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壩鎮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下轄鎮

娘娘壩鎮位於秦州區南部,東接麥積區麥積鄉,南鄰徽縣麻沿鎮,西與平南鎮,大門鎮接壤,北與齊壽鎮、北道區甘泉鎮毗鄰,距秦城區43公里。境內地勢起伏較大,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169米,最低海拔687米。該鎮地處西秦嶺南麓,長江流域,地域廣闊,氣候濕潤,雨量充足,年最高氣溫33.6℃最低氣溫-21.4℃,年無霜期154天,年平均降雨量691.3毫米。國道316線貫穿全鎮,並有娘李、樊羅、董甘、劉大四條公路穿越全鎮,交通方便。境內有娘娘壩和錢家壩兩條河流,娘娘壩河發源於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的齊壽山,為嘉陵江的源頭。

民國元年(1912年)后,為興隆鎮所轄。1949年,設立天水縣第十四區,下轄金池、沿川、白草3鄉。1956年,3鄉合併成立娘娘壩鄉。1961年,分出齊壽、李子、錢家壩公社。1981年,恢復娘娘壩公社。2003年10月,撤鄉並鎮后,將李子鄉併入娘娘壩鎮。2005年1月,歸屬秦州區管轄。截至2019年10月,娘娘壩鎮下轄28個行政村。

2018年,娘娘壩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歷史沿革


傳說明朝曾派花聖母娘娘鎮守過境內牡丹山,故起名“娘娘榨”,後傳音為娘娘壩。1956年設娘娘壩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11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南峪、劉河、錢家壩、舒家壩、廟川、小南峪、牛家峽、張家山、孫集寨、西峪、土橋、杜山、中寨、曹王、許家莊、池家莊、上寨子、小峪、趙家峽、山王村、沿川子、楊集梁、金池、石花溝、娘娘壩、柴家莊、馬家壩、雲光28個行政村。2000年,面積221平方千米,轄28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農村總戶數3788戶,農村人口18829人。
1949年設李子鄉,1962年改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247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為29472人;轄柳林、望天、溝門、杜家莊、長河、白音峽、花園、緱家莊、陶家莊、李子、河口11個行政村。2001年,撤鄉建鎮。
2003年10月,撤鄉並鎮后,將李子鄉併入娘娘壩鎮。
2005年1月,歸屬秦州區管轄。

地理環境


娘娘壩鎮位於秦州區東南部。西鄰平南鎮、大門鄉,北連齊壽鄉、麥積區甘泉鎮,東接麥積區麥積鎮,南鄰徽縣麻沿鄉。面積142.22平方千米,人口29472人(2018年戶籍人口)。轄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娘娘壩村,距市區43千米。
地處西秦嶺南麓,小隴山林區。地勢起伏,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169米,最低海拔687米,平均海拔1850米。屬寒冷陰濕地區。有娘娘壩和錢家壩兩條河流。316國道和娘李、樊羅、董甘、劉大四條公路穿越全鎮。名勝古迹有普華寺。
地形地貌
娘娘壩鎮地處西秦嶺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為山地,主要山脈有秦嶺山脈,山峰有雞鳳山、陶家溝梁、王家大山、三皇嘴、大山壩;最高峰三皇嘴位於境內北部,海拔2153米;最低點位於李子村河口自然村,海拔1460米。
氣候
娘娘壩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9.5℃,1月平均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18.1℃(1982年1月24日),7月平均氣溫19.9℃,極端最高氣溫24.2℃(2011年7月16日),最低月均氣溫-8.1℃(2009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6.2℃(2007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8.7℃,最大日較差22.4℃(2011年7月16日),生長期年平均168天,無霜期年平均154天,最長達170天,最短為14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32小時,年總輻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87天(一般為2月1日~11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90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16天,最多達123天(2010年),最少為109天(2000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90.6毫米(2010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26.3毫米(200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8月最多。
水文
娘娘壩鎮境內河道屬白家河流域,流域面積14.9平方千米;主要河道白家河為二級河,總長34.6千米;三級河5條,總長71.6千米;四級河8條,總長79.9千米,河流總長度186.1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白家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南峪、柳林、杜家莊、下檯子進入麥積區,主要支流有關嶺河、董水溝等。
自然災害
娘娘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霜凍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0.6次,主要發生在7~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8月12日,娘娘壩鎮柳林、溝門、李子、杜家莊、長河、錢家壩6個村,2小時內降雨量達165毫米,山洪夾雜巨石、樹木沿溝而下,堵塞排洪溝,致使該鎮6009戶居民院落、房屋全部進水,167人被困,死亡2人,重傷4人,失蹤8人,橋涵沖斷,道路被毀,通訊中斷,民房倒塌。

