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恐懼症
對人恐懼症
害怕與別人對視,或自認為眼睛的餘光在窺視別人,因而惶恐不安者,稱對人恐怖症或稱對人恐懼症。本病以迴避對物體、情境或活動的恐懼為特徵;患者明知這種恐怖不合理或是過分的,但又不能控制。臨床表現特殊,因而診斷不難。
對人恐怖症屬於社交恐怖症的一種。
對人恐怖症因臨床表現特殊,因而診斷不難。有人認為這個病名容易被誤解為對具體的人感到恐怖,像對某種動物恐怖一樣,應當理解為懼怕“有人的處境”,最好叫做“社會處境怖”。實際上,仔細研究病人的具體表現和內心體驗,其恐懼目標還是人而不是處境。
焦慮可無特殊的對象或對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某種意外的擔心,但無明顯的恐懼和迴避行為。廣場恐怖症可與驚恐發作同時存在;如果繼發於對驚恐發作的擔心,而不敢外出,則應診斷為驚恐發作伴發廣場恐怖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neurosis,縮寫OCD)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症。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徵,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剋制的反覆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病程遷延者可以儀式性動作為主要表現,雖精神痛苦顯著緩解,但其社會功能已嚴重受損。國外報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0.05~1%,占精神科病人總數的0.1~2%。國內流行學調查的本症時點患病率為0.3‰。通常於青壯年期起病,性別分佈上無顯著性差別。
強迫癥狀源於患者內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並非對外界事物的恐懼,常有強迫動作,而少有迴避行為。
精神分裂症,屬於重型精神病,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病因未明,多青壯年發病,隱匿起病,臨床上表現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及精神活動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精神科疾病,是一種持續、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主要影響的心智功能包含思考及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能力,並進而影響行為及情感。
在我們所見到的恐人症病人中,發病年齡最小l3歲,最大25歲。90%在l3—19歲之間。初次求醫年齡最小16歲,最大32歲,平均為20歲。由發病到求治期間要經過5年左右,男女都有。顯然是一種青少年的常見心理病。
恐人症病人大多性格孤僻,極其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生活作風”方面的評價。在青春期開始自然地出現難以克制的對異性的嚮往和性幻想時,沒有心理準備,認為這是可恥的事,怕被別人覺察出來。但又不敢於向別人詢問以矯正自己的錯誤判斷,感到心中有了“鬼”’而出現輕度恐人癥狀,如心情緊張、臉紅等。如果幼年期有過一些性經歷,這時,這些經歷便自然會浮現出來。由於病人在此年齡期間對性道德沒有成熟的、正確的理解,便不恰當地譴責自己。因此,這些幼年性經歷便成了“不可挽回的可恥罪過”,成了心中的“鬼”,因而加劇了恐人症的病情並使之不斷惡化。我們曾對一些性格較開朗的青年軀體病人和正常人進行了同樣的調查,其中有25%的病人承認幼年期也有過類似的性經歷,在當時也曾感到好奇和有趣,但印象多不深刻,他們在回憶這些兒童無知的性遊戲時,不覺得有什麼重大意義,更不加自我譴責。
另外,在我們研究性變態的過程中,病人幾乎都可回憶起幼年的性經歷(見性變態的治療一章),但在他們首次出現變態性行為以前,這些經歷已經完全被忘卻。在心理治療以前也從來沒
有在意識上浮現過,更沒有自我譴責。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說,某些性格靦腆的少年,當青春期開始出現成年的性慾望和性幻想時,不能正確理解j不恰當地壓制並用不完全理解的性道德來自我譴責時,出現羞恥反應(如臉紅,怕見人等)。對幼年性經歷的不恰當譴責加尉心理衝突,進入惡性循環狀態。我認為這就是恐人症的發病心理機制。
剛到青春期的少年對初出現的成年性慾望和性幻想.有羞恥感,徐了個性特點的因素外;顯然和社會文化環境有密切關係。一些日本學者認為羞恥心是引起恐人症的社會心理基礎。日本社會是特別重視羞恥心的,所以,具有對視恐怖和敏感性關係妄想症的嚴重恐人症為日本國所特有(木村駿:日本人④對人恐怖,1982,186頁)。但是,應當認識到,重視羞恥心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特徵之一.在中國文化傳統“禮義廉恥”中,知恥是重要部分。到目前為止,對於剛達青春期的男女少年,當眾揭穿他,(她)們內心隱藏的性愛秘密和性幻想,仍然是使人臉紅,害羞的事,尤其對那些受到某種程度的禁慾教育,性格靦腆而又自我要求“作風正派”的少年.在西方,即使在上個世紀性解觸思潮興起以前,青少年對異性同齡產生了性愛感情和性幻想,大多可和別人談出並不引以為恥,現代西方更是如此.從許多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東西方社會的這種差異.這可能是在中國當前恐人症還較多見的原因之一。
