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山鄉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下轄鄉
阜山,古稱大嶺后,嶺城,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境內,是一座山上之城,山中現有景點,清真禪寺、安店老街、陳宅七星村、黃菊公園、舊時郵政局、浙江省高等法院舊址、浙江省稅務局舊址、裕堂別墅、泥王魂、阜山中學、蘆葦灣水庫、大奕平湖、百丈漈瀑布。
清康熙六年
(1667)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青田縣屬溫處道處州府;宣統三年(1911),浙江成立軍政府,阜山當時稱“三內都”歸屬於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
民國初期
廢清代府、廳、州制;民國3年(1914),浙江省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四道,青田縣屬甌海道;民國16年(1927),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民國21年(1932),實行縣政督察制,青田縣先後屬第十一區、第二特區、第九區、第七區、第六區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均駐麗水);民國37年(1948年),青田縣劃歸第五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溫州)。
阜山屬於青田縣隸屬溫州專區。
1949年建阜山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1年改公社,1963年5月,改屬麗水專區1968年11月改麗水地區1983年復改鄉。2002年新政區劃調整,雙垟鄉併入阜山鄉
阜山歷史上是瑞安、青田兩縣區交界地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類洋貨、土特產品、百貨、茶葉等均在此交易,店鋪多達十幾家。抗戰時期,浙江省高等法院、稅務局等省級機關遷到阜山,一批達官貴人、商賈相繼來此避難,安店號稱“小上海”,阜山的知名度達到了鼎盛時期。2012中國最佳鄉村休閑旅遊目的地2020年阜山古鎮-陳宅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阜山古鎮是青田著名的華僑之鄉,1.7萬戶籍人口和1.8萬海外華僑,超過3.5萬人口。
阜山鄉
始建於宋末元初的清真禪寺,為浙南名寺之一,供奉唐代三朝丞相——李泌,人稱白衣丞相,清真禪寺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屬國家AAA級旅遊區,目前正在籌備申請AAAA級旅遊區,在浙南一帶影響深遠。清真禪寺是白衣丞相李泌祖庭。據《青田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宋、元大德年間建配殿夫人宮,明嘉靖八年增建前殿平房,清乾隆年間修下殿,嘉慶年間又擴建女客房,民國十六年建鐘樓。改革開放后,築圍牆、建山門,挖放生池、造花園,規模進一步擴大。
白衣丞相系唐德宗朝宰相李泌的美稱。李泌字長源,京兆人。歷任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要職。常穿白布服,故有白衣丞相美稱。生平尚道、好神仙、精醫術。羽化后,玉帝封其為天下都土地,故民間尊稱為土地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舉辦廟會節著名的二十四拜和他們所供奉的千斤巨燭是廟會的主角,二十四拜每月朔朝拜二次,子孫永不間斷,虔誠可鑒。千斤巨燭長年不滅,蔚為壯觀。廟會節十天時間香客達5萬人次,香客雲集,熱鬧非凡。
2020年獲批“國家森林鄉村”陳宅村是北宋年間開基的千年古村,古名方嶴。始祖陳文發於北宋年間從福建閩候搬遷至此,改稱陳宅村。陳宅村是浙江省文明村,入選2007浙江“美麗鄉村”。村口古木參天,老橋橫卧;村內小橋流水人家,炊煙飛鳥雞鴨;村外北斗映照,七星環拱,可與俞源八卦村媲美斗奇。現存建築20餘幢,均依山而築,臨水而居,屬典型的生態村落。據考證,著名道士葛洪、葉法善在此留下仙跡,國師劉伯溫曾在此生活過,村落設計出自何人之手,正待破解。
