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椒鳥

山椒鳥科山椒鳥屬動物

灰山椒鳥(拉丁學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體長18-20cm。上體灰色或石板灰色,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斜行白色翼斑,外側尾羽先端白色。前額、頭頂前部、頸側和下體均白色,具黑色貫眼紋。雄鳥頭頂後部至後頸黑色,雌鳥頭頂後部和上體均為灰色。

主要棲息於茂密的原始落葉闊葉林和紅松闊葉混交林中,也出現在林緣次生林、河岸林。常成群在樹冠層上空飛翔,邊飛邊叫,鳴聲清脆,停留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於大樹頂層側枝或枯枝上。以叩頭蟲甲蟲瓢蟲、毛蟲、蝽象鞘翅目鱗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佈於俄羅斯黑龍江流域、遠東、朝鮮、日本、琉球群島中南半島、泰國、緬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與加里曼丹等地。

形態特徵


灰山椒鳥
灰山椒鳥
灰山椒鳥雄鳥額和頭頂前部白色。鼻羽、嘴基處額羽、眼先、頭頂後部、枕、耳羽亮黑色,後頸、背、腰至尾上覆羽等整個上體石板灰色。翅內側覆羽與背同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外翈亦與背同色具灰白色窄緣,其餘飛羽黑褐色,在近羽基處貫以灰白色橫斑,連綴而成斜帶,展翅時從下面看呈“∧”字形,甚為顯著。中央兩對尾羽黑褐色,其餘尾羽基部黑色,先端白色。下體自頦至尾下覆羽,包括頸側及耳羽前部概為白色,胸側和兩脅略呈灰白色,翼下覆羽白色雜以黑斑,腋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
雌鳥上體幾純灰色,前額灰白色,鼻羽、嘴基處的一列額羽及眼先黑褐色,自頭頂至背、肩,包括內側翼上覆羽概灰色,兩翅及尾部黑褐色亦較雄鳥淡而沾灰,余同雄鳥。
虹膜暗褐色,嘴、腳、爪均為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0-28g,♀21-26g;體長♂183-205cm,♀183-202mm;嘴峰♂11-13mm,♀11-13mm;翅♂91-98mm,♀89-97mm;尾♂88-102mm,♀92-100mm;跗蹠♂13-17mm,♀13-17mm。(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


灰山椒鳥外形、大小和小灰山椒鳥基本相似,體長18-20cm。小灰山椒鳥和該種很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小灰山椒體型稍小,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與背不同色。另外小灰山椒鳥上體亦較暗,下體胸和體側沾有褐灰色。此外,小灰山椒嘴基黑色細窄,不與眼先黑色相連,即使相連,連結處亦甚狹窄,而該種額基與眼先黑色相連,形成‘ㄩ’形狀。
灰山椒鳥
灰山椒鳥
小灰山椒鳥
小灰山椒鳥

棲息環境


繁殖季節主要棲息庭院和村落附近的疏林和高大樹上。

生活習性


遷 徙:灰山椒鳥在中國東北地區主要為夏候鳥,其他地區為旅鳥。春季於5月初遷來東北繁殖地,秋季多在9月末10月初開始南遷,少數遲至10月末還留在長白山繁殖地未遷徙。
習性:常成群在樹冠層上空飛翔,邊飛邊叫,鳴聲清脆,似‘gi-lili,gi-hi,gi-lili’。停留時常單獨或成對棲於大樹頂層側枝或枯枝上。飛翔呈波狀形前進。遷徙期間有時集成數十隻的大群,但多呈鬆散的隊形邊飛邊鳴叫或分散在樹上活動和捕食,常緩慢地向前飛行。有時亦在村落中少有的幾棵孤立大樹上停息。
食性:主要以叩頭蟲、甲蟲、瓢蟲、毛蟲、蝽象等鞘翅目、鱗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佈範圍


世界

原產地: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越南。
灰山椒鳥
灰山椒鳥

中國

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扎蘭屯、黑龍江小興安嶺和吉林省長白山;遷徙期間見於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河南、湖南、江蘇,一直往南到東南沿海福建、廣東、香港、廣西、台灣,往西經雲南、貴州、四川等東部和西南部省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落葉闊葉林和紅松闊葉混交林中,巢多置於高大 樹木側枝上。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細枝、樹皮、苔蘚地衣等材料構成。距地高4-15m,巢隱蔽很好,周圍多有濃密的枝葉掩蓋。巢的大小為外徑7-8cm,內徑6-7cm,高4-6cm,深2-4cm。每窩產卵4-5枚。卵灰白色或藍灰色、被有暗褐色或黃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5-16mm×20-21mm,卵重2.5-3.5g。

亞種分化


灰山椒鳥(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灰山椒鳥指名亞種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divaricatus
2灰山椒鳥琉球亞種Pericrocotus divaricatustegimae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 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