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鎮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轄鎮

溪口鎮,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轄鎮,位於衢州市龍游縣城以南23公里,面積113平方公里,是浙江古鎮之一。溪口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是龍游南部山區經濟、文化中心。溪口民風淳樸、山清水秀,空氣質量為全年Ⅰ級。溪口鎮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是浙西地區及閩、皖、贛等鄰近諸省市通行浙東南地區的咽喉之處。南通麗水遂昌縣松陽縣,北走杭州、金華、衢州等地。溪口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區的竹木材及製品都經溪口集散。2005年末進行了區劃調整,將原來的靈山鄉與原溪口鎮合併為新溪口鎮,鎮政府駐地為原溪口鎮政府駐地。

歷史沿革


1949年稱溪口鄉、靈山鄉。1950年由溪口鄉析建大街鄉,1954年析置溪口鎮,1956年大街鄉、溪口鎮合併為溪口鄉。1961年設溪口公社、靈山公社,1983年改溪口鄉、靈山鄉,1985年溪口鄉撤鄉改鎮。1992年大街鄉併入溪口鎮,1996年恢復大街鄉。
1996年,溪口鎮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橋東、橋西2個居委會;溪口、溪西、扁石、上、合坑源、雙港口、橋頭、大壟、楓林、眠犬形、長田畈11個行政村,距縣城24千米;靈山鄉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靈上、靈下、大沃口、下徐、西京塢、冷水、紅廟、羅林崗、大安源、大陽家、寺下、石郭、步坑口、步坑源14個行政村,距縣城18千米。
2005年末,撤銷靈山鄉併入溪口鎮;調整后,溪口鎮轄溪口社區和溪口、溪西、扁石、上、合坑源、雙港口、橋頭、大壟、楓林、眠犬形、長田畈、靈上、靈下、大沃口、下徐、西京塢、冷水、紅廟、羅林崗、大安源、大陽家、寺下、石郭、步坑口、步坑源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溪口村曙光路157號,面積112.5平方千米,人口2.46萬人。

自然資源


環境資源

這裡民風淳樸、山清水秀,空氣質量為全年Ⅰ級。溪口鎮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是浙西地區及閩、皖、贛等鄰近諸省市通行浙東南地區的咽喉之處。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區的竹木材及製品經溪口集散。資源豐富,因其獨特的地埋環境,構成農產品的集散地。一年中春筍、冬筍、茶葉、板栗市場十分紅火,遠近聞名。尤以盛產毛竹為著,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全縣35萬畝竹林分佈在溪口鎮及周邊鄉鎮。
溪口鎮境內有黃鐵礦、鋁、鋅、銅等金屬礦及螢石蛇紋石非金屬礦

經濟


經濟成就

05年8月,由義烏和溫州客商投資3000萬元的金輝竹業有限公司在溪口竹木工業園區開工建設,這家生產竹地板和竹板材下游產品的企業,從7月份簽約到8月份動工,整個過程只用了一個月。
溪口鎮實景
溪口鎮實景
嚴把項目質量關,確保入園項目的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投產率和貢獻率,是溪口黨委政府繁榮竹木工業園區、抓好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溪口竹木工業園區從2002年建設以來,共吸引了15家企業落戶,目前15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履約率和開工率達到100%,資金到位率和項目投產率達到57%,去年年底項目投產率也將接近100%。這批實力強、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招商引資項目成為溪口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去年溪口竹木加工園區新增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在做好招商引資文章的同時,溪口鎮積極鼓勵現有企業進行技改。以此來提升企業產品檔次、擴大生產規模。天時食品有限公司原來只是一家竹筍加工企業,由於是季節性生產,企業廠房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企業根據溪口的產業優勢,投資600多萬元,新上竹地板加工項目,經過兩年的技術改造,去年竹地板產值將達1200萬元,利潤140萬元。與此同時,企業還新上了旅遊帳篷項目,全年自營出口達100萬美元,在有效利用閑置資產的同時,企業實現了產業鏈條的延伸,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另據統計,隨著竹木加工園區產業集聚效應的顯現,溪口筍竹企業發展到98家,去年1-7月份,全鎮筍竹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8%。
溪口工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2.2億元,擴張到2004年的3.4億元,去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4.5億元,實現了三年翻番。
新的一年,鎮黨委、政府始終抓牢招商引資主線,牢牢把握靈山、溪口合併帶來的機遇,通過整合資源,不斷拓展工業園區和集鎮的發展空間,今年的經濟發展將會更加穩健、紮實,一定會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溪口鎮資源豐富,因其獨特的地埋環境,構成農產品的集散地。一年中春筍、冬筍、茶葉、板栗市場十分紅火,遠近聞名。尤以盛產毛竹為著,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全縣35萬畝竹林分佈在溪口鎮及周邊鄉鎮。年產毛竹800多萬支、鮮筍5.2萬噸。全鎮初步形成竹膠板、水煮筍罐頭、竹木工藝品、系列竹餐具、竹席、竹炭等產業。70餘家竹木加工企業分佈全鎮,具有2萬立方米的竹膠板生產企業——騰龍竹業有限公司和中資企業——金銘竹木有限公司坐落在鎮工業園區內。
溪口鎮積極鼓勵現有企業進行技改。以此來提升企業產品檔次、擴大生產規模。天時食品有限公司原來只是一家竹筍加工企業,由於是季節性生產,企業廠房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企業根據溪口的產業優勢,投資600多萬元,新上竹地板加工項目,經過兩年的技術改造,竹地板產值將達1200萬元,利潤140萬元。與此同時,企業還新上了旅遊帳篷項目,全年自營出口達100萬美元,在有效利用閑置資產的同時,企業實現了產業鏈條的延伸,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另據統計,隨著竹木加工園區產業集聚效應的顯現,溪口筍竹企業發展到98家,全鎮筍竹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68億元,同期增長24.8%。溪口工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2.2億元,擴張到2004年的3.4億元,工業總產值將突破4.5億元,實現了三年翻番。