陳宅山水有“奇、險、怪、玄”四大特點。“奇”:從劉基故鄉文成南田經陳宅至青田郭林,山尖之處有一條像萬里長城一樣的石龍;“險”:陳宅後山的難關古道;“怪”:樹因橋生,橋因根連的毓秀橋;“玄”:宇宙間亘古之謎的七星墩。
走進陳宅,陳宅會告訴您一切。
安店老街是阜山主要老街這裡曾經是青田至文成、溫州的必經之路,也是通往福建古官道的必經之路。在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一直很繁華,早年安店老街曾經有過108家店鋪,出售布匹、糧食、棉花等,老街沿玉帶溪東南岸,長約300米。沿溪南一側設廊屋店鋪,外側施欄凳(美人靠),店鋪每間面闊2至3米不等,均為二層樓閣木結構建築,重檐雙坡頂。前檐廊作街道,寬約3米多,為卵石墁地。
皇菊公園主要分佈在陳宅、嶴底、朱嶴三個村,集旅遊、觀賞、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綜合皇菊園1200多畝,設置了主題樂園,有年輕人喜歡的愛心拱門、有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等,並修建了觀景台、觀景亭、游步道等,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皇菊主題公園。金秋時節,園內1200多畝梯田中,皇菊綻放,金黃艷麗,連綿花海與古村、古橋、古道、古民居等構成“梯田皇菊”視覺盛宴景觀。
傳說,舊時此地出了個“泥王”,會捏各式各樣的泥人,有騎馬指揮的將軍,也有持槍揮戈的士兵,個個栩栩如生,還能上場殺敵。但在一場仗中因倉促上陣指揮不當而戰敗,“泥王”縱身跳入門枕潭自盡。後來,當地人為了紀念“泥王”,就將他的出生地叫“王母地”;他自盡的那個潭叫“王廢潭”,因“廢”與“費”同音,后改為“王費潭”;而欽差所帶的官兵歇馬的地方,叫做“歇馬崗”,因青田方言中,“崗”與“降”同音,后改為“歇馬降”。
郵政局是阜山民國時期的建築,保存完好,反映了當時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所承載的重要性。
浙江省高等法院、稅務局等省級機關舊址。古街店鋪均系清末民國時期建築,建築形式以木結構穿斗式、鵝卵石砌築山牆的住宅建築為主,另有一部分磚混結構建築,靠老街東面山麓是一批三合院式民宅建築,鵝卵石鋪築弄巷,縱橫交錯,建築布局有序。
位於阜山紅富垟,被譽為“中國世博事業第一人”、當時任中國代表團團長的陳琪舊居——“裕堂別墅”系陳琪、陳瑛於1917年合建,為中西合璧建築風格,建築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為紀念陳琪,並為慶祝上海世博會的召開,青田縣人民政府特將陳琪舊居打造成了世博文化傳承基地,現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陳琪紀念館中,青田縣文化部門全面收集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相關文獻資料,各省獲獎的情況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資料等,設置成40多個宣傳版塊,全方位地展示了巴拿馬賽會的場景,讓參觀的人能從各個方面詳細了解陳琪生平事迹以及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盛況,讓更多的人通過紀念館了解青田,了解世博。
位於阜山周宅,是一座三通四圍的四合院。前築戲台,中是大廳,后是迎龍書院,柱子上,貼著對聯,多有寄厚望於後代子孫能大有作為,光宗耀祖等之意,可謂千秋佳句,膾炙人口。在這裡能見到古祠內的雕刻精美的木雕等和傳統的房屋走廊等,有一種清雅、幽靜之感,也有傳統宗祠的韻味。宗祠內保存著完好的周氏族譜,記載著歷代周氏人。
周氏宗祠始建於宋朝,康熙53年重建,后又經歷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中被燒毀,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等。現已重修周氏宗祠和迎龍書院。
