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結果 展開

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佔地面積330畝,建築總面積23萬平方米,其中醫療、教學、科研用房7萬5千平方米;展開床位1000張;年門診量25萬餘人次;年收容量1萬餘人次;擁有45個學科,其中臨床學科32個,醫技學科13個;有博士、碩士授權學科26個,其中9個同時為博士授權學科專業點。

醫院簡介


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其前身為延安中央醫院,創建於1939 年,1951年進駐西安,易名為西北軍區第三陸軍醫院,同年西北軍區第六陸軍醫院併入,仍稱西北軍區第三陸軍醫院,1955年命名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985年對外稱唐都醫院。醫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齊全、人才濟濟、特色明顯、設備精良、環境優雅的現代化軍醫大學教學醫院。

醫院規模


神經內科、骨科、優生圍產醫學為全軍專科中心,心律失常治療、腦血管病介入治療、胸腔外科為校院級專科中心。並設有傳染病醫院、骨科醫院。

醫療隊伍


醫院現有工作人員1400人,其中衛生技術幹部900餘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38名,中級專業技術職務250名,博士、碩士導師58名,享受國家政府津貼者25名。
醫院承擔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大專、中專和進修生的教學任務,在院各類學員700餘人。

醫療設備


醫院裝備有各種先進配套的診療和科研設備,如全身CT、螺旋CT、ECT、1250mA數字減影X光機、醫用直線加速器、彩色系列超聲波診斷儀、流式細胞儀、體外震波碎石機、腹腔膽囊取石鏡、人工腎透析機、高壓氧艙、重症監護系統、80萬倍電子顯微鏡、DNA合成分析儀等儀器設備、總價值已達一億元,為醫療、科研提供了先進手段。

科研成果


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十年來,共獲等級成果獎180餘項,其中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成果38項,出版專著10餘部,發表論文2000餘篇;學術交流日趨活躍,已接待15個國家或地區300餘名學者來院講學或技術演示;送出30餘名中青年科技人員出國深造,引進近100項新技術、新業務,有力地促進了醫院醫療科研的發展。

醫療特色


醫院的診療水平不斷提高,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特長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骨腫瘤微波滅活保肢術、微電極引導治療帕金森氏病、食管和肺疾病的外科治療、喉氣管狹窄人工再造術、心律失常射頻治療、出血熱診斷與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等,在全國或全軍處於一流水平,有的達到國際水平。此外,在偏頭痛、脊柱彎曲、兒童弱視、肝膽疾病、婦科腫瘤、糖尿病、白血病、皮膚贅生物等疾病的診治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在西北地區有較大影響。

榮譽稱號


醫院堅持“特色興院、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堅持“質量建院、從嚴治院、勤儉辦院”的指導思想,醫院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1991年,獲陝西省128家醫院綜合評比總分第一名;1992年,獲陝西省白求恩精神獎盃,是省內大醫院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1993年獲全軍白求恩杯優質服務活動優勝單位;1994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5年院黨委被評為解放軍總後勤部先進黨委;1996年以來,連續三年獲陝西省衛生廳醫德醫風評比活動最佳單位。

科室介紹


臨床實驗與檢驗、輸血科
第四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臨床實驗與檢驗、輸血科於2006 年3月由中心實驗室、檢驗科、輸血科和實驗診斷學教研室四個部門合併建科,是集教 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化、正規化的綜合性學科。科室現有工作人員108人,包括教授、副教授5名,副主任技師5名,特聘教授1人,中級職稱人員7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6名,具有碩士學位10名,分別在臨床檢驗、生化檢驗、免疫學檢驗、分子生物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及臨床輸血領域造詣頗深並擔任各功能單元的臨床一線主管工作。科室總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設備總值近2000餘萬元,擁有百萬元以上設備7台,十萬元以上的現代化檢驗、輸血及科研儀器設備70餘台,能提供600多項的項目檢測。
檢驗與輸血科主要承擔醫院門、急診及住院病人的臨床檢驗、血型、交叉配血、疑難血型測定等項目檢查工作;下設七個專業實驗室包括臨檢室、生化實驗室、免疫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診斷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特殊項目檢查實驗室及輸血保障室。目前開展檢驗項目600餘項,並開展了各項檢測項目的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活動,確保檢驗質量;擁有現代化的大型檢驗設備和高質量的檢測方法,配備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出血止血分析儀、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等儀器、全自動血型配血分析儀及血液輻照儀,可為臨床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檢驗報告。年完成檢驗工作量近30000000份, 輸血檢測ABO、Rh血型鑒定及抗體篩查40000餘人次,複查獻血員血型30000餘人次、交叉配血30000餘人次,年合計供血量9408630mL。本著“服務患者、服務臨床”的工作宗旨,為軍隊和地方病患竭誠服務。
中心實驗室位於科技樓7樓,佔地1600平方米,下設分子克隆室(2 個)、細胞生物學研究室(4個)、蛋白質研究室(2個)、體細胞治療室、免疫學實驗室、定量PCR實驗室、病理及臨床檢驗室、消毒供應室、試劑準備室、暗室、儀器室及動物房等。中心實驗室是我院科研平台暨研究生培養基地。1993年成為碩士授權學科,200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後培養碩博士研究生40餘名;2006年以來獲得國家及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863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課題6項及院級課題多項;在國內外發表論著1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著20餘篇。
實驗診斷學教研室設有兩間供學員實習所用的實驗教室,並配有教員備課室、準備室、檔案室等,共約170平方米面積,同時能滿足60名學員進行獨立實驗實施。在教學設備建設上購入新的顯微鏡、血液分析儀等儀器,保證了實驗教學的需要。教研室承擔多軌道教學任務,教學計劃按照雙軌道教學實施,其中理論課40學時,實驗課10學時。科室注重教師梯隊的組成及培養,本著“愛教、樂教、善教、爭為人師”的原則,在教研室主任的帶領下,組成一個教授、副教授、講師、副主任技師、主管技師等較完善的教師梯隊,均有著豐富的臨床實驗經驗,進行主講和輔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學員的好評。
唐都醫院臨床實驗與檢驗、輸血科,其組成部門分別都經歷過戰火的洗禮,走過70餘年光榮的歷史進程,在骨子裡,始終有一種精神力量,激勵著教研室及科室的發展,百折不撓,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科室有著良好的科風、醫風和學風,全科百餘位工作人員團結協作,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和臨床工作能力,充分體現出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學校“實施精品戰略、建設中華名院”的精神感召下,我科以“精品建科、陽光治科”為方針,向更加輝煌的明天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