自然資源

該鎮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鋁、銅、赤鐵、硅礦產物,不同程度有了開發。
全鎮總面積22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3500畝,森林面積1710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洋芋、豆類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核桃、松籽等。娘娘壩農曆每逢農曆三、六、九為農貿集市日,上市商品以木料、山貨、禽蛋、日雜、百貨、蔬菜為主,集市規模較大。
娘娘壩、傳說明朝曾派花聖母娘娘鎮守過境內牡丹山,故起名“娘娘榨”,後傳音為娘娘壩。
娘娘壩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銀、銅、鐵、鉛、鋅、石灰石等;已經開發的金礦,位於娘娘壩鎮李子片區,礦區面積26平方千米;野生動物有林麝、毛冠鹿、羚、繇猴、水獺、金貓、紅腹錦雞、石貂等20種,其中林麝、毛冠鹿、羚、金貓、水獺、密猴、紅腹錦雞、石貂為國家三級保護動物;野生植物有銀杏、紅豆杉、白皮松、三尖杉、中華粗權、七葉樹、鐵橡樹、流蘇樹、松胡桃、樺木等20種,其中銀杏、紅豆杉、白皮松、三尖杉為國家三類保護珍貴樹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娘娘壩鎮轄28個行政村;下設129個村民小組。
娘娘壩鎮區劃詳情
娘娘壩柴家莊馬家壩榮光
金池沿川南峪錢家壩
舒家壩廟川中寨曹王
許家莊上寨趙峽小峪
孫集張山西峪牛峽
小南峪柳林花園李子
白音溝門杜家莊長河
 截至2019年10月,娘娘壩鎮下轄2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娘娘壩村。
娘娘壩鎮區劃詳情
娘娘壩村錢家壩村孫集村柳林村
柴家莊村廟川村中寨村溝門村
馬家壩村舒家壩村曹王村杜家莊村
雲光村小南峪村許家莊村長河村
金池村牛峽村上寨村白音村
沿川村張家山村小峪村花園村
南峪村西峪村趙峽村李子村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12日,根據秦州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娘娘壩鎮,合計5649戶,人口數為19980人。
2011年末,娘娘壩鎮轄區總人口2578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00人,城鎮化率8.1%,另有流動人口1800人。
2017年,娘娘壩鎮常住人口24058人。
2018年,娘娘壩鎮戶籍人口29472人。

