鯒
漢語常用字
鯒,是一個漢語常用字,讀音為yǒng,該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起初基本含義為魚的一類,身體長形,無鰾,肉可食;繼而引申含義為鯒魚。
鯒 yǒng 字從魚從甬。“甬”意為“埋藏”、“埋沒”、“封閉”。“魚”和“甬”聯合起來表示“習慣把自身埋沒在海底泥沙中的魚”。本義:棲息於海底泥沙中的魚。
背鰭Ⅹ-13;臀鰭13;胸鰭18~20;腹鰭Ⅰ-5;尾鰭21。側線鱗 。鰓耙5+13。
體長為體高8.6~11.7倍;為體高5.1~5.6倍;為頭長3~3.5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4.8倍。頭長為吻長3.6~4.2倍;為眼徑6.5~8.4倍;為眼間隔5.3~13.1倍;為眼後頭長2.2倍;為上頜長4.7倍;為尾柄長5.3倍;為尾柄高8.4倍;為背鰭第三鰭棘3.4倍、第四鰭棘3.2倍、第五鰭棘3.8倍、倒數第二鰭棘16.8倍、第一鰭條2.8倍;為臀鰭最長鰭條4倍;為胸鰭長2.3倍、基底寬8.4倍;為腹鰭長1.8倍、鰭棘6倍;為尾鰭長1.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5~1.6倍。
體長一般為200~300毫米,大者可達500毫米,重1~1.5千克。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狹小,背緣斜直,腹緣平直;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底處體最高,軀幹短,尾長約為軀幹長2.2倍;尾柄稍短,尾柄長約為尾柄高1.5~1.6倍。頭長大,平扁,前部狹圓,後部寬大,頭背緣低斜,腹緣低平。吻扁圓,較長大,吻長略短於眼徑2倍。鼻孔2個,圓形,靠近,前鼻孔距眼近於距吻端,后鼻孔位於眼稍前。眼略小,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鰓蓋后緣約為距吻端2倍。眼間隔略寬平,約等於或大於眼徑。口中大,端位,口裂低斜,口裂長約為頭長0.2倍。下頜長於上頜。上頜骨部分外露,伸達瞳孔前緣下方。上下唇薄,口角唇肥厚。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絨毛狀牙群,左右犁骨牙群連成橫月形。舌寬薄,遊離,前端圓截形。鰓孔寬大,前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第四鰓弓后具1裂孔。鰓蓋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鰓耙細長。假鰓發達。
鼻棱低平,無棘。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無第五眶下骨。眶前骨長大,下部分為3葉,無棘;外側具4~5條輻射狀棱。第一眶下骨短小;第二眶下骨長大,伸達前鰓蓋骨前緣,眶下棱具3棘,前2棘常消失,下方具1棱,無棘;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具眶下感覺管。中篩棱2條,短小低平,靠近,位於前頜骨突後端。側篩骨光滑,具1眼前棘,三角形。額骨光滑,眶上棱低平,無眼上棘和眼后棘;有鼓棘;眼間具額棱1對,始於眶上棱中部,向內斜,後端與頂棱相連,無額棘。頂骨光滑,頂棱低平,前方和中間具數條輻射狀細棱,前後各具1棘,低平,左右棱間具1縱棱,低平。眼后至側線前端具1蝶耳棱,短小,後端具1鈍棘;翼耳棱細長,具1低棘;后顳顬棱短小,不明顯;肩胛棘低平。前鰓蓋骨具2棘,下棘較大,下緣前端無1向前棘。鰓蓋骨具1細棱,棘不明顯。間鰓蓋骨和下鰓蓋骨無棘。胸鰭基部上方具1肱棘。眼間隔凹入,眼后無凹窪。前鼻孔后緣具1皮瓣,后鼻孔具1皮質短管;虹膜常具2個圓葉形向上突起;間鰓蓋骨具1三角形皮突。
鱗小,櫛鱗,覆瓦狀排列。頭部具鱗,吻部及頭部腹側無鱗,喉胸部及腹部鱗細小。各鰭均無鱗。側線斜直,上側位,伸達尾鰭基底,前方1~3側線鱗各具1小棘,其餘側線鱗無棘。
背鰭2個,間距約等於眼徑1/2;第一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膜後端稍後上方,較短,第二背鰭長約為第一背鰭2倍,鰭條後端不伸達尾鰭基底;第一鰭棘微小,遊離;第二鰭棘短小,遊離,略長於第一鰭棘;第三和第四鰭棘最長,約為眼徑3倍,向後漸短小;最後鰭棘位於第二背鰭稍前,微小,遊離;倒數第二鰭棘短小,略長於第二鰭棘;第一和第二鰭條最長,略長於最長鰭棘。臀鰭起點位於第二背鰭前端下方,鰭長略長於第二背鰭,無鰭棘,鰭條短於背鰭鰭條,鰭條後端不伸達尾鰭基底。胸鰭短圓,低位,伸達第一背鰭第五至第六鰭棘下方,具2不分枝、13分枝、3不分枝鰭條,下方無遊離鰭條。腹鰭長大,亞胸位,左右遠離,鰭棘長約為第一鰭條1/2,內側鰭條較長,第四鰭條最長,伸越臀鰭起點。尾鰭圓截形,鰭長約為體高1.5倍。
