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鎮

安徽省休寧縣下轄鎮

溪口鎮位於黃山市休寧縣西南部,地處率水河上游,是休寧縣工業重鎮,也是休寧縣人口最多,幅員最廣闊的山區大鎮和物資集聚的商貿強鎮。1999年被黃山市列為市級中心鎮和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5年冰潭、江潭兩鄉併入溪口鎮。

歷史沿革


是休寧縣工業重鎮,也是休寧縣人口最多,幅員最廣闊的山區大鎮和物資集聚的商貿強鎮。1999年被黃山市列為市級中心鎮和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5年冰潭、江潭兩鄉併入溪口鎮。

地理環境


溪口鎮位於休寧縣西南部,地處率水河上游,東臨休寧縣城,西靠流口革命老區,南接江西省婺源縣,北鄰中國道教名山齊雲山。面積224平方千米,

區位概況

溪口鎮位於黃山市休寧縣西南部,地處率水河上游,面積220.72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57個村民組,人口2.42萬人。是休寧縣工業重鎮,也是休寧縣人口最多,幅員最廣闊的山區大鎮和物資集聚的商貿強鎮。1999年被黃山市列為市級中心鎮和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5年冰潭、江潭兩鄉併入溪口鎮。
溪口鎮位於休寧縣西南部,地處率水河上游,東臨休寧縣城,西靠流口革命老區,南接江西省婺源縣,北鄰中國道教名山齊雲山。鎮域面積224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154個村民組,共2.43萬人,為休寧縣鎮域面積第一、經濟總量第二、人口第三的山區大鎮和工業強鎮。2009年被安徽省列為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2013年溪口鎮黨委獲得安徽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榮譽稱號,同年被列為安徽省汽配產業專業鎮,2014年被列為新一輪“全國重點鎮”。
溪口鎮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打造“中國汽配鎮、安徽好人鎮、黃山風情小鎮”三張名片為目標,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在財政收入、招商引資、小城鎮開發、工業集聚區建設、美好鄉村建設等“五個方面”實現新突破。2014年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1140萬元,完成年度任務1200萬元的9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3.77億的50.39%。

自然資源


境內氣候獨特,資源豐富,全鎮有耕地面積1358.25公頃,活立木蓄積量748182立方米,毛竹蓄積量700萬株,茶園面積1134.11公頃,年產量3000噸。水能開發資源豐富,建有裝機總容量達2520千瓦的溪口水電站和冰潭電站以及在建的太溪電站。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大理石、花崗岩、硯石赤鐵礦高嶺土等,其中黑綠色和灰色大理石儲量達30萬立方米,高嶺土儲量達200萬噸以上。

行政區劃


轄13個行政村154個村民組,人口24300。
溪口村和村村山培村大路村章川村陽干村石田村木杆村祖源村金城村花橋村中和村木坑村源頭村占梨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2607
6387
6220
家庭戶戶數4318
家庭戶總人口(總)12545
家庭戶男6351
家庭戶女6194
0-14歲(總)2846
0-14歲男1456
0-14歲女1390
15-64歲(總)8548
15-64歲男4400
15-64歲女4148
65歲及以上(總)1213
65歲及以上男531
65歲及以上女68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1752
總人口21309人(2017)。

經濟


為休寧縣鎮域面積第一、經濟總量第二、人口第三的山區大鎮和工業強鎮。2009年被安徽省列為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2013年溪口鎮黨委獲得安徽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榮譽稱號,同年被列為安徽省汽配產業專業鎮,2014年被列為新一輪“全國重點鎮”。
溪口鎮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打造“中國汽配鎮、安徽好人鎮、黃山風情小鎮”三張名片為目標,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在財政收入、招商引資、小城鎮開發、工業集聚區建設、美好鄉村建設等“五個方面”實現新突破。2014年上半年實現財政收入1140萬元,完成年度任務1200萬元的9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3.77億的50.39%。
溪口鎮已確立了堅持“農業富鎮、工業強鎮、三產活鎮、科教興鎮”的發展戰略,富民強鎮為主題,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發展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營造發展環境,加大落實力度,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力爭把溪口鎮建設成為全縣的經濟強鎮和全市最早實現“三最”目標的鄉鎮之一而努力。

