需求。沿津市城區人民路整體規劃商業街,保留現狀尺度宜人的街道與道路兩側的歷史遺跡,通過提升整個商業街的文化氛圍,帶動商業發展,形成具有傳統特色的商業空間。

生態環境規劃


津市和澧縣生態空間格局基本形成。主要環境污染物排放滿足總量控制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縣域主要河流水體和水庫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城鎮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級標準天數佔全年比例達到85%以上,各類聲環境功能區滿足聲功能區劃要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及利用率達到100%。

綠地系統結構

規劃通過田園滲透、組團劃分的空間布局,形成“綠環圍繞、綠帶滲透、綠地點綴”的綠地系統布局結構。

公園綠地

津澧新城共規劃綜合公園18個。結合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建設街旁遊園,打造城市空間富有生活氣息的重要景觀節點。規劃確定綜合公園的服務半徑約為1000~3000米,社區級公園服務半徑為500米以內,保證居民出戶500米之內就能到達公園綠地。規劃各居住區按照出行500米有公共綠地的原則安排多個社區公園,每個社區公園綠地面積不宜低於2000平方米。規劃新增的廣場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予以規模控制,單個廣場面積均在20000平米左右;保留津市城區澹津路與車胤大道交叉口西北側市民廣場,澧縣城區津澧大道與翊武路交叉口處市民廣場;建設社區廣場,可結合社區公園、公共地下停車場設置。

公共服務中心


構建三級城市公共中心體系。規劃一級(城市級或區域級)公共中心2處,包括位於城市綜合服務區的行政商務中心和位於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文化休閑中心。規劃二級(片區級)公共中心包括綜合型和專業型2類共6處,綜合型中心包括澧縣城區服務中心、津市城區(北)服務中心、津市城區(南)服務中心3處;專業型中心包括兩處片區級商貿中心(位於二廣高速兩側)、物流服務園區3處。根據居住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務需求,綜合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等因素,設置三級(社區級)公共中心,承擔社區的基礎服務功能。

綜合交通規劃


鐵路

規劃石岳鐵路、預留荊常城際鐵路,構建“十”字鐵路系統,銜接呼南高鐵、蒙華鐵路等國家幹線鐵路。

公路

形成“一橫一縱”高速公路系統,其中“一橫”為在建的安慈高速公路,“一縱”為已建成的二廣高速公路。加快國省道的建設和改造,增加密度,提高道路等級,拓展對外聯繫範圍和提升運輸能力,其中規劃增加安鄉至石首高速公路聯絡線,北面與湖北潛石高速對接;增加津石快速通道(小渡口—石首),打通至石首方向通道;加快沅澧快線1號、2號、5號、7號大道、國道207聯絡線、鄭高線、金梅線的建設。

航運

進一步發揮津澧地區航運優勢,通過疏浚航道、優化港口布局,形成“兩航兩港”為主體的水運交通系統,其中“兩航”為澧水航道、打通淞虎-澧資航道,“兩港”為小渡口港區、窯坡渡港區。

機場

加快大堰壋通用機場的升級改造,加強集疏運系統的建設,強化與津澧新城的交通聯繫,結合津澧地區旅遊資源適當發展旅遊休閑飛行、教練飛行及相關配套產業。

城市路網規劃

規劃由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構成城市路網體系
主幹路系統由“十二橫十四縱”構成,其中:“十二橫”指:繞城北路(沅澧快線2號大道)、桃花灘路-緯十五路-涔澹大道、澧洲大道-津澧大道、古城路-緯七路、緯十一路-車胤大道、臨江路、濱水路-發展大道、大同路、清遠路、絲絹路、津市大道、胥家湖路;“十四縱”指:城西路-工業大道、護城路、澧陽路、澧浦路、經十四路、經十七路、經二十路、橫二路-澹水東路-經二十二路、經二十三路、經二十六路、新區大道、產業大道-新城路、孟姜女大道、洞庭大道。
次幹路系統由澧縣城區、城市綜合服務片區、產城融合示範區、津市城區次幹路構成。其中澧縣城區“六橫八縱”:“六橫”為黃橋路、新河路、圃園路、翊武路、洗墨池路、蘭江路,“八縱”為群星路、運達路、北苑路-紅領巾路、解放路、珍珠路、經二路、中源路、經七路;城市綜合服務片區“三橫四縱”:“三橫”為緯五路、緯八路、緯十路,“四縱”為經十六路、經十八路、經十九路、經二十一路;產城融合示範區“三橫五縱”:“三橫”為濱水路(北段)、緯十七路、橫十二路,“五縱”為經二十五路、經三十三路、經三十路、經三十二路、經三十五路;津市城區“十三橫十七縱”:“十三橫”為三聖路、封家台路、銀苑路、人民路、果園路、湯家湖路、農科路、荷花路、窯坡大道、龍崗路、嘉山大道、創業路、杉堰路,“十七縱”為北外環路、西環路、劉公橋路、鳳凰路、雙濟路、城東路、東環路、關橋路、車站路、中聯大道、周家鋪路、襄窯路-沿江路-天子崗路、陽由大道、澧陽大道、保堤路、伏牛山路、靈新路。
對舊區現狀支路進行整合,調整部分道路線型,打通斷頭路,理順錯位路,加寬路幅寬度。加強沿湖、沿江特色濱水道路系統建設。

交通


津市大道
津市大道
鐵路:枝柳線(枝江——柳州)過澧縣金羅鎮設澧縣客運站
高速:二廣高速設津市工業區、澧縣、城頭山三個高速出入口
安慈高速(在建)設李家鋪、津市工業區互通、澧南三個高速出入口
高鐵:荊張鐵路(規劃)設津澧新城站;荊澧常高鐵經津澧新城(已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
公路:G207(內蒙二連浩特至廣州國道)、G353(福建寧德至雲南福貢國道)、S205、S302、S304、S306等主要省道
航道:規劃建設淞虎-澧資航道,增加至長江的水運通道
航空:距常德桃花源機場80公里

風景名勝


類別名單
山水類嘉山太青山毛里湖古大同
澧水風光帶葯山竹海皇姑山八寶湖
人文類城頭山遺址澧州古城新洲古城彭頭山澧州文廟
蜚雲塔虎爪山遺址八十檔遺址孟姜女廟多安橋
葯山寺蘭江閣花瓦寺塔余家牌坊
休閑類靈泉土家風情園澹津公園蘭江公園八寶湖
三湖公園澧南花海翊武公園華誠山莊

新城大事記


2014年

嘉山風景名勝區
嘉山風景名勝區
4月 國務院批准津澧新城已納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 建設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9月 澧水艷洲大橋及接線工程(跨澧水河接津市工業園和東常高速津市互通)
10月 津澧新城納入長江經濟帶
11月 湖南省政府近日印發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綱要》提出支持澧縣、津市市合併設市
12月 東常高速 澧縣收費站至湖北段通車

2015年

4月 津市澧縣入選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
5月 荊張鐵路(荊州-張家界)規劃過津澧新城
6月 澧州納入18個湖南I型小城市規劃 沅澧快速幹線動工
7月15日 津澧新城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
7月21日津澧新城被納入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試點地區之一
11月 津澧新城被納入發改委第二批59個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之一

2017年

9月津澧新城總體規劃(2016-2030年)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