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鼎
羅思鼎
徠文化大革命期間,有兩個廣為人知的御用寫作班子。一個是北大清華寫作組,化名“梁效”,另外一個是上海市委寫作組,常用化名“羅思鼎”(諧音“螺絲釘”,取義於雷鋒名言“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在那個年代,梁效、羅思鼎們的大塊文章登在“兩報一刊”上,到處被轉載、印發和學習。
另有丁學雷、宮效聞、石侖、康立、翟青、齊永紅、石一歌、史鋒、史尚輝、曹思峰、梁凌益、戚承樓、靳戈、方岩梁(諧音“放眼量”)、金風、方耘、常峰等80多個筆名(各個寫作小組又有自己常用的固定筆名,如文藝組的丁學雷、方澤生、石—歌、任犢)。最重頭的文章也使用上海市委寫作組或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大批判組的名義。因為開始辦公地點在李鴻章之子李經邁私家歐式住宅的丁香花園(長寧區華山路),所以又叫“丁香花園寫作班”,后遷至徐匯區康平路89號。
徠正式組建於1971年7月,迄於1976年10月(據朱永嘉回憶,該寫作組最初萌芽時間在1960年代中期中蘇論戰時,是復旦大學七名年輕教師相約共用的筆名)。是一個編入政府系列、形似鬆散龐大而結構緊密的行政管理系統,利用“分層控制、多方插手”方法運作,直屬張春橋、姚文元(徐景賢代管)。兩人給寫作組的批示、書信、電話多至360次以上。朱永嘉、王知常、肖木是該寫作組的主要負責人;下分歷史組、文學組、經濟組、哲學組等,又下轄有若干外圍小組(如“石一歌”和各種教材編寫組);外圍小組人員編製仍在原單位,經費由所在單位擔負、籌措、撥付,分合自如,高度集中。在北京設有聯絡處。由於當時無宣傳部的設置,寫作組實際上兼有宣傳部的管理職能。
“文革”中鋪天蓋地的大字報
該寫作組活動的歷史最長,參與配合的運動最多;寫作文體多樣,有政論、史論、雜文、小說、教材等,產量最高;組織分工細緻周密,作者隊伍龐大,直接掌握的刊物最多,可以獨立新形成協同作戰、輪番衝擊能力,聲勢上超過其他御用寫作班子;形成“北有梁效、南有羅思鼎”的格局。另外還擔任了搜集、編印中央、地方黨政負責人材料和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情報的工作,僅密報張春橋、姚文元的就有1000多分。以至於其成員私下議論他們“所乾的事,說出去是要殺頭的”(代替了文革初期“游雪濤”的功能)。有人據此論定它除了寫作班子外,還兼有“情報班子、參謀班子”職能。
把持有《學習與批判》、《朝霞》、《自然辯證法》、《教育實踐》等8個刊物和復旦大學、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其成員歷史組以復旦大學教師為班底,別的小組另調有原宣傳部、作家協會、華東師大、上海師院等單位的人。計有陳冀德(文學組組長)、陳孝全(石一歌組長)、胡錫濤、郭紹虞、徐輯熙、章培恆、王紹璽、譚其驤、陳旭麓、王守稼、吳干兌、劉修明、吳歡章、孫光萱、余秋雨、丁志偉、戴厚英、胡萬春、段瑞夏等近50人(加上外圍成員遠遠超過此數)。
1976年10月後,該寫作組成員都受到審查,有些人長期受影響,著述出版不順利,無法評上高級別教授職稱;日後再不願提及這一段傷心史。1977年9月7日國家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清除中小學教材中“四人幫”及其餘黨控制的寫作班子包括羅思鼎(另有梁效、初瀾、江天、池恆等)的言論、文章、形象。
申克鼎《一支推行“四人幫”反革命政治綱領的“炮隊”——評原上海市委寫作組》(《紅旗》雜誌1977年第11期)
陳智超《不能忘記歷史——評<毛澤東晚年過眼詩文錄>》(《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3—4期合刊)
余開偉編《懺悔還是不懺悔》,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