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元代文人趙孟頫於1301年創作的的書法作品

為元代文人趙孟頫於1301年創作的的書法作品。《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期創作的名篇。趙孟頫所書之《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用筆嫻熟、精湛。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

內容簡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遠弟以此紙求書二賦,為書於松雪齋,並作東坡像於卷首。子昂。”辛丑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時趙孟頫48歲。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局部)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局部)

作品鑒賞


筆法分析

關於用筆,趙孟頫有句名言:“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書家用筆的嫻熟、精湛一覽無餘。趙字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
行書點畫富於變化,所謂“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
(一)橫畫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橫畫)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橫畫)
1.長橫
長橫作為字的主畫,一般要寫得剛直挺健,取左低右高之勢,以穩定字的重心。
長橫最常見的寫法是切鋒落紙,稍頓後向右上翻腕行筆,收筆時向左上稍抵,亦可稍抵后腕外翻帶出牽絲,如附圖中“音”、“舟”二字。其次如附圖中“簫”、“舞”二字的長橫,起筆尖鋒入紙,腕迅速內翻並輔以筆管左轉再向右上行筆。再如附圖中“舉”、“慕”二字的長橫,起筆與上一畫銜接,取逆勢,然後再折鋒右行。
上述三種長橫收筆上只有帶不帶牽絲的區別,而起筆動作上卻大相徑庭。從線條效果看,其一爽利清健,其二輕鬆灑脫,其三則凝練遒勁。
2.短橫
短橫運用頻繁,這自然要求其姿態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在起,收筆上做文章。
①起筆上的不同。如附圖中“天”、“哉”二字,上橫系尖鋒入紙、腕內翻而成,呈仰勢;“於”、“在”二字的上橫,尖鋒入紙后筆肚稍頓再上行,呈飽滿、蘊藉之態;“江”、“巨”下橫鋒入紙后腕迅速內轉發力,顯得渾穆而鬱勃;“清”、“吾”二字的下橫與上一筆連貫而出,可視為藏鋒逆入,顯得圓勁婉轉。
②收筆上的不同。如附圖中“美”字下橫收筆迅速上提,與下一筆氣息相連;“而”字上橫收筆抵鋒,透出清挺之氣;“泣”字上橫翻鋒向下順勢帶出下一筆,顯得協調自然;而另一個“泣”字下橫重按輕收,餘韻悠長。
(二)豎畫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豎畫)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豎畫)
作豎之法貴在直中求曲,同時向背及長短的變化;在用筆上令鋒聚攏,方能顯出勁挺之姿。
1.長豎
長豎有懸針與垂露之別。右圖中“斗”、“章”二字用懸針,起筆腕稍外翻並輔以筆右轉而後向下行筆,邊走邊提,出鋒時迅速於空中作收勢。它般用於字的末筆,即“勢盡則懸針”。“懷”、“非”二字用垂露,收筆時腕稍駐,輕頓后反折向上作收勢。像“茸”字中這樣暢意抒懷的長豎,此帖中出現較少,起筆后疾馳而下,凹離弦之箭。
長豎曲勢的表現是以筆的提按頓挫完成的,切不可刻意安排。
2.短豎
短豎形態較多,如右圖中“知”字中間的豎上尖下圓,似玉珠懸空;“烏”字的豎厚重方折,似玉箸畫灰;“川”字之中豎簡靜果斷,與兩側筆畫相映成趣;“斷”字末豎婀娜跳動,活脫生姿。
豎畫有向背,如右圖中“夜”字豎畫稍曲,與右面部分相背,“有”字之豎稍曲,與右面部分相向。在同一字中,雙豎並施亦須向背,如“相”、“是”二字中便是一向一背。
另外短豎在具體應用時也要隨機而變,與整個字協調。如右圖中“幽”字中豎細挺,與旁邊粗線條映襯,取得平衡;“地”字兩豎長短各異,令字態靈動;“光”字之豎起筆微曲,與下方平直的線條產生對比。
(三)點
看來簡單的點其實是書法中較難表現的筆畫。古人云:“點如高山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誠然,作點筆勢要重,落筆要快,但其起、行、收的動作不可缺少。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點)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點)
1.斜點
常用於字首,輕鋒落筆后腕迅速外翻並輔以筆管右轉動作,收筆時用腕法輕提將筆毫收攏,使鋒由肚腹中出,如右圖中“之”、“窈”二字。
2.直點
筆入紙后迅速發力並向右下行,而後轉腕出鋒,如右圖中“客”、“寥”二字。
3.長曲點
此點偶爾用之,瀟灑大氣,如右圖中“寂”字上點,尖鋒直下,漸漸翻腕發力,至收筆處鋒夕囀后彈起。