經濟


娘娘壩鎮有農業耕地面積5.7萬畝,人均2.1畝;林地面積12.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545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628噸,人均373.5千克,其中玉米5800噸,小麥25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651噸,其中油菜515噸,胡麻136噸;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47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捲心菜,其中白菜1200噸,捲心菜1870噸。
娘娘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000頭,年末存欄6000頭;牛飼養量1000頭,年末存欄300頭;家禽飼養量1.9萬羽,上市家禽0.8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409.1噸,其中豬肉254.6噸,牛肉103.6噸;禽蛋56.7噸,鮮奶9.2噸;畜牧業總產值878.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6.1%。
截至2011年末,娘娘壩鎮累計造林12.2萬畝,其中防護林11.7萬畝,經濟林101畝,灌木林0.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2萬株,林木覆蓋率55.1%,活立木蓄積量13.1萬立方米。
娘娘壩鎮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10.1公頃,產量134噸,漁業總產值17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2011年,有大型農業機械77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2640元。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商業網點702個,職工1231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835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014萬元,比上年增長21%。
2011年,娘娘壩鎮財政總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5萬元,增值稅21.4萬元,企業所得稅8.6萬元,個人所得稅5.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3%、12.5%、10.1%、11.7%;人均財政收入230元,比上年增長11.3%。
2011年,娘娘壩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0萬元,比上年增長0.7%,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8%;年末有農村合作銀行、郵政儲蓄2家銀行;各類存款餘額6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人均儲蓄2638元;各項貸款餘額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
2018年,娘娘壩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娘娘壩鎮的經濟發展按照“農業穩鎮、科技興鎮、三產強鎮、依法治鎮”的指導思想,念好山的經,大發林的財,發揮五大優勢,形成五大支柱產業。
1、五大優勢
(1)交通優勢。316國道貫穿南北,甘什戰備路橫貫東西,並有紅李公路連接。國道、省道、縣道、鄉村道路相互連接,交通便利。
(2)資源優勢。①礦產資源豐富,貯量較大,具有開採價值的金、銀、銅、鐵、鉛、鋅、石灰石等礦物質;②村荒山面積較大,屬小隴山林區,境內森林面積50餘萬畝;③動植物資源豐富,境內有珍稀動物金錢豹、梅花鹿、娃娃魚、螃蟹、狗熊、錦雞、野豬等;④林產品豐富多樣,油松、華山松、落葉松等樹種繁多;藥用植物有五味子、豬苓、菖蒲、金銀花等;⑤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觀、人文景觀較多。有曲溪森林公園、白雲山、普華寺、八卦山、牡丹山等著名旅遊景點,還有長河度假樂園、花園農家樂等休閑點。該鎮素有“天水九寨溝”之稱。
(3)區位優勢。距天水市37公里,氣候溫和濕潤,地形地貌多變,天然林覆蓋面積大。夏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四季分明,生物多樣性豐富,是城市居民旅遊、觀光、度假、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
(4)小城鎮建設優勢。娘娘壩村街道小城鎮建設“兩縱四橫”的網路建設已初具規模,上宅下店小二樓遍布國道兩側,農貿、百貨批零、餐飲、加工、服務等行業結構合理,功能齊全。
(5)勞動力資源優勢。全鎮有強壯勞動力13887人,富餘勞動力7159人,加之退耕還林致使富餘勞動力較多,大多外出發展勞務經濟,為全鎮經濟發展積累了經濟後盾。
2、五大支柱產業
(1)是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種植業。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洋芋、胡麻、冬油菜為主,實行科學種田,適時套種甜玉米、西葫蘆、春油菜等作物。白草片、牛峽片增產潛力最大。
(2)以造林為主的林業生產。造林是本鎮優勢,氣候多樣性適宜各種樹木生長,金池、孫集等村荒山造林,張山、牛峽、趙峽、劉河等村德援項目造林長勢良好。全鎮退耕還林,榮光紅豆杉稀有抗癌樹種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民林業人均收入達500多元,人均佔有林地面積4.5畝,林業生產已成為全鎮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綠色銀行。其中以白音村“三松”育苗及柴家莊“紅豆杉”育苗基地為代表。
(3)藥材生產。野生藥材種類多,引種面積較大,生產前景良好,南峪、錢家壩、柳林等村中藥材種植逐年擴大。
(4)畜牧生產。地處山區,水草茂盛,天然牧場得天獨厚,適宜於畜牧業發展。廟川村黃牛養殖基地初具規模,新建黃牛養殖小區牛棚100座,飼養黃牛800多頭。南峪特種生態紅山龍養殖基地形成規模,飼養野牛80多頭。一是項目的建成,帶動了花園、溝門、舒家壩、長河等村養殖業的興盛,成為全鎮主導產業。
(5)勞務產業發展迅速。全鎮把勞務輸出作為強鎮富民的主導產業來抓,初步形成以建築、家政為主的勞務輸出業,年輸轉勞務7800多人次。于山東、廣東、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了長期的勞務關係,勞務產業成為全鎮能發家致富的短、平、快項目之一。