阜山教堂歷經多次翻修和重建,最新的建築重建與2003年,歷時多年完成。最新的教堂可以同時容納1000人-1500人同時參加。
朱嶴殿
朱嶴殿系複式四合院建築。總體布局為三進兩廂,總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一進面闊五間22.6米,進深五柱12.3米;十三架檁,中柱分心三步梁,用五柱,歇山頂。明間置戲台。進“朱大仙娘殿”,面闊五間22.6米,進深五柱8.5米;十一架檁,分心三步梁帶前後雙步梁,歇冊頂。明間上施天花,八角十跳藻井做法、兩側山牆彩繪戲曲人物故事。廂房面闊三間10米,進深三柱6.3米,七架檁,分心三步梁。三進為“南斯天尊佛殿”,比二進高2.5米。面闊五間22.6米,進深五柱8.5米;十一架檁,中柱分心三步梁,帶前後雙步梁,懸山頂。明間上施天花,八角十跳藻井做法,兩山牆彩繪戲曲人物故事。朱嶴殿坐落在阜山朱嶴,坐北朝南,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光緒三十四年(1908)和1998年重修。主祭倪氏仙娘,常年香火旺盛,為村民宗教活動場所。
三進殿懸掛鐵鐘一口,高1.2米,外口徑0.8米,鐘壁銘文“倪氏仙娘,人口平安”、“皇帝萬歲
,風調雨順”,“大清光緒三十四年鑄”等及捐資人姓名,此鍾送聲響約方圓十里。
朱嶴殿坐落在朱嶴,雙洋至王費潭水泥公路從東側穿過,距鄉政府2公里。附近有周國興古民居、汝南舊家等旅遊景點。
--到目前為止已開通的有三條公路通往阜山,一條是青阜線從水南出發的盤山公路,途徑章旦,李山,到達阜山。另一條是走S219省道通過仁庒,小令到達阜山,第三條是走北山至阜山公路途經雙垟直達阜山。
路線一:秋名山之路(青阜線)
一、從青田高灣車站坐車直達阜山,山路彎多,和秋名山類似,但沿路景色優美,(約50分鐘)
具不完全統計,這短短的50分鐘路途要經過四百多個彎道,且彎道多數為180度大彎,也真心難為司機了,新手司機開此路務必要慢。
路線二:開車通過S2019省道到阜山
二、從青田開車經過任庄,小令,到阜山,此條路較為平坦前35分鐘都是在省道上,后25分鐘有點彎路(約1小時)
溫州方向來阜山較近之路
阜山歷來耕讀世風興盛,文化底蘊深厚,是孕育名人的沃土。阜山中學首任校長陳瑛,首屆董事會董事長陳梓芳等都是二十世紀初從阜山走出來、留學海外的青田一代名人。他們眼界開闊,退隱鄉村后深感教育的重要,於是發起創辦阜山中學,並得到了眾鄉賢的響應。他們的遠見卓識,他們的興學舉動,為阜山、為青田以至於為浙南地區培養了一批有用之才,對民族、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沒有這樣的名人和有識之士,八十年前的阜山,不可能誕生中學;沒有當年創辦的阜山中學的直接培養和文化氛圍的潛移默化,阜山也不可能有後來的政界、學界、商界、僑界的許多知名人士。這就是“地靈催人傑,人傑地更靈”的良性循環。這既是阜山的特色,也是阜山人教育意識早期覺醒留給人們的有益啟示。
教育文化
阜山中學是青田中學的前身,創辦於1928年,是被周總理稱為“千古功臣”的張學良將軍的德文老師陳瑛校長,一首創辦起來的。是青田縣一所歷史悠久、影響較深遠的中學。一轉眼,八十個春秋越過指縫。
阜山中學是我縣第一所普通中學,是青田中學的前身,創辦於1928年,是被周總理稱為“千古功臣”的張學良將軍的德文老師陳瑛校長,一手創辦起來的。
“然於學問則恆患不足”,不僅聚中外書籍汗牛充棟,更憂鄉人無學無才之患,乃效法張將軍辦學,倡導教育,於1928年首捐一萬銀元,並以其威望聚鄉鄰三十餘人之財力,創立了阜山鄉村師範學校,后改名阜山中學,被舉為首任校長。當時的浙南,只有地專級寥寥幾所中學和師範,縣級幾乎沒有正規中等學校,貧瘠窮困的青田更不例外。但阜山這個山鄉卻大大例外了,兀然辦起了中學,開了青田辦中學的先河,開了浙南民間辦中等學校的先河,浙南溫、麗兩地學子紛紛前來就學。
抗戰結束,避難人員離去,又因青田先後辦起簡師和石門中學,生源銳減。加上國共和談破裂,內戰又起,學校瀕臨新危機,被迫於1948年初遷到縣城,1950年併入新辦不久的青田中學。
2021年4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