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7條詞條名為王宏的結果 展開

王宏

天津地調中心研究員

王宏,男,漢族,1948年7月出生,河北樂亭人,中共黨員,現任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海岸帶與第四紀地質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王宏,男,漢族,1948年7月出生,河北樂亭人,中共黨員,現任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海岸帶與第四紀地質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習經歷


1971~1975年,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今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本科
1980~1995年,(兩次)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碩士、博士學位

主要工作經歷


1975~今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

研究方向


渤海灣和環渤海海岸帶近現代地質環境變化所涉及的海陸變遷、海面升降、地層演化等重大地質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進行地質學、地貌學、同位素地層學、新構造活動與年代學等多學科的研究。

國際合作


先後與斯通尼布魯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美國地調局海岸帶中心、德國下薩克森州地調所、德國萊布尼茲應用地學研究所、奧爾登堡大學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等開展了泥質海岸帶大比例尺區調、210Pb和137Cs測年、硅藻與有孔蟲、牡蠣礁古環境重建等多項合作研究。

項目及獲獎情況


先後承擔了國土資源大調查、國家海洋局“908”專項及地方委託的近20個項目或研究課題。近10年來,撰寫或組織提交了各類研究報告20餘份,王宏及其科研團隊共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

榮譽稱號


先後被授予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科協優秀科技工作者、部級科技管理先進工作者、“十五”科技先進工作者、天津市勞動模範及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2010年4月,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帶領的科研團隊被天津市總工會和全國總工會先後授予“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人才培養


培養了10餘名碩士、博士,包括地層古生物(有孔蟲、硅藻)、現代沉積物測年(210Pb和137Cs示蹤)、沉積學、同位素地層學的專門人才,其中牡蠣礁研究已躋身國際一流行列。
在與德國、美國、葡萄牙等開展海岸帶地學合作研究中,主動為中青年科研人員創造條件,鼓勵他們直接參加國際交流。近年來,他所在的科研團隊的年輕人先後有11人次、累計11個月在國外從事實驗研究、參加國際會議;按計劃,今年還將有4人次、近5個月在國外開展合作研究。