可有短暫的恐怖癥狀,但有其他精神癥狀同時存在,可資鑒別。
恐人症的癥狀較為複雜,除了見人表情不自然或感到臉紅外,還有對視恐怖、敏感性關係妄想以及表現為強迫意向的衝動,注視異性身體特殊部位如陰部、胸部等,而且癥狀有發展加重趨勢..有的病人在病的。開始就認為別人明出他的表情變化和窘態,對方的眼神已經洞察到他內心裡的想法等等。這時還.只是一種推想,但已不易簡單地被說服。他們根據別人在他面前的一舉一動如皺眉、轉頭等敞出錯誤判斷,認為這些都說明別人對他們的否定評價和蔑視。病人對這些癥狀並沒有完整的自知力,臨床上和原發性妄想難以區別。常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症的“邊緣病例”或精神分裂症的“類神經官能症型”。另一些病人的最初病例就是眼睛“不聽自己指揮”,控制不住地甩餘光看異性陰部,感到難堪,或看到異性即幻想和對方接吻、擁抱甚至性交。而且斷定這些想法已被別人從他們眼裡看出來了。由於出現這些想法而不敢接近人,外表表現為不敢和人交往。這些病人遲早會自己意識到“心理有病了’而主動要求治療。這是和精神分裂症區別的重要標誌。像DSM一Ⅲ一R。中所描述的社交恐怖症病人在中國也可見到,但癥狀較簡單。常只有某個癥狀如在公共廁所解不出小便,在公共食堂不敢用餐等,而且在發病後很長時向內不發展新的癥狀。
1、克服害怕心理:
對人恐懼症主要是由一種“怕”心理引起,如怕見陌生人、怕難為情、怕表現自我等。這種病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形成的。
2、去掉自卑,增強自信:
從心理上去掉自卑感。若帶著消極的心理,常常會使自己不願多說話。另外要增強自信,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自信就是自我接納的程度。一個能完全接納自己的人是非常自信的,反之則自卑。
3、舉止應盡量隨和:
不要過分注意自己的舉止。正常的社交活動,並不帶有什麼神秘的色彩,只不過是社會間人與人的交往與應酬。因此過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談舉止是多餘的,隨和、大方、自然、平時怎麼說、怎麼做,社交中也如此,時間長了,社交就習慣了。
在日常中,我們了解對人恐懼症給患者帶來的交際困擾與麻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長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逐步培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有意識地多接觸周圍的人和事,時間長了社交就習慣了。此時你的人際交往如魚得水,輕鬆自在。如果不幸你患上了對人恐懼症,那麼你也不用害怕,靜神定恐劑幫你安然度過疾病,還你身心健康!
對人恐懼症又稱為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在心理學上被診斷為社交焦慮失協症
在克服社交恐懼心理時,你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一些良好的觀念,這是成功的第一步:
一、接納自我樹立自信
很多社交恐懼症患者,就是因為悅納不了自己、對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變首先就得在心裡接受和悅納自己,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
二、不要過於追求完美
過於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麼看,你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過高的要求自己,要正確的認識自己,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
三、別在意自己的形象
緊張總是伴隨著一系列的身體上的不適,根據強化理論,如果緊張時我們太在意自己的身體某些部位的緊張反應,就相當於在強化自己的緊張行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反應,形象時,由於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四、勇敢地去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醜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並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逃避一輩子的,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是必須與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去面對。
社交恐懼症並不可怕,總結一下就是多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多加強自信心,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別太注意自己的表現與情緒,與人交流時順其自然,不要老是擔心對方怎麼看你!