體腔中大,腹膜白色。胃囊狀,壁厚。腸約等於體長,盤曲2次。幽門盲囊細長,8個。無鰾。
體黃褐色,具斑點和斑紋。頭、體散布很多斑點。體側在背鰭第一至第二鰭棘、第五至第七鰭棘、第八至第九鰭棘、第二至第四鰭條、第七至第八鰭條、第九至第十一鰭條、第十一至第十三鰭條等處下方以及尾柄背側各具1褐色橫紋。鰭淺黃色,第一和第二背鰭、胸鰭和腹鰭均具點列橫紋。尾鰭上部具4~5橫紋,下部有4條黑色縱紋。臀鰭無斑紋。
初孵仔魚全長2.38~2.48毫米,肌節12+16=28,頭部緊貼卵黃囊,吻端與卵黃囊平行,背鰭褶較窄,卵黃囊呈卵圓形,油球位於卵黃囊后緣,肛門前具鰭褶,視囊無色。全長3.57~3.70毫米仔魚,口部形成,肌節11+17=28,吻端突出,山裂下位,下頜較短,視囊有少量黑色素細胞、晶體黑色,體上色素細胞分枝增大,尾部中間有1個黃、黑色素重疊的色素叢。全長3.72~3.87毫米,鰾泡形成,肌節9+18=27,頭部增高,上、下頜等長,聽囊與眼徑幾相等,腸管形成一個彎曲,胸鰭芽發達,其上半部出現少量紺條狀黑色素。
全長3.92毫米的後期仔魚,卵黃囊消失,肌節10+17=27,鰾泡明顯,胸鰭大於眼徑,自吻端至聽囊下繚之後有一列黑色素,胸鰭上半部黃、黑色素增多。全長7.64毫米稚魚,背、臀和尾鰭鰭條出現,顱頂、鰓蓋骨和眶上骨具小棘,頭頂略平扁,肛門前腹面變平,尾鰭褶增大,末端呈楔形。全長23.0毫米稚魚,體寬扁,向後漸細小,頭部扁平,眼上側位,頭部小棘壯銳、后傾,各鰭分節數與成魚相同,胸鰭大,腹鰭可達肛門之後,尾近截形,側線形成、中側位,鱗片發育不全。
鯒為暖水性近海底層魚類,喜棲息於沿岸沙質海底,水深約50米以內的底層,但常可見於河口域,稚魚甚至可生活於河川下游。
鯒游泳緩慢般不集成大群,有短距離洄遊習性。在中國東、黃海秋季水溫開始下降后,黃海北部魚群南下,10~11月達山東榮城、石島外海,12月達北緯36°以南濟州島西北、水深60~80米海區,底層水溫6~13℃,鹽度32~33.5‰。越冬時魚群呈分散、潛伏海底。每年3月由越冬場逐漸向近岸水域。一支向西到達江蘇呂四和海州灣外海至山東半島南岸移動。一支向東遊向朝鮮西南岸。主群則向北洄遊,4月上、中旬到達黃海北部沿岸海區,並於4月下旬進入渤海,分佈於沿岸淺水區。產卵期間集樣性強。產卵各魚群分散索餌,索餌期為7~10月。
體平扁,常半埋沙中,露出背鰭鰭棘,以誘餌並禦敵害。肉食性,食性廣,攝食種類達30餘種。主要攝食甲殼類中的蝦蛄、對蝦鼓蝦、脊腹褐蝦、太平洋磷蝦和蟹類等,魚類有鰻、多鱗鱔、小鱗籃、叫姑魚、黃鯽、蝦虎魚和天竺鯛等。此外還攝食頭足類和貝類。
海域範圍:分佈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海域,由紅海及東非到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與韓國,南至澳洲北部。在中國沿海均有分佈。
國家地區:中國、澳大利亞(北領地)、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越南。 鯒分布圖
產卵場分佈廣泛,水深5~20米,適溫範圍為14~21℃,鹽度為28.27~31.27‰。生殖期5~6月。個體絕對繁殖力為894~1318千粒,R/L(卵數:體長)波動於303~260.9粒/毫米,R/W(卵數:體重)波動於390~1551粒/克,有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趨勢。性成熟係數變化,4月平均為105.9‰,5月上旬為120.2‰,5月中旬為180.5‰,5月下句為108.7‰,6月為92.7‰。春季產卵群體雌魚多於雄魚,性比為3:2;秋季接近1:1。
隨體長的增長,雌魚個體增多,雄魚減少。受精卵孵化水溫19℃,約24小時,發育全程大約需48小時。卵呈球形,卵徑0.9~1.2毫米,浮性具1油球,淡黃色,球徑0.22~0.24毫米。卵膜薄而光滑,卵黃均勻,不呈龜裂狀,卵黃周隙小,卵子屬盤狀分割類型,胚體繞卵黃囊4/5時已接近孵化,黃色素自吻端至最後肌節處都有分佈,以視囊后緣和吻端呈兩個較顯著黃色素叢。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手釣、圍網、底拖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該種魚體型較大,魚市場較常見。其肉質細緻味美,是不錯的食用魚,油煎、清蒸或煮清湯。日本已有商業性的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