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雁潮
《穆斯林的葬禮》的男角色
一個深深愛著新月的人,他不顧家裡的反對,不顧社會上各種鄙夷的眼光。他是新月的老師,更是她的愛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富有上進心,堅毅的男子漢。他的恩師嚴教授十分器重他,兩人既是師生,也是父子。小提琴《梁祝》、留聲機、巴西木,兩人一同翻稿,苦命的青年,不屈的青年。
中國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1991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92年由作者改編為上、下集的同名電影劇本,由香港康大影業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成電影,作品描寫了一個回族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全書五十餘萬字,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樑。
霍達,女。中國電影編劇,國家一級作家。1961年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66 年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大專畢業后,長期在四機部、北京市園林局、文物局從事外文情報翻譯工作,同時堅持業餘寫作。霍達的家庭是個珠玉世家,自幼酷愛文學藝術,讀書偏愛太史公的春秋筆法。成年後曾師從史學家馬非百先生研究中國歷史,尤善秦史。1976年後,霍達任北京電視製片廠編劇,1981年調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任一級編劇,開始從事專業文藝創作,同年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其作品數量較多,選材和樣式也較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