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軍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

趙志軍,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擔任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

個人簡介


男,1956年生人,籍貫陝西。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隨後被分配到北京文物出版社做編輯工作,負責編輯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報告及相關論文集。1985年初,調至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參與《文物天地》的改刊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安排到軍事博物館參加古代戰爭陳列館的籌備工作,主要承擔整體陳列內容的編輯、陳列文物的揀選、古代戰場的實地考查和資料收集等,后被任命為軍事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89年退伍,前往美國攻讀學位。
到美國后,考入了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人類學系學習植物考古學,先後獲得了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其間除了完成了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等人類學必修課程以及考古學方法和理論等主修課程外,還選修了生態環境學植物分類學、植物解剖學、土壤學、統計學等相關自然科學的課程,並在導師Deborah Pearsall 教授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植物考古學的理論、田野工作方法、實驗室技術和分析手段。在讀研期間,有幸參加了中美聯合考古隊在江西北部的考古發掘項目,運用植物考古學方法為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尋找栽培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線索與證據,並據此撰寫了“中國長江中游地區是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一文,發表於英國雜誌Antiquity。文中所提出的觀點,如稻穀栽培過程是在人類行為作用下的一個十分緩慢的進化過程,以及栽培稻的出現並沒有立即誘發稻作農業的產生(即在採集狩獵與農業這兩種經濟形態之間存在著一個過渡階段),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普遍重視,美國《科學》雜誌還專門為此作了報道(Science 1998年第282期,題目:The Slow Birth of Agriculture, 記者:Heather Pringle)。
獲得博士學位后,被美國史密森尼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錄取為博士后,前往設在巴拿馬運河區的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師從Dolores Piperno博士學習環境考古學。在此期間,曾回國到鄱陽湖和洞庭湖鑽孔取樣,運用植硅石和孢粉相結合的方法對長江中游地區古代環境進行復原,為該地區的史前考古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參考依據,並就有關栽培稻起源的外部環境因素提出了新設想,撰寫了“長江中游地區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古代環境和栽培稻起源”一文,發表於美國雜誌Geoarchaeology。其中主要的觀點是:栽培稻的出現是生態環境的變遷、稻屬植物的演化和人類行為的發展這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新仙女木期期間的季節性增強是導致栽培稻起源的重要環境因素。
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
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
1999年回國,申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擔任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在回國后的幾年中,主要致力於植物考古學尤其是浮選法的推廣工作。據有關資料顯示:由社科院考古所承擔的或與其他單位合作的主動考古發掘項目中,絕大多數已經進行了或正在開展系統的浮選工作,涉及到的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遺址20餘處,已浮選的土樣累計多達3000餘份,從中發現了大量的古代植物遺存。對這些植物遺存的分類和鑒定工作還在進行中,但僅根據初步結果已經就許多重要學術問題有了新的認識。目前與王巍副所長共同主持著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課題-“生態環境的變遷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之間的關係”,這也是今後一段時期內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他正在研究的課題還包括:甘青地區青銅文化經濟形態的變遷、山東龍山文化農耕經濟的特點、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採集經濟、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稻作農業的發展過程,等等。

主要論文


1998. “The middle Yangtze region in China is one place where rice was domesticated: Phytolith evidence from the Diaotonghuan cave, northern Jiangxi.” Antiquity Vol.72, No.278, pp885-897. 1998. (with D.M. Pearsall, R.A. Benfer and D.R. Piperno) “Distinguishing rice (Oryza sativa Poaceae) from wild Oryza species through phytolith analysis, II: Finalized method.” Economic Botany (52)2, pp134-45. 1998. (with D.M. Pearsall) “Experiments for improving phytolith extraction from soil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5, pp587-598. 2000. (with Dolores R. Piperno)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China, and rice (O. sativa) domestication: The phytolith evidence.” Geoarchaeology. Vol 15, issue 2, pp203-222. 《植物考古學的學科定位與研究內容》,《考古》2001年7期。 《季節性的增強與栽培稻的起源》,見《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紀考古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甑皮岩遺址出土植物遺存及分析報告》,見《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