交通

娘娘壩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2.1萬人次,貨運總量16.8萬噸;316國道境內長16千米;縣級公路2條,總長12千米;鄉級公路4條,總長23.6千米;娘娘壩鎮客運站日均發送48輛客車,日客運量1200人次。
2011年末,娘娘壩鎮鎮區道路總長度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8萬平方米;有客運站1座,日發客運汽車48班次,日均容量1200餘人次。

社會


基礎設施

全鎮有28個村委會,勞動力文化分組,高中以上655人,初中1142人,小學2405人,文盲半文盲299人。全鄉28個村,村村通路、通電、通郵。
娘娘壩鎮
娘娘壩鎮
全鎮有中學1所,專職教師27人,在校學生658人,有小學32所,專職教師83人,在校學生2946人。中學及小學建起教學大樓二處1200平方米。鎮級有鄉衛生院1個,現已建成三層,醫院大樓840平方米,有各類衛生人員12人,床位4張,醫療衛生條件逐步改善。還有營業所、信用社、工商所、稅務所、林業檢查站、養路站等單位。
娘娘壩鎮小城鎮建設步伐快,街道寬大整齊,街兩旁樓房排立。初具規模,改善了農村面貌。
2000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175元,農業總產值1479.26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79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7521噸,油料總產量113噸。該鎮勵精圖治,揚長避短,找准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按照“農業穩鎮、科技興鎮、林牧富鎮、三產強鎮”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穩定農業,發展林業,培植產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的工程,使全鎮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人均收入增加到1446元。
文體事業
1960年1月,娘娘壩鎮開通有線廣播站,城區到鄉鎮46桿千米,鄉鎮到村92桿千米,村以下3100桿千米;1985年7月開通廣播電台,有廣播喇叭4980隻,入戶率92%,通響率93%;2003年11月,開通模擬有線電視,共有60套電視節目;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980戶,廣播電視“村村通”用戶42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6%。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會員540個,其中團體會員18個,個人會員522人;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演職人員63人,劇場1座,座位200個,年演出9場次,觀眾達2000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2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2戶;各類圖書室28個,藏書2.8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民間社火等,舉辦的文化節有春節文化會演等。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體育場地18處,體育社團1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運動會有6次,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40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28所,在校生3080人,專任教師1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89人,專任教師6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娘娘壩中學,2011年,教育經費達186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01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5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2%和0.9%。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鎮衛生院2所,病床123張;村級衛生所28所,固定資戶總值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萬人次,住院手術368台次,出院病人401人次。
2011年,娘娘壩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9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萬人,參合率95.2%,孕產婦死亡率26/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娘娘壩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0戶,人數2596人,支出245.6萬元,比上年增長6.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4人,支出17.2萬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0人,支出16.4萬元,比上年增長5.2%;農村醫療救助4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7人次,共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臨時救濟36人次,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16%。
娘娘壩鎮
2011年,娘娘壩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980人,緊急轉移安置64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70畝,倒塌房屋6間,直接經濟損失356萬元,救災支出154萬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1人,安置義務兵、士官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6萬元,比上年增長10.2%。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千米,投遞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5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26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4500件,征訂報紙1.2萬份、期刊0.3萬冊,業務收入92.7萬元。
2011年末,娘娘壩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7個;固定電話用戶2300戶,比上年增加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43%,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比上年增加68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42.3%,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8千米,寬頻接入用戶300戶,比上年增加6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2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