宜採用藥物治療控制焦慮或驚恐發作,然後來用行為療法消除其迴避行為。
控制緊張、焦慮或驚恐發作,可選用丙咪嗪或阿普唑侖。
大學生,男,20歲
我的癥狀是從高三開始的。調座位時,坐我後面的男同學說:“真討厭。”
因為他是我們班的大紅人,所以我非常在乎。之後我就老是琢磨他為什麼要說我討厭。我想找他談談,又怕他不理我,所以就沒去找他。
和好朋友在一起時,也會止不住地擔心會不會討厭我。高中生活變得十分痛苦。
高中畢業后,連路上行人的目光我都覺得很兇猛。開始害怕起陌生人的目光了。我想是不是得了“對人恐懼症”?就去神經科看,但沒有效果。吃市面出售的中藥也沒有效果。
失學兩年,後來考上了志望大學。但癥狀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我和父母親說我已經受不了了,於是就住進了濱松醫科大學的醫院。
絕對卧床期間和住院以前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癥狀,我現在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不再逃避了。不管能否治好,首先要將森田療法變成自己的東西,否則也許本來可以治好的也治不好了。
絕對卧床結束了,開始學習森田理論,知道了強迫觀念的癥結所在,而且做好了解開癥結的心理準備。有了心理準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行動了,也就是要求的“目的本位地行動。
我也從其他患者身上和他們的行動中學到了很多。出院后我要再接再厲,努力實現自我。而且要好好學習哲學,將來做個學者。你有神經質的長處你幹得不錯。可你剛住院時,根本看不出是對人恐懼症。態度蠻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你很在意別人對你的言行和目光,可是你心裡想的和你給別人留的印象卻不一樣。如果你自己不說身體不舒服,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你從很遠的地方來這裡,你內心一定很苦惱吧?
從你的外表看不出是神經質,一交往卻發覺你有神經質的長處。不自由散漫,做事有條不紊的。如果想一想,大部分人都這樣。別人以為你只不過是煩惱而已,因煩惱而住院本身就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
你自尊心強,不服輸。如果沒有病,你還是不會輸給別人的,你有這種想法吧?把一切都歸咎於病症,這恰恰就是你的弱點。
你所說的事,誰都會遇到。朋友是否討厭我?實際上是指暗地裡相互講壞話。我以前也遇到過。我做實習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當班,在X光室學習時,聽到隔壁護士室在議論我。護士長和小護士兩個人說“怎麼能讓那個年輕醫生值班”。她們在講我的壞話。我聽到了,不過也沒辦法。那個小護士卻隨聲附和,我很不高興。護士長這樣說也就算了,小護士也跟著說,所以我很在意。這不,直到現在還記得呢。
有人要說了,現在已沒有人說你壞話了。不,現在也有。教授總是被人評頭論足的。當面議論我,我會生氣。背後議論,有時也會得到表揚,所以我也很滿足。如果背後說我壞話被我聽到了,那另當別論。可能我還不了解對方。
你說調座位時,班裡的紅人說“真討厭”,你馬上就與你自己聯繫在一起。與其說是別人在說你,不如說是你自己在說自己。有顧忌是好事硬把壞話往自己身上攬,這反映了一種心理。傲慢的人,即使別人說他“真討厭”,他也不會認為是在說自己,而是以為在說旁邊的人。如果被人說“真臭”,體臭恐懼症患者因沒有自信,所以就想“是不是我的體臭又給大家添麻煩了”,而且因此煩惱起來。“我每天都換內衣,是不是其他地方有異味有自信的人即使有人說他臭,他也不以為然,他才不會去考慮自己的體臭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呢。或許會以為是男子漢的味道。如果這樣可就麻煩了。
人際關係需要互相注意,要有顧忌地相處,這樣才能掌握好平衡。傲慢、過於自信的人會莫名其妙地招人嫌。所以有所顧忌是好事。
你想當哲學家。哲學家中你喜歡誰?尼采說過:“人生若有目標,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夜與霧》的作者弗蘭克路的分析理論繼承了尼採的思想,如果人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會感到不安。