事迹簡介


1980-1990年代,王宏兩次被選派到比利時留學,先後獲得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在近八年的留學生活中,他抱著更多地掌握先進科技知識、日後報效祖國的願望,刻苦學習,克服了許多困難。初到國外時,班裡十幾個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中國人。由於以前學的是俄語,而老師均用英語授課,剛開始連課程表都看不懂,上課全神貫注也只能聽懂個別單詞。每天下課後,都要借同學的筆記重新學習。第一學年的期末考試,十門課中有四門需要補考。為了儘快提高英語水平,王宏報名參加了英語培訓班。那一陣子,他利用下課後的時間向同學請教,每天晚上再學三、四個小時英語。儘管勞累,但英語水平漸漸提高了。解決了語言障礙后,他紮實的地質業務功底開始顯露。他的碩士論文野外研究地點之一是比-法邊境的一處采土場。白天騎自行車去野外,夜裡借宿當地小村子的圖書館,只有行軍床、幾條毯子和一把燒開水的壺相伴。在這種較為艱苦的條件下,他仍然堅持做好野外工作。兩次留學的經歷,不僅讓他學到了先進的地質科學知識理論,也培養鍛煉了他野外生存、戰勝困難的意志和勇氣。
1995年年初第二次回國時,正值國家地質事業的困難時期,科研經費極為緊張,天津地調中心各方面狀況正處於低谷,作為“一老一新”特色之一的第四紀研究,處於極為困難的階段。王宏在回國前自費花300美元購置了一套人工取樣鑽,回國后,最初的兩年間僅靠3萬元留學回國人員啟動經費和2萬元地質科研匹配經費,開始“創業”。當時辦公費極少,甚至要靠自己花錢購置必要的文具。他就是在這種困難條件下,團結同事,慢慢打開局面,為數年後海岸帶與第四紀地質研究的繁榮發展打下了基礎。
在野外的日子裡,他們曾經有一天連續打7個6m全取心孔的記錄,在泥濘陷腳的泥質潮灘上跋涉3-4千米、直至漲潮水齊腰進行水準測量。特別是2005年開始海上調查后,遇到的危險更多。因為調查區包括靠近岸邊的潮間帶,不能租用大船,而只能使用10餘米長的小木船,因此,從近岸處到離岸30?40千米的淺海區,遇到5-6級風浪,是常有的事。一次在馬棚口離岸20千米處調查時,波浪越來越高、還下起小雨。他們緊急收回儀器,準備返航。當時,若返回停泊處(南疆港30萬噸油碼頭)有30-40千米、即便獨流減河口也有10餘千米,長達3-4小時的回航時間,危險很大;緊急中,決定依靠GPS定位、去船老大從未到過的南側歧口漁港。另一次,白天在大口河海區從南向北繞過離岸20餘千米的黃驊港突堤,到老狼坨子海區打鑽,夜裡10點多漆黑的海面上,完全憑藉白天記下的GPS坐標,從北向南繞過突堤,然後夜泊離岸20千米的海面。還一次,年輕人的工程船夜裡10點多失去動力、又遇到大風,偏偏王宏留在港內因退潮而無法前去救援,那種內心被啃噬的焦慮,非外人所能體會。直到次日凌晨1時,當救援船靠近岸外10餘千米處的工程船,見到大家時,王宏才放下心來。艱苦環境的磨練,反而增強了他的工作信心和勇氣。
多年來,王宏和他的科研團隊堅持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和注重創新,逐漸完善了以查明海岸帶近現代地質環境變化為主要目標,包括人工淺層全取心鑽探、水準測量、淺剖儀-測深儀-旁測聲吶調查、底質取樣等在內的渤海灣泥質海岸帶野外工作方法。在天津地質調查中心首先承擔了海岸帶大比例尺區調、在渤海灣開展了AMS 14C測年及14C數據的系統校正、建立了環渤海14C資料庫、開展了渤海灣210Pb和137Cs示蹤與現代沉積速率調查,開展了牡蠣礁的穩定同位素(18O, 13C和87Sr)研究,深化了晚更新世以來陸域地層研究(發現了全新世以來8次、晚更新世以來3次海水影響增強事件)、首次開始了渤海灣西側潮間帶?淺海區全新世地層結構研究(劃分為5個沉積單元),培養了自己的有孔蟲、硅藻、軟體動物和孢粉鑒定人員(分別研究了渤海灣西部潮間帶?淺海區現生有孔蟲、硅藻和軟體動物群,以及它們重建古環境的作用)。在天津地調中心建立了從事海岸帶地質調查與研究的團隊,確立了中國地質調查局“泥質海岸帶近現代地質環境變化研究與趨勢預測”方向,並使之成為國土資源大調查的一個活躍分支。
地質事業不但是人類探索自然的需要,更是在新形勢下服務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肩負著保障國家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光榮使命。近年來,在完成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任務的同時,王宏及其團隊還積極主動地為社會需求、經濟發展服務,先後承擔了國家海洋“908”專項中的天津市沿海地區?潮間帶?淺海區調查、海島調查及潮間帶後備土地資源評價、黃驊港及周邊地區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天津濱海新區南港圍海造陸區地質環境評價、天津港應對海面上升及極端增水的對策研究、天津海區活牡蠣礁調查、天津海區人工漁礁選址、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新劃界地質勘查等10餘項地方委託項目,逐步開創了泥質海岸帶公益性地質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良好局面。為查明渤海灣西岸海岸帶地質環境現狀、評價圍海造陸和沿海平原的地質條件、防止風暴潮災害及天津濱海新區(及天津港、黃驊港)防潮堤高度評估、海區工程建設穩定性、開發漁業資源、提高決策者和公眾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意識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王宏在地質科學研究中注重國際合作,先後與斯通尼布魯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美國地調局海岸帶中心、德國下薩克森州地調所、德國萊布尼茲應用地學研究所、奧爾登堡大學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等開展了泥質海岸帶大比例尺區調、210Pb和137Cs測年、硅藻與有孔蟲、牡蠣礁古環境重建等多項合作研究。
王宏注重對新生力量的培養,努力把年輕人推向第一線。注重為同事和學生們創造儘可能好的條件和環境,對年輕人給予熱心扶持和悉心指導,從而使整個團隊成為了一個團結的、確立了較高目標的、能打硬仗的科研群體。
多年來,王宏尊重同事和學生、尊重他人的發現,團結大家一道工作、共同進步;同時,將自己的學識毫無保留地與同事和年輕學生們分享。尊崇科學研究道德修養,充分尊重他人的勞動與成果,為同事和學生們提供機會,在共同署名發表論文時,從不利用自己的身份,而是儘可能讓別人在前面。作為博士研究生導師,他培養了10餘名碩士、博士,包括地層古生物(有孔蟲、硅藻)、現代沉積物測年(210Pb和137Cs示蹤)、沉積學、同位素地層學的專門人才,其中牡蠣礁研究已躋身國際一流行列。在與德國、美國、葡萄牙等開展海岸帶地學合作研究中,主動為中青年科研人員創造條件,鼓勵他們直接參加國際交流。近年來,他所在的科研團隊的年輕人先後有11人次、累計11個月在國外從事實驗研究、參加國際會議;按計劃,今年還將有4人次、近5個月在國外開展合作研究。
在中國18,000千米的大陸岸線中,泥質海岸帶約佔五分之一。泥質海岸帶是中國三大都會圈—珠三角?廣州都會圈、長三角?上海都會圈和京津都會圈的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的所在地,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與砂質、岩質海岸帶相比,該類海岸帶的地質、生態環境更為脆弱,無論自然因素本身的改變抑或人類活動的干擾,均可產生明顯的影響。包括天津中心城區及濱海新區在內的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經濟區帶環境地質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海岸帶地質問題。王宏所從事的泥質海岸帶地質環境調查,關係到這一重要區帶的地質環境安全、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將此作為國家發展的長遠戰略。國土資源部也將“全球變化的地質記錄”作為一項新的重要任務。這一新的形勢,使他更加意識到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意義。今後,王宏決心繼續堅持一線,和整個團隊一起,銘記使命,開拓創新,為中國地質調查與科研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