發展概況

科技興企
全鎮汽配行業以昌輝汽車電器(黃山)股份公司為龍頭,堅持“科技興企”的宗旨,走自主創新之路。2013年引進昌輝新區一期建設項目,總投資4.8億元,項目佔地面積約170畝,由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技術改造項目、汽車零部件模具及模具產件項目、研發中心、新增產能等項目組成。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EPS生產中心、研發中心、展覽中心、公用站房、物流中心及綜合倉庫和輔助用房,建設6條EPS裝配生產線,增加EPS的主要生產、檢測和試驗設備352台(套)等,重點解決ECU、感測器等關鍵技術。引進高端模具及衝壓件、壓鑄件、注塑件的生產裝備108台(套),建立現代化汽車零部件及模具生產基地。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形成年產65萬套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的生產能力,年產500套模具(100套冷衝壓級進模和400套型腔模)和12000萬套模具產件(衝壓件、壓鑄件、注塑件)的生產能力,年新增銷售收入82000萬元,新增利潤10327萬元,新增稅收6214萬元,同時可提供800多個就業崗位。
風氣日新
溪口鎮歷史悠久、文風昌盛,有世代相傳的方婆遺風,百姓歷來勤勞善良。鎮黨委創新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模式,以打造好人鎮為抓手,每年發掘和評選出10位“溪口好人”,以“好人力量”澆灌群眾精神土壤,促進好人效應不斷釋放,營造人人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三屆共評選出30個“溪口好人”,這當中,有三十多年誠實守信、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典範王進丁,有十八年如一日照顧癱瘓母親和姐姐的溪口村青年戴國斌,有見義勇為的江文敏、詹建平、陳建設,有20年如一日地堅持照顧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的項國華等,他們當中,有的入選中國好人榜,有的被省市縣各級授予見義勇為的先進個人稱號等。特別是我鎮江潭村更是好人好事蔚然成風,是遠近聞名的“雷鋒村”。
景色旖旎
溪口鎮
溪口鎮
大發展生態農業。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已形成磣溪江潭石田萬畝油茶林、花橋大鯢人工繁養殖、陽干板栗林、溪口煙葉種植、溪口藍莓種植、江潭五聯桂花梨、祖源覆盆子、祖源向日葵基地、磯溪多維生態茶園等多體系現代農業種養殖基地;充分整合文旅資源。按照“文旅興鎮”的工作思路,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游”美好鄉村祖源村,充分整合優美生態資源,推出了“新安源第一綠洲”陽干、“夢裡故鄉”祖源、“天上人間”木梨硔三個市級百佳攝影點。通過“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將紅廟、百佳攝影點、“天人合一”呈村、“吳楚分源”浙嶺、磣溪曬袍灘、汪由敦墓、朱升故里等節點相融合,形成了“三點一線”的旅遊新業態。

資源建設

境內氣候獨特,資源豐富,全鎮有耕地面積1358.25公頃,活立木蓄積量748182立方米,毛竹蓄積量700萬株,茶園面積1134.11公頃,年產量3000噸。水能開發資源豐富,建有裝機總容量達2520千瓦的溪口水電站和冰潭電站以及在建的太溪電站。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大理石、花崗岩、硯石、赤鐵礦、高嶺土等,其中黑綠色和灰色大理石儲量達30萬立方米,高嶺土儲量達200萬噸以上。

交通


溪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風昌盛,是全國農科教發源地,境內氣候怡人、山川秀麗、古迹眾多,文物價值珍貴的清朝名臣汪由敦古墓和建於清光緒17年的黃山市唯一的關帝廟紅廟古迹,清乾隆游江南時曬過龍袍的曬袍灘和魚樂國遺址,境內長洪村出有嘉慶年間狀元吳信中,還有開發前景良好的陽干生態休閑旅遊資源。境內交通便利,服務設施完善,休汪公路、蘭樟公路、新通的休婺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自撤區並鄉后順延成為溪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休寧縣西南部重要的商貿集鎮和物資集聚地,周邊輻射功能強勁,東臨休寧縣城,西靠流口革命老區,南接江西省婺源縣,北鄰道教聖地齊雲山。隨著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深入發展,溪口鎮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以及豐富的山區資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

旅遊


溪口鎮[安徽省休寧縣溪口鎮]
溪口鎮[安徽省休寧縣溪口鎮]
溪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風昌盛,是全國農科教發源地,境內氣候怡人、山川秀麗、古迹眾多,文物價值珍貴的清朝名臣汪由敦古墓和建於清光緒17年的黃山市唯一的關帝廟紅廟古迹,清乾隆游江南時曬過龍袍的曬袍灘和魚樂國遺址,境內長洪村出有嘉慶年間狀元吳信中,還有開發前景良好的陽干生態休閑旅遊資源。境內交通便利,服務設施完善,休汪公路、蘭樟公路、新通的休婺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自撤區並鄉后順延成為溪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休寧縣西南部重要的商貿集鎮和物資集聚地,周邊輻射功能強勁,東臨休寧縣城,西靠流口革命老區,南接江西省婺源縣,北鄰道教聖地齊雲山。隨著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的不斷深入發展,溪口鎮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以及豐富的山區資源,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鎮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