洛杉磯有個自殺預防中心。丘納德曼所長的研究結果表明自殺的人中富人比窮人多。也許有人認為窮人很苦,所以自殺的人多。而實際上,即使富裕,也無法預防自殺,有錢未必就能幸福。
如果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即使窮人也不想匆匆去死。如果沒有人生目標,即使是富人,也會因無所事事而想死。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的神經症患者多得出乎意料。重要的是要有具體的目標。
人類愚蠢的習性
哲學家也有多種。希臘斯多葛哲學派研究的最終結果是選擇自殺。我認為這樣的哲學未必是好哲學。
塞乃卡說“自殺是人的特權”。“只有人會自殺,連神都不會。”自殺的人是自己縮短生命,那是他的特權,誰都無權指責。正是思想導致塞乃卡最後服毒自殺。
塞乃卡的希臘哲學現在是否還行得通?回答是行不通!用哲學和宗教去論證自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自殺必須用心理學和科學去論證。必須幫助想自殺的人。在科學上,沒有哪一個人想死。想死的另一面是救救我吧。這不只是來自哲學,心理學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以說自殺是精神醫學或者說是心理學治療的對象。塞乃卡的學說已行不通了。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除了自殺以外還有好多。
例:原子彈也只有人類才能製造。動物、植物、猴子或大象都不會造。因造原子彈,人類就偉大起來了?不是!製造原子彈是人類愚蠢的習性,是缺點。
無論是自殺,還是造原子彈,都是人類的缺點,應該感到內疚。這樣想的話,我認為現代哲學必須是為了能使現代人與時俱進的哲學,能給現代人帶來幸福的哲學。
荒誕無稽、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哲學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發揮建設性的作用。認真思考人生的人都是哲學家。
你的顧忌是好事,希望你朝著你的既定目標去努力。
病人男性,1971年生,研究生畢業,機關職員
1999年3月某日與醫生第1次會見。
主拆十餘年來怕見生人,感到心慌、臉紅,表情不自然,非常苦惱。
回憶發病經過如下:
1985年(14歲)在初中三年級讀書時,和同座位一女生相處較好,內心裡對她有好感,常在一起談天。不久,班內調整座位,那位女生和另一男生排在一個座位上,在他後面。病人和那位男生關係不好。有一次,那位男生向病人借尺子,他回頭遞送時,順便看了他所喜歡的女生一眼。忽然想到那位男生會發現他對那女生“有意思”而聲張出去,引起同學們“起鬨”。這麼一想,感到臉一下子紅了起來,發熱,心跳也加快了,趕快轉回身。過了好長時間才平靜下來。以後發現那位男生在有意地觀察、注意他和那位女生的活動,似乎想發現什麼秘密,感到很緊張。當時,病人在班上擔任報員,經常要站在講台上給大家讀報。以前做這個工作時都很自然,沒有困難。從這次臉紅以後,上台讀報面對同學們時即感到心情緊張。尤其在讀到關於男女關係、流氓犯罪等消息報導時,更是如此。越是緊張,越感到表情不自然,甚至臉紅、出汗。又過了不久,聽到幾個愛打鬧的男生常常喊“調情”、“抓流氓”等,病人推測這些話是影射他,是說給他聽的,認為他們一定是在背後議論他和那位女生“搞對象”了,上課時發現別的同學也在注意他。因此,盡量不再回頭,免得引起別人誤會。平時勞動或開會的時候,也盡量避開那位女生。
高中時期,仍然和該女生在一個班上。病人雖然外表上一切如常,但內心裡一直緊張,逐漸少和別人交往。有一個學期,和另一個性格活潑的女生同座位,對方常用眼盯看他,他感到坐立不安,老怕被別人發現,在男女關係上挑他的毛病。不久,發現老師上課時,也用審視的目光看他,似乎看到了他緊張的表情。有一次老師不點名地說:“我真不知道你腦子裡在想些什麼?”認為老師也在誤解他。整日惶惶不安。他就這樣勉強讀完了高中。
1988年秋考入大學,換了個新環境,情況好了一些。不久,又和一個男同學關係不好,對方常用眼“瞪”他,他覺得受不了。逐漸對別的同學,不論男女,都不敢對視。這種恐懼比臉紅、心慌更為難受,嚴重地妨礙了他和別人的交往。
