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在平

於在平

於在平: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地質學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岩石變形、大陸造山帶構造演化、早前寒武紀地質構造及多媒體在構造地質學中的應用。曾獲國家、省部級多項教學科研獎。先後主持或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並多次主持教育部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他有多項科研論著,曾參加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

承擔研究項目


先後主持或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主要項目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秦嶺縫合帶沉積岩系時代與構造環境",項目負責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秦嶺造山帶內主要斷裂邊界地質體的綜合研究",課題負責
3.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德國Volkswagen基金會聯合資助項目"中德關於中國華北地塊南緣和秦嶺造山帶若干關鍵問題的合作研究",專題負責
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板塊結合期間板緣流體地質作用",課題負責
5.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英國皇家學會聯合資助項目"秦嶺板塊主縫合帶構造演化的合作研究",專題負責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巴山弧型構造特徵及其演化",課題負責
7.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德國哥廷根大學聯合資助項目"中德關於秦嶺流體地質學及其構造演化若干問題的研究",專題負責
8.國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項目(973)專題"小秦嶺中生代構造體制與成礦關係",專題負責
9.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西秦嶺-松潘構造結形成演化與大陸動力學研究"
10.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GCP項目"東亞前侏羅紀構造演化"、"岡瓦那的裂解與亞洲的增生"以及其它研究項目多項

主持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


1.國家級精品課程"構造地質學",項目負責
2.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上公共資源地質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地質學標本模型庫子庫建設",項目負責
3.教育部新世紀網路課程建設工程項目"地質學",項目負責
4.世行貸款教育部21世紀初教學改革項目:"地質類本科教育與本科後續教育的協調和統一",專題負責
5.陝西省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構造地質學多媒體網路課程建設與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研究",項目負責
發表論著

教學、科研論著


1.Late Paleozoic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 eastern Qinling, China, J. SE. Asi. Earth Sci. 11(3):237-242, 1995, 第一作者
2.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oping Sedimentary Assemblage in the East Qinling, central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D , Vol.39 Supp. 69-79, 1996, 第一作者
3.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hangdan metamorphic sandston; Shangdan suture zone, Qinling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Z. Geol. Wiss, 26 (1/2) : 221-240, 1998, 第一作者
4.秦嶺造山作用:多種造山作用和不同造山類型的複合, 第2屆全球華人地質大會(斯坦福大學)文集, 2000, 第一作者
5.以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促進地質學基地建設, 高等理科教育, 2004, 第一作者
6.Atlas of orogenic process and three demension lithospheric framwork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科學出版社, 1996, 編委之一
7.地質學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多媒體電子教材,第一作者
8.構造地質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多媒體電子教材,第一作者
9.石油天然氣地質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多媒體電子教材,第二作者
10.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 科學出版社, 2001, 執筆12-5

獲獎


曾獲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多項,主要包括:
"高等地質教育的創新、改革與實踐"獲2001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第1獲獎人),2002年度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獲獎人)
"地質學概論多媒體CAI"、"高等地質網路教學與管理系統"分獲1999年、2004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獲獎人
"構造地質學多媒體電子教材"網路版獲2000年教育部CIETE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二等獎,第1獲獎人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其成礦背景"獲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3獲獎人
"秦嶺造山帶的形成與演化"獲1991年度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獲獎人
"Guidebook for excursion: Qinling Mountains"獲1991年度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第1獲獎人
"陝西鳳縣石炭系牙形石組合及其時代"獲1993年度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2獲獎人
此外,獲得西北大學科研、教學等多項獎勵。2002年被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授予"基地"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國際學術交流


參加多項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曾於1986、1987、1990年與Mainz大學地質學系主任、前國際地科聯構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A. Kroner教授及T. Reschmann, U. Altenberger, F. Leich 等在中國開展野外調研,於1988.12-1989.4月,1992.5-8月赴德國在Mainz大學及Max-Plank化學研究所進行實驗室研究。
參加IGCP項目研究,1987年夏季為IGCP224項組織實施了12國地質學家參加的秦嶺野外考察,編寫了考察指南,擔任現場講解。1994年8月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赴韓國出席IGCP321項學術討論會,參加野外考察。
負責實施西北大學與英國Wales大學B.Fitches, 英國地質調查所C.Fletcher,J.Evans等人的合作研究項目。1991年10月,1995年5月接待英方來訪,開展野外合作考察。1992年5月,1996年3-6月訪問英國,進行實驗室研究,考察了英格蘭威爾士的英國西海岸加里東造山帶。
參加西北大學與德國Gottingen大學地質學系主任Behr教授(曾任德國地質學會主席,德國大陸深鑽首席科學家)為首的研究組的合作研究項目。1993、1995年與德方在中國開展聯合調查,1992、1996年訪問該校,在德方陪同下考察了中歐海西構造帶,德國大陸深鑽,奧地利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造山帶。
2002年2-5月訪問美國馬里蘭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
此外,曾接待來訪的國際知名專家學者近百人次,包括瑞士蘇黎世高等理工學院D.Gunther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墨爾本大學A.Gleadow教授,美國耶魯大學J.Rodges教授, 密執安州立大學的Cambray教授, 田納西大學H.Hetcher教授,肯塔基大學M.Tomas教授,英國卡迪夫大學地質學系主任D.Rickerd教授以及西澳大學代表團,烏克蘭科學院代表團等。曾出席在韓國、巴西、北京、美國、香港等地分別召開的IGCP、IGC、全球華人地質大會等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