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黃河大橋

龍門黃河大橋

龍門黃河大橋,是黃河上跨徑最大的斜拉橋,號稱“黃河第一橋”,也是山西省里程最長、投資最大、結構最複雜的橋樑。

簡介


龍門黃河大橋
龍門黃河大橋
該橋比法國米約七塔斜拉橋還多一個塔,為八塔斜拉橋,構成上山西省的“山”字,意為此處為進出山西的大門,它的建成是山西省交通科技創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該橋是2009年度唯一榮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的橋樑工程。
大橋於2004年4月進場,2006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是候禹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由亞洲開發銀行貸款,橋址起於陝西省韓城市龍門鎮大前村,橫跨黃河后止於山西省河津市陽村鄉蒼頭村,全長4566米,概算造價7.51億元,由中鐵大橋局三公司(現中鐵港航局橋樑公司)承建,合同工期33.5個月。
大橋由三種結構型式構成:一座全預應力雙塔雙索麵混凝土斜拉橋,花瓶型塔高121.6米,每座塔設有21對斜拉索呈扇形布置,跨度為174米+352米+174米;兩座部分預應力三塔單索麵混凝土矮塔斜拉橋,塔高24.5米,每座塔設有9對斜拉索,單索麵雙排布置在中央分隔帶上,跨度為75米+2×125米+75米;30米、50米T梁先簡支后連續剛構分別作為引橋及連接矮塔斜拉橋和雙塔斜拉橋的副主橋。
工程特點:雙塔斜拉橋採用漂浮體系,矮塔斜拉橋為剛構、連續梁和斜拉橋三種橋型組合而成的連續-剛構體系。河槽擺動頻繁,受洪水、冰凌的影響雙塔斜拉橋施工難度較大。

著名三門


山西、陝西在這段以黃河為界,夾住黃河的兩岸峭石嶙峋,這段長約幾百公里的黃河段又叫“秦晉大峽谷”,而“秦晉大峽谷”上的三個著名的門就是“孟門(壺口)、石門、龍門(禹門)”。
龍門,這一處“龍門”即傳說中的“鯉魚跳龍門”的龍門。順著黃河東岸(也就是山西境內)的公路(礦山公路)逆流而上,約五公里即可來到石門,這一段就是當年大禹治水的地方,這裡有大禹廟遺址,這也是為什麼將“龍門”稱為“禹門口”。扼黃河咽喉,斷山絕壁,隔岸對峙,河水至此激流奔涌,直瀉千仞。傳說只有神龍才能飛躍懸崖之門,故稱龍門。相傳為大禹治水所鑿,又叫禹門。自古以來,這裡便是秦晉要衝,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秦、晉兩國大戰龍門山,晉君被俘,秦國奠定統一大業。隋末李淵率兵穿越龍門西圖關中,直至長安,建立了唐王朝。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將婁宿自龍門履冰過河,在陝西設立金國。明末李自成率軍由龍門渡河破汾州,直取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然而,由於形勢極為險峻,過往只能靠木船擺渡,千百年來兩岸渡河十分艱難。
禹門口亦名龍門,古人有“龍門三激浪,平地一聲雷”的讚歎,可見黃河狂濤在此聲勢之大,桀騖不馴。唐詩“咆哮萬里涌龍門”,形象地勾畫出龍門三激浪的壯觀景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岩際鐫跡尚存。”後人因為懷念大禹治水功德,稱之為禹門,並延傳後世。由於禹門是秦晉兩省交通要衝的古渡口,便被稱為“禹門口”。黃河水流經禹門口,被約束在高山峽谷之間,愈近龍門,河床越窄。奔騰的黃河,受到峽谷約束,勃然大怒,橫衝直撞,雷霆萬鈞,卻被靜靜的高山峽谷擠壓在河床中,潰到峽谷盡頭龍門口,一個急轉彎,又撞在峭壁上,它呼嘯著,飛出一層層凌空雪浪,掉過頭來,反撲對岸巨石,又一次咆哮著,飛出層層凌空雪浪。回撞河床中的巨大礁嶼,再一次瘋狂地咆哮起來,將一道道水柱噴入天空,在一陣喧囂之後,從空中顫抖著落入谷底,跳出龍門。這龍門三激浪,是黃河千百年來的奇觀,激起無數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如今,禹門口亦名龍門口已新建起鐵索橋、公路橋、鐵路橋,溝通了秦、晉兩省。三橋並列橫跨黃河,如三道凌空彩虹,增添了龍門的不凡氣勢。
登高遠眺,峽谷綿延彎曲,兩岸蒼山、峽谷如黛、近嶺墨緣。黃河從蒼天之外,穿山破谷而來,奔流在千山萬嶺的秦晉峽谷之中,大河上下,雲霧茫茫,山嶽潛行,若隱若現,山為雲遮,水為天蓋。具有雄、奇、險、幽的峽谷地貌特徵及蒼古疏曠的地方特色。

建築榮譽


龍門黃河大橋是200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獲獎工程之一,該工程由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