4。反點
一般由捺演變而來,行筆尖鋒人紙,而後向右下行筆,邊行邊發力並輔以筆右轉動作,收筆處向右下稍頓即可。在具體應用中,它又有輕重、長短的變化,如右圖中“哀”、“蝦”、“巢”、“歡”四字。
5.左右點
大多呈左低右高之態,書寫時應注意呼應及變化。一般左點重按輕提向右上縈帶,右點順勢向右下翻鋒完成,具體形態可略有變化,如右圖中“麋”、“與”、“尊”、“答”四字。
6.上下點
根據其處於不同的位置而寫法上有所變化。在左多上仰下提,與右部呼應,如右圖中“況”字;在右多上撇下點,連貫中寓收勢,如“龍”字;在下多相互連接,一筆而成,如“於”字。
7.三點水
此卷中的三點水較多,但寫法上並不強求多變,大多只是行筆上的細微差異。如右圖中“酒”、“渺”二字三點水採用上斷下連寫法,這也是最常見的處理,只有“流”、“江”等少數字做了變化。
(四)撇
撇古人謂“陸斷犀象”,最易犯的毛病是輕飄。其書寫的要領是筆入紙后切忌任筆直拖,而應當有腕指的配合。起筆處腕指須快速外轉落紙,向左下行筆時腕指亦須緩緩夕囀配合。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撇)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撇)
1.起筆上的變化
撇在起筆上大多採用切入、頓筆下行的寫法。這一入筆動作有助於調正筆鋒,表現撇的勁健。右圖中“不”、“余”、“徘”三字。而蘭葉撇在起筆時尖鋒直入,中段飽滿,收筆飄逸,輕重變換間有一唱三嘆之妙。如右圖中“攀”、“明”二字。
2.收筆上的變化
右圖中“鹿”、“屬”二字的撇畫為回鋒撇,收筆處反折向上,與下一筆呼應;“在”、“少”二字的撇畫為出鋒撇,收筆時腕指外轉並迅疾撇出,顯得意韻悠長;“余”、“天”二字的撇畫為藏鋒撇,收筆時鋒稍駐作空收,取溫潤含蓄之態。
對於撇收筆的變化,應結合具體的字形相機而行。如果撇后右上部尚有點畫,可用回鋒撇或藏鋒撇與之呼應;如果撇為最後一筆,則宜用出鋒撇。
另外,撇在角度上變化較大。用於字頭的平撇,其勢短平而行筆乾淨,如下圖中“虯”、“動”二字;用於字左的豎撇,狀若豎法而較挺健,如“舷”、“虛”二字;還有運用最廣的斜撇,姿態多變,如“倚”、“方”、“有”三字。
(五)捺
我們常用“一波三折”來形容捺的形態。準確地說,這只是概括出了捺的總體特徵,其實捺還有其他不同的形式。
趙字中的捺一般較舒展,行筆線路及輕重極為清晰,頗適合臨摹玩味。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捺)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捺)
1.平捺
多運用於走之底。一種是典型的一波三折的寫法:先向左上輕鋒逆入,按筆反折,略提後向右下行筆,逐漸加力,至折角時腕指夕囀平出,如右圖中的“之”字。另一種起筆時尖鋒直入,不作頓筆。此捺顯得輕靈俊逸一些,如“遺”字。
平捺在寫法上還有變為反勢者。如右圖中的“過”字,折鋒逆入後向左上行筆,再筆管下轉。此種方法寫出的捺畫有幾分婀娜之態。
2斜捺
較之平捺的寫法,斜捺在寫法上豐富了許多:有一波三折者,如右圖中的“長”字;有輕入空收、含蓄蘊藉者,如“木”字;有逆筆澀進、隸意盎然者,如“從”字;有收鋒抵腕、鋒芒畢露者,如“谷”字;有回鋒映帶、筆斷意連者,如“余”字。
在行草書中,捺法也是富於變化的點畫之一。除了上面分析的筆法上的不同處理外,它還有角度、輕重、方圓、收放等方面的變化。
(六)鉤
1.橫鉤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鉤)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鉤)
多見於寶蓋兒,起筆與橫同,至折角時腕外翻同時頓筆向左下鉤出,如右圖中的“窕”字。如果轉角處轉鋒並不作頓勢,則此鉤會顯得圓勁婉轉,如“客”字。
2.豎鉤
此鉤法亦有方圓之分。如果出鋒前直接蹲鋒反折而上,其鉤便果斷爽利,如右圖中的“閑”字;如果出鋒時腕指外轉而後鉤出,其形便道勁圓融,如“豹”字。
3.斜鉤
此鉤一般作為字的主筆出現,因此要寫得勁健‘些。“戈”的曲度不可過大,否則便顯得勢弱。行筆中出鉤要駿急有力,給人骨氣深穩的印象,如右圖中的“我”、“戛”二字。
4.卧鉤
卧鉤是鉤中較難把握的一種,它要求鉤出迅疾,豎彎圓勁,做到剛柔相濟。行筆中轉角處—定要配合腕指的翻轉,如右圖中的“恕”、“怨”二字。
5.豎彎鉤
趙字豎彎鉤線條凝練,遒勁圓渾,純以中鋒完成。行筆中要以畹指的翻轉令筆毫始終聚攏,如右圖中的“危”、“光”二字。
6.背拋鉤
此鉤於橫折后完成,筆鋒幾度轉換,因此臨寫時對腕指的動作要悉心揣摩。檢驗轉鋒筆法是否準確可參看兩個方面:一是線條效果,二是筆毫是否能始終如一。如右圖中“飛”、“飄”二字背拋鉤的寫法就很典型。
(七)折
在楷書中,折畫可視為橫與豎搭接而成,但行書運筆速度較快,因此書寫中對動作的準確性要求較高。
1.橫折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折)
《前後赤壁賦》筆法分析(折)
橫折在下轉時有方、圓的變化。
方折要求轉筆時頓鋒直下,取堅挺爽利之氣,如右圖中的“見”字。趙孟頫《前後赤壁賦》中方轉較少,圓折最為常見,此亦顯示出趙孟頫對腕法、指法的熟稔程度。如右圖中“焉”、“駕”、“高”、“魚”四字的轉折均不露痕迹,頗見功力。
2.豎折
《前後赤壁賦》中豎折出現較少,在行筆時,只要處理好腕由豎的外轉變為橫的內轉即可。如右圖中“山”、“幽”二字的豎折,雖然形態各異,但轉腕的方法都是一樣的。

