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在平
於在平
於在平: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地質學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岩石變形、大陸造山帶構造演化、早前寒武紀地質構造及多媒體在構造地質學中的應用。曾獲國家、省部級多項教學科研獎。先後主持或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並多次主持教育部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他有多項科研論著,曾參加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
先後主持或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主要項目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秦嶺縫合帶沉積岩系時代與構造環境",項目負責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秦嶺造山帶內主要斷裂邊界地質體的綜合研究",課題負責
3.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德國Volkswagen基金會聯合資助項目"中德關於中國華北地塊南緣和秦嶺造山帶若干關鍵問題的合作研究",專題負責
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板塊結合期間板緣流體地質作用",課題負責
5.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英國皇家學會聯合資助項目"秦嶺板塊主縫合帶構造演化的合作研究",專題負責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巴山弧型構造特徵及其演化",課題負責
7.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德國哥廷根大學聯合資助項目"中德關於秦嶺流體地質學及其構造演化若干問題的研究",專題負責
8.國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項目(973)專題"小秦嶺中生代構造體制與成礦關係",專題負責
9.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西秦嶺-松潘構造結形成演化與大陸動力學研究"
1.國家級精品課程"構造地質學",項目負責
2.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上公共資源地質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地質學標本模型庫子庫建設",項目負責
3.教育部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項目"地質學",項目負責
4.世行貸款教育部21世紀初教學改革項目:"地質類本科教育與本科後續教育的協調和統一",專題負責
5.陝西省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構造地質學多媒體網路課程建設與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研究",項目負責
發表論著
1.Late Paleozoic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 eastern Qinling, China, J. SE. Asi. Earth Sci. 11(3):237-242, 1995, 第一作者
2.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oping Sedimentary Assemblage in the East Qinling, central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D , Vol.39 Supp. 69-79, 1996, 第一作者
3.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hangdan metamorphic sandston; Shangdan suture zone, Qinling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Z. Geol. Wiss, 26 (1/2) : 221-240, 1998, 第一作者
4.秦嶺造山作用:多種造山作用和不同造山類型的複合, 第2屆全球華人地質大會(斯坦福大學)文集, 2000, 第一作者
5.以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促進地質學基地建設, 高等理科教育, 2004, 第一作者
6.Atlas of orogenic process and three demension lithospheric framwork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科學出版社, 1996, 編委之一
8.構造地質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多媒體電子教材,第一作者
10.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 科學出版社, 2001, 執筆12-5
曾獲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多項,主要包括:
"高等地質教育的創新、改革與實踐"獲2001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第1獲獎人),2002年度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獲獎人)
"地質學概論多媒體CAI"、"高等地質網路教學與管理系統"分獲1999年、2004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獲獎人
"構造地質學多媒體電子教材"網路版獲2000年教育部CIETE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二等獎,第1獲獎人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其成礦背景"獲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3獲獎人
"秦嶺造山帶的形成與演化"獲1991年度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獲獎人
"Guidebook for excursion: Qinling Mountains"獲1991年度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第1獲獎人
"陝西鳳縣石炭系牙形石組合及其時代"獲1993年度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2獲獎人
此外,獲得西北大學科研、教學等多項獎勵。2002年被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授予"基地"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參加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曾於1986、1987、1990年與Mainz大學地質學系主任、前國際地科聯構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A. Kroner教授及T. Reschmann, U. Altenberger, F. Leich 等在中國開展野外調研,於1988.12-1989.4月,1992.5-8月赴德國在Mainz大學及Max-Plank化學研究所進行實驗室研究。
參加IGCP項目研究,1987年夏季為IGCP224項組織實施了12國地質學家參加的秦嶺野外考察,編寫了考察指南,擔任現場講解。1994年8月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赴韓國出席IGCP321項學術討論會,參加野外考察。
負責實施西北大學與英國Wales大學B.Fitches, 英國地質調查所C.Fletcher,J.Evans等人的合作研究項目。1991年10月,1995年5月接待英方來訪,開展野外合作考察。1992年5月,1996年3-6月訪問英國,進行實驗室研究,考察了英格蘭-威爾士的英國西海岸加里東造山帶。
參加西北大學與德國Gottingen大學地質學系主任Behr教授(曾任德國地質學會主席,德國大陸深鑽首席科學家)為首的研究組的合作研究項目。1993、1995年與德方在中國開展聯合調查,1992、1996年訪問該校,在德方陪同下考察了中歐海西構造帶,德國大陸深鑽,奧地利和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造山帶。
2002年2-5月訪問美國馬里蘭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