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霍達的結果 展開
霍達
女作家
霍達,女,生於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國家一級作家。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1976徠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發表第一部小說《不要忘記她》,1987年創作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該作於199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霍達生活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f/m0fcab230e066026be93423cada47bdb0.jpg)
霍達生活照
1961年考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
1966年畢業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長期在四機部、北京市園林局、文物局從事外文情報翻譯工作,同時堅持業餘寫作。
1976年後霍達任北京電視製片廠編劇。
1981年調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任一級編劇,開始從事專業文藝創作。
1999年被國務院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197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發表第一部小說《不要忘記她》。
1980年創作了歷史劇本《公子扶蘇》(又名《秦皇父子》)。
1987年創作了平生第一部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在《長篇小說》雜誌分兩期發表,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文播出。
1988年《小巷匹夫》獲火鳳凰報告文學獎
1991年獲中國最高獎——茅盾文學獎。
徠1992年獲全國保護消費者杯個人最高獎。
1997年表現香港新界人民抗英鬥爭悲壯歷史的長篇小說《補天裂》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文播出,北京和香港兩地同時出版。
2001年獲“3·15”金質獎章。
2004年將自己的中篇小說《紅塵》改編為話劇劇本。
2013年《聽海》獲中國散文協會授予的優秀散文獎。
小說
《穆斯林的葬禮》 | 《補天裂》 | 《未穿的紅嫁衣》 | 《紅塵》 |
《追日者》 | 《秦台夜月》 | 《京韻第一鼓》 | 《魂歸何處》 |
劇本
《紅塵》 | 《海棠衚衕》 | 《秦皇父子》 | 《鵲橋仙》 |
《蒼天聖土》 |
報告文學
《萬家憂樂》 | 《國殤》 | 《民以食為天》 | 《吳冠中》 |
《仰雪詞館主》 |
文集
《霍達文集》 | 《霍達文選》 | 《中國當代作家·霍達系列》 | 《霍達作品精選》 |
《霍達電影劇本選》 | 《萬家憂樂》 | 《天涯倦客——茅盾文學獎女作家散文精品》 | 《霍達報告文學選》 |
詩詞集
《撫劍堂詩詞集》 |
是回族作家,但創作題材範圍卻未局限於本民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擷取,表現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作品結構宏大、視野開闊、激情充沛。在她的字裡行間,流露著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極為少見的俠義色彩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被生活中令人痛心的個案激發,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后落筆成文。由點到面,以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反映關乎國計民生、民族命運的令人警醒的社會問題。作者傾情投入,文筆犀利,呼籲強烈,富有震撼力。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來塑造血肉豐滿的人物,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樑。
獲獎時間 | 作品 | 獎項 |
1990年 | 《穆斯林的葬禮》 | 獲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學獎、北京市新中國成立40周年優秀文學獎 |
1991年 | 《穆斯林的葬禮》 | 茅盾文學獎 |
1988年 | 《紅塵》 | 獲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
2004年 | 《紅塵》 | 獲第二屆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 |
1988年 | 《萬家憂樂》 | 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
1992年 | 《萬家憂樂》 | 獲全國保護消費者杯個人最高獎 |
2001年 | 《萬家憂樂》 | 獲“3·15”金質獎章 |
1988年 | 《國殤》 | 獲首屆中國潮報告文學獎 |
1980年 | 《鵲橋仙》 | 獲首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 |
1982年 | 《我不是獵人》 | 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少年兒童讀物獎 |
1986年 | 《保姆》 | 獲《萌芽》創作獎 |
1990年 | 《龍駒》 | 獲新中國成立四十周年全國優秀電影劇本獎 |
1997年 | 《義冢豐碑》 | 獲香港回歸徵文全國一等獎 |
1997年 | 《煙雨文武廟》 | 獲香港回歸徵文全國一等獎 |
2007年 | 《為了那片蒼天聖土》 | 獲全國政協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優秀徵文獎 |
1992年 | 獲全國保護消費者杯個人最高獎。 | |
2010年 | 獲上海世博會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主題活動組委會授予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卓越成就獎。 |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港澳百科全書》編委、開羅國際電影節評委。
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1988年3月當選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3年3月當選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委員。
1998年3月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2003年3月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8年3月當選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2013年3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冰心:她著一身家常便服,隨性、樸實、爽朗。說話時,整個人都會變得抑揚頓挫:時而低眉斂目,柔聲細語;時而一板一眼,繪聲繪色;說到不平處,橫眉怒目,聲音也高了八度,彷彿隨時會拍案而起。
冰心:一位有著充沛激情和正義感的女作家——這就是我對霍達的第一印象。
青年文摘:霍達是一個善良、有責任感的女性作家,寫作手法嫻熟,布局謀篇老道,委實值得稱道。
2011年,在談及作家定位時,霍達曾自評說自己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她給自己的定位是: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
《光明日報》:勤奮執著,能吃苦;態度嚴謹,一絲不苟;有節操,有傲骨;心思縝密,慮事周全,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