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太后的結果 展開

李太后

明神宗生母

李兮淽(1546年-1614年),北直隸漷縣(今北京通州)人,祖籍山西翼城明神宗生母。為人十分嚴謹,對於明神宗十分嚴厲,後來明神宗統治的繁榮也有她的輔佐之功。

十五歲進入裕王府,為裕王朱載坖生第三子朱翊鈞,進而由都人(宮女)升為側妃。裕王登基后被封貴妃,地位僅次於陳皇后。萬曆元年(1573年),朱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為母親李氏上尊號為慈聖皇太后。六年三月,加尊號曰慈聖宣文皇太后。十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十二年,與陳太后一同謁山陵。二十九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皇太后。三十四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恭熹皇太后。

四十二年二月崩,上尊謚曰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后,合葬昭陵,別祀崇先殿。

人物生平


尊為太后

李太后畫像
李太后畫像
李氏十五歲時,進入裕王府,侍奉裕王朱載垕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李氏為朱載垕生下兒子朱翊鈞。
隆慶元年(1567年),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同年三月,明穆宗封李氏為貴妃。
萬曆元年(1573年),朱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為母親李氏上尊號為慈聖皇太后。按照舊制,皇帝即位,尊皇後為皇太后,若有生母稱太后的,則加上徽號以示區別。當時,太監馮保想討好李氏,因此以並尊兩太後為名,暗示大學士張居正交付廷臣商議,尊明穆宗皇后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李氏為慈聖皇太后,李氏與陳氏兩人便開始沒有區別。陳太后住在慈慶宮,李太后住在慈寧宮,張居正請求李太后看護明神宗的起居,於是遷居乾清宮

加尊去世

萬曆六年(1578年),明神宗大婚,李太后將返回慈寧宮,她囑咐張居正道:“我不能再早晚照護皇上了,先生親受先帝的託付,望每天早晚都能對皇上有所教誨,不負先帝對你的信賴。”三月,加上尊號為宣文。
萬曆十年(1582年),加上尊號明肅。萬曆十二年(1584年),李太后與陳太后一起拜謁天壽山陵園。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再加李太后尊號貞壽端獻。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又加上尊號恭熹。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李太後去世,被上尊謚號為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太后,合葬於昭陵,另在崇先殿祭祀。

家族成員


父親李偉
丈夫明穆宗朱載垕
兒子明神宗朱翊鈞、潞簡王朱翊鏐
女兒壽陽公主朱堯娥、永寧公主朱堯媖、瑞安公主朱堯媛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十四·列傳第二》

人物評價


李太后性情嚴明。萬曆初年的政務,雖委任張居正,但綜核名實,國家近於富強,李太后之功居多。明光宗朱常洛還未被冊立為太子時,給事中姜應麟等上疏請求冊封太子而被貶謫,李太后聽說之後很不以為然。有一天,明神宗到慈寧宮陪侍李太后,李太后便問他不冊立太子的原因。明神宗回答:“他是都人之子。”李太后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明神宗聽后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來。原來後宮中叫宮女為“都人”,李太后也是宮女出身,所以她才會這麼惱怒,明光宗因此才得以立為太子。
群臣請求讓福王朱常洵前往藩地,且行程已定,其生母鄭貴妃想將出發日期推遲一年,以給李太后祝壽為理由。李太后說道:“我的兒子潞王朱翊鏐也可以來京拜壽嗎?”鄭貴妃聽她這麼說,才不敢留住朱常洵。御史曹學程因為進言而被判死罪,李太后憐惜他的母親年老,為他在明神宗面前講情,將他免罪釋放。李太后的父親李偉被封為武清伯。李太后家人曾經犯有過失,她便命宦官前去列舉其過,而將有罪家人依法處置。不過李太后十分信奉佛教,在京城內外多處建造廟宇,動輒耗費巨萬,明神宗也出資無數幫助修建。張居正在世時,曾經為此進諫勸阻,但沒有被李太后採納。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劇名扮演者參考資料
2007年明宮謎案鄭毓芝
2007年《大明王朝1566》閆妮
2010年萬曆首輔張居正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