結字特點

在這裡,又要提及趙孟頫“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的名言。對於筆法,古人是有一套相對謹嚴的規則的,今人孫曉雲的《書法有法》一書對此亦作了專門論述。
但結字卻不同,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繹著新的點線分割。“因時相傳”的含義也許便是指字法會因時代、風俗及個人情趣、愛好、審美觀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作為藝術家的傑出代表,趙孟頰於書法的字法當然有著自己的理解。他曾說:“書以用筆為上,結體亦須用功。”下面將著重分析一下《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
1.橫向取勢
《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橫向取勢)
《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橫向取勢)
趙孟頫得“二王”衣缽,但字法上卻不似羲之的清挺,而是有著獨樹一幟的風采。
縱觀此卷,其書多橫向取勢,以寬綽的體格令字勢疏朗安逸。書家對橫勢的拓展手法極為高妙,如附圖中“時”、“曹”二字突出長橫,“放”、“翅”二字放縱捺畫,“能”、“俯”二字收縮豎筆,“雄”、“馮”二字中部留白等。
當然這種橫向取勢只是其字法的主旋律,其間亦不乏方形或長形結構的穿插。“謹於結構”的趙孟頫不會忽視這一點。他採用較大的字距留白、活潑多變的字形、適時的縱向取勢,偶爾的草書參差等方式,使這種橫向取勢成為美妙的音符。
筆者尤其注意到作品中個別的“之”字(見圖),書家有意寫成縱勢,其窄長的形、連綿的線很好地調節了作品的節奏。
2.縝密和諧
相較於王羲之聖教序》的清爽挺拔,趙書傳達的是一種秀潤婉轉、遒勁超逸的美感。
這份美感的獲得應當是得益於趙字結體的縝密和諧。下面試拈出幾例分析:
附圖中“郁”、“鵲”二字點畫複雜,但其密處不顯閉塞,疏處挺勻自如,下筆的輕重、位置、收放動作十分精確。
附圖中“繆”字本在分量上左輕右重,但書家在書寫時令左按右提,視覺上一下子取得了平衡。
附圖中“今”字中部兩橫及下豎的位置恰到好處,所分割的空間勻稱得如用尺量過。
附圖中“陵”字書寫時有意將左部收縮,兩邊緊湊、中部疏朗,使該字頓生意趣。同樣的字法還有“孟”字,只不過它是以上下的密映襯中部的疏。
3.錯落有致
《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錯落有致)
《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錯落有致)
如何為縝密挺勻的結字增添靈動灑脫之氣,除了上面所講的運用草法外,還有便是於錯落上做文章。
在《前後赤壁賦》中,左右結構的字令其長短相攜,高低俯仰,如右圖中“旗”字;上下結構的字令其寬窄變幻,窈窕多姿,如“驚”字;獨體字令其點畫參差,筆致活脫,如“亦”、“也”二字。
4.動靜映襯
這一字法的特點為看似沉穩端然的趙字注入了幾許靈動之氣。
此卷的動靜映襯包括章法處理上的行、草夾雜,亦包括字法上的運用。“靜”無非指行筆沉靜,處理方法似楷書一般;“動”當然指筆致飛動,採用草書的筆意。如右圖中“順”、“荊”二字,以半邊靜半邊動的行筆豐富了字法的表現力。
5.輕重相攜
如果著眼於章法,此卷行間的輕重變換是十分明晰的;而注目於字法,其線條的輕重相攜亦比比皆是。
輕重是通過用筆的提按來實現的,或左右對比,或上下各異,或內外有別,由右圖中“棲”字可見。
當然,這種字法的處理應注意自然妥帖,切忌過於機械。一般要將一個部首作為一個單元,不可將一筆作為一個節拍,寫成筆筆都有輕重變化。