自從在初中期間初次為“男女關係”感到臉紅以後,和女生面對時就感到心情緊張,表情不自然;又怕對方發現,產生誤解,以為他這個人可能“對男女方面的事想得太多”,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大學期間,聽到別人說“流氓”、“作風不正派”或“小偷”等字眼時,他心裡都緊張,怕被人說成是作風不正派的人。腦子裡老是不能休息,學習感到困難。雖然學習成績還好,但感到被“折磨”得疲憊不堪。
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臉紅、表情尷尬、面部肌肉發僵,有時故意用手捂住半邊臉,在不得不發笑的時候,把臉轉向一邊。大學一年級以後,當他和別人面對面講話時,對方出現一些反應如轉過頭去或輕輕嘆氣,便認為對方一定看出了他的表情不自然、尷尬,以致也感到“彆扭”。從此更羞於見人。以後,懼怕的對象不斷擴大。不論男女、生人或熟人,不論到商店買東西或在街上向人問話,凡是和人接觸、說話時,都感到害怕、緊張、臉紅。所以儘可能少接觸、少說話,以減少讓別人發現他的窘態的機會。
1992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情況無改變。
1994年考上某大學研究生。在輔導學生實習時,盡量少講話,尤其不和學生面對面的講話。參加學術討論時有時也相發言,但怕發言時表情異常會引起人們非議,所以除了不得已時勉強講幾句以外,從來不發言。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兩眼盡量看著牆,不面對聽眾,勉強通過。
1998年(27歲)被分配到某單位工作,認識了一個比他小4歲的女同事,心裡對她有好感,對方也有意接近他。但和這個女同事在一起時,也不敢面對面直看著她講話。有一次偶爾和她對視,對方立即把頭扭過去,便認為對方看出他表情異常,一定會想到心裡在想些不好的事。為此心裡很難過。病人說,他很想戀愛,但擔心女方會從他的表情看出他心裡老想些“壞”事,瞧不起他。
病人在醫生面前表情還自然,只是有些焦慮,迫切希望醫生能治好他的“心病”。—診斷為對人恐怖症。
心理諮詢及指導:
(1)醫生在告訴他病的性質和心理治療要注意的事項
(2)鼓勵起調查詢問,用自己直接調查結果來檢驗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說明自己見人恐怖完全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3)指出其恐怖和幼年經歷有關,鼓勵起回憶幼年時性幻想和性經歷。說明其和現在癥狀的關係。指出青春期出現性幻想是正常現象,不應有何顧慮。
(4)指出現在癥狀是幼年心理的再現,說明實際年齡和心理年齡不協調是其發病的原因
醫生在告訴他病的性質和心理治療要注意的事項以後,問他是怎樣斷定別人看出了他表情不自然的,病人列舉了別人在他面前作出的種種反應,斷定別人“肯定”看出來了。認為他的病主要是表情異常。醫生沒有和他辯論,鼓勵他大膽向別人調查詢問,用自己直接調查的結果來檢驗他的判斷是否正確。病人起初表示難為情。在醫生的鼓勵督促下,勉強同意。醫生還囑咐他回憶幼年生活經歷,聯繫自己的癥狀,想想有什麼事使他如此害羞以致臉紅,並寫成書面材料。
一周后第二次會見。
病人寫了書面材料,敘述了癥狀的出現和發展的過程及部分生活史。
病人說,上次會見后回去詢問姐姐和姐夫是否看出他的表情不自然並看出他心理在想什麼,他們都不理解病人為什麼提這個問題,因為從來沒有注意到他的表情有什麼特別一場。病人說破,在詢問以前,一位姐姐、姐夫肯定看出他的表情的窘態,而且一定在想他心理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念頭,沒想到他們竟然什麼也沒有注意到。心中半信半疑。又問了兩個一起工作的同事,結果一樣。由於不相信他們講的話是實話,反覆追問他們。其中一個同事說,確實沒有發現他表情如何,只覺得他們以前見到人有些拘束、靦腆,但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病人說,通過調查,相信別人並沒有注意他的表情。幾天來,覺得心理輕鬆了許多,對自己也能容忍了,體驗到數年來沒有過的輕鬆感。
醫生指出,通過初步調查可以相信別人沒有注意到他的表情,證明他的苦惱不是別人或環境造成的,使他臉紅和緊張的原因出自他的內心。請他回憶在初中時轉頭看那位女生後為什麼臉紅、心慌,內心裡在想什麼,有什麼生活經歷使他如此怕羞。
由於病情見輕,病人願意合作。
10天後第三次會見。
病人找醫生囑咐,慢慢地講了他的幼年、少年時期的一些經歷,概括如下:
也是在這個時期,心裡對女同學產生好感。想和她們一起淡天、玩,互贈禮物等。認為那是低級下流的事,沒有什麼意思。有時也想,對女生有好感。所以對女生好感也只是在心裡想,實際上沒有和她們接近過。有時男同學們常起鬨說某男同學和某女同學“搞對象”。他就認為“搞對象”就是指作風不正派的活動。自己想當個“正派”的學生.就在這時,出現上述第一次看女生后臉紅的事。
大學四年級時,這時已22歲,想交個女朋友,但因見人臉紅、緊張,不敢和女同學接近.這個時期想到“搞對象”時,已不再感到是下流的事了,但內心裡仍不能容忍自己,難以平靜。
醫生指出,人到了青春期,想接近異性甚至有些幻想都是正常的。許多人在此時期見了心中有好感的異性有些怕羞,但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羞恥感不久就會自然消失.他在14歲時,怕別人發現他對那位女生有好感而出現臉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現在已經28歲,了;青春期的羞怯感始終存在而且加劇.請他想想,為什麼那麼矛盾和幼稚,是什麼在阻礙他心理進一步發展成熟呢。
病人表示醫生的談話對他有啟發。
又過了一周,第四次會見。
病人把回憶起的幼年經歷寫成書面材料。近幾天內又向幾個人做了詢問調查,都說沒有看出他的表情異常,更不知道他在想什麼。通過調查,他真地相信了別人不會知道他內心裡昏
法。以前認為別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針對他的,現在也不那麼想了,承認以前可能是自己多疑,心裡較以前平靜多了,怕人的現象也減輕,自己評價好了80%。
病人說,他仔細認真地思考以後,認為他的怕羞恐人癥狀越來越重,和他的性格及父親的嚴厲管教有關。他自幼膽小、靦腆、愛面子,怕別人議論他有什麼不好。父親平時作風嚴肅,對孩子管教嚴,時常打罵。病人有哥姐各一人,都怕父親.小時候最怕在父親面前溫習功課,感到緊張.有時父親到外地出差幾天,孩子們都有“解放”的感覺。父親對男女間的不正當關係特別反感,常聽到他談及此事時表示不能容忍。病人認為他對性的禁制態度可能和這個經歷有關。
醫生指出,他當前對幼年的經歷雖然已經不再持自責態度,但由於父親的影響,在青春期開始初次對異性有好感時,認為這是不光彩的事,怕被人發現而出現羞恥反應如臉紅、出汗等,又由於性格不開朗、自卑,這種羞恥反應影晌他和人交往,妨礙了心理的正常發育.雖然快30歲了,但心理上仍停留在青春期開始時的水平。父親的嚴厲給他也留下深刻印象,加重了拘謹和恐懼情緒。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和別人尤其和異性交往時,應想到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要和少年時的心理決別了。
病人表示有新的體會。
以後又會見了三次。大致重複了上面討論的內容。病人肯思考,長提出問題和醫生討論。病情迅速好轉。見人已不再臉紅,更不覺得別人在議論他了。自己承認病已治好。結束治療時,病人寫了書面體會,其中講到初次發病時的心理活動和後來的惡性發展。最後寫道:“回憶我自己和人接觸時的癥狀表現,越想越覺得像個小孩,和現在的我很不協調。雖然自己無論從年齡、工作職位、經驗和外表上都已完全是一個成年人,甚至有了一定的閱歷,但在人際關係上上,還是一個孩子心理。別人看到我和人接觸時那種緊張和拘謹的樣子,一定會覺得我幼稚可笑,甚至不可理解。想到這裡,我對自己也感到不能接受和鄙視。尤其是認識到不進食情緒幼稚而且在對性的態度和想法上也很幼稚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變現和癥狀更覺得不能接受……。這些日子,我的病越來越輕,有時偶爾出現緊張,便自然地浮現出上面的想法,緊張立刻消失,我感到非常高興”。
在這個病例中,可以看出靦腆怕羞的性格,青春期開始時的萌發和早年形成的批判態度等因素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進入惡性循環后又出現了敏感關係妄想,,使恐人癥狀逐漸加重。儘管成年後對幼年經歷已沒有嚴重的自責,但羞恥反應及對行為的幼稚評價足以阻礙他的心理發展趨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