注意問題

《前後赤壁賦》)作為趙孟頫中年時期“二王”一脈書風的代表作,展露出書家對“二王”技法的嫻熟駕馭。我們在創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內容選擇
作為“婉約派”書風的代表,趙書中一線貫穿的是那份輕鬆、幽婉與不激不厲。毋庸置疑,這樣的筆調不適宜表現雄壯、渾穆或深奧一類的題材,而是契合於凄美、感傷或清新的詩詞歌賦,如柳永晏殊、陶淵明等人的作品。
(二)行筆速度
趙孟頫“日書萬字”,但那是建立在技法精熟層面上的。而對於初學者來說,針對其書風特點,還是應該以閑適的心境,“字正腔圓”地進行書法創作,切不可任筆塗抹,否則其點畫起、行、收的動作便難以表現,從而喪失了線條的凝練遒勁之氣。
(三)筆法運用
臨習趙字最易失之油滑、單調。要克服這一,弊病,一是要強化腕指翻轉動作及其準確性;二是要注意行筆力度的協調變化,以筆的提按來完成線的律動。
(四)字勢把握
著眼於章法,趙字在舒緩、寧靜的節奏中並不乏激越的“敲打”。或縱橫變幻,或大小穿插,或行草夾雜,或欹正相生,或輕重相攜,字勢豐富多變。因此在創作中要注意字的形狀、大小、輕重的變化,並間或使用草書。
(五)計白當黑
空白作為作品有機的組成部分,卻時常為人們所忽視。其實,事物是相對存在的,有壞才有好,有疏才有密,有黑才有白。
書法中的“白”能給人一種簡靜、疏朗的感覺。展開此卷,無論是字距還是行距,均留白較大,給書作增加了幾絲柔和、靜謐之氣。因此在創作中也應有知白的意識。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水精宮道人,浙江吳興人,為宋皇室趙德芳的後代。趙孟頫於元至元二十三年應選入朝,一生為官,逝后追封魏國公,謚文敏。
趙孟頫博學多才,學識過人,詩文、書畫、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學,明何良俊譽之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的人物。客觀地評價,趙孟頫書風能籠罩於元、明、清諸代,首先應歸功其深厚的藝術造詣,歸功於其對傳統的精確闡釋。當代姜澄清先生的評價較為精當:“書法至趙孟頫才最終確立了‘婉約’的地位。而趙書的出現,是與時代潮流相感應的,並不偶然。”(見《中國書法思想史》)
作為開宗立派的人物,趙孟頫早年學宋高宗,中年的專習“二王”,虞集謂之“楷法探《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諧《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同時對篆、隸、章草等趙體皆苦心研習,晚年又著力李北海,因此深厚的傳統積澱成就了趙體的輝煌。
《前後赤壁賦》一文為蘇東坡貶謫黃州,在人生最為失意、最為灰暗時所作的名篇。公元1301年,時年47歲的趙孟頫重讀此文時,其內心的隱痛擊打著他的心靈。這時當“明遠弟”(此卷跋文中記)呈紙求書時,他內心的鬱悶與悲涼便隨著東坡的語言汩汩流淌。他的婉約凄美的筆調款款寫來,恬然而靜謐在宣洩著自己的情懷。這就是趙孟頫這件書法作品(附圖為局部)的創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