文化


地方特產

一、“方山茶”位於龍南山區中心位置的溪口鎮,歷來就是遠近聞名的產茶之鄉,鎮東西面合坑源、楓林等村不僅茶園主地條件優越,更因其土地屬香灰土質地所產茶葉具有蘭花香味,加之特殊的加工方法製成的“方山茶”,更受消費者所青睞。多次榮獲省級以上的獎勵,並被評為省級名茶,在中國國際茶博會中又喜獲銀獎。
二、竹筍 溪口鎮以盛產竹筍為主,一年四季均有鮮筍銷售,特別是冬、春筍。由於竹林均立於紅黃壤的山坡上,竹、筍質量上乘。年產冬筍百餘噸,春筍近萬噸,出產竹材200萬支。
三、板栗 溪口既是板栗的主產地,更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構成為農產品的集散地。板栗交易非常紅火,主要品種有毛板紅、桂花栗、魁栗等。所成交量百餘噸,且商品質量好,價格適中。
四、各類竹、筍加工產品 目前我鎮已開發各類竹、筍加工產品數十個。包括:竹篾積成膠合板系列產品。竹席、竹餐具系列產品,竹工藝品系列產品及水煮筍四大類,特別是具實用、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竹工藝品產品讓人流連忘返。
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龍游發糕是經過嚴格的選料,精細的製作,以粳米為主,白糖,茶油為輔,按傳統發醇蒸制而成的江南名點。早在明清時期,就一直作為貢品,進貢朝廷。乾隆帝游江南時品嘗龍游發糕后,對發糕的色、香、味、形給以大加讚賞。發糕與“福高”諧音,故千百年來一直作為祥和、吉利之禮品饋贈親友。
2010年4月13日下午,在龍游縣溪口鎮冷水村一處正在施工的民房地基內,發現一處大型古墓。據龍游縣文廣新局工作人員初步判定,此墓建成時間大致為宋元時期,至今至少有800年歷史。從墓地的初步發掘情況看,該墓有一大型青石墓室,石制構建規模較大。古墓現場位於一處民房地基施工現場,背靠一處荒山。墓地最為顯眼的是數塊大型青石構件和幾塊散落的青磚,青石和青磚都是古墓在民房施工時被挖掘出來的。古墓現場有8塊大型石板,一根石柱,兩塊帶圓孔的基石。這些石板長2米左右,寬近1米,厚度超過了10厘米,每塊石板都有卯榫結構以便和其他石板相連接,其中一塊石板有精美的花紋,而石柱和基石看上去很像石牌坊的構件。從現場地形看出,古墓在被挖掘前一直埋於至少4米深的泥土中。古墓墓室大約有10平方米。古墓保存基本完好,等進一步發掘后相信有較大的考古價值。
此前,在龍游溪口一帶已經發現不少宋代大型墓葬,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南渡名宰”余端禮墓葬。

社會


溪口筍竹木工業園區是縣級特色工業園區,享受上級政府的優惠政策和縣府制定的園區優惠政策。總規劃面積2000畝,首期開發500畝,適應有一定加工能力,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筍竹木加工企業落戶園區。鎮內銀行、學校、醫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行“一元化”領導、“一個窗口”辦公和“一條龍”服務。在項目審批、土地徵用、工程建設、供水、供電、工商稅務登記等方面充分體現簡便、高效、全程代理的辦事原則。
隨著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保護環境的措施力度加大,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和替代其它材料將發揮越來越大的替代作用,使筍竹產業的發展更具活力。投資者不僅在竹膠板、竹席、工藝品、竹炭、食用筍加工等傳統產業上具有深廣的發展空間,更能在筍竹綜合利用、新產品開發上大有作為。綜合成本較低與具有鮮明綠色特徵的筍竹產業,溪口竹木工業園區必定是您創業發展的天堂。

城鎮建設

2020年1月,溪口鎮入選浙江省2020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

歷史名人

人物
人物
湯顯祖(1550一1616),是明代的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以創作《牡丹亭》等“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聞名於世。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他由廣東調入浙江遂昌任知縣。因為龍游溪口是進出遂昌的必經之路,所以他在遂昌為官的5年中多次經過龍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感人肺腑的軼事。
萬曆二十六年,湯顯祖在龍游溪口鎮寫下《題溪口店寄勞生希召龍游二首》。其一:“穀雨將春去,茶煙滿眼來。如花立溪口,半是採茶回。”詩人以“花立溪口”比喻一群美麗勤快的採茶姑娘,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其二:“忽忽登樓去,長安五度春。云何冷水店,尚有熱心人。”詩人借稱讚“冷水店”(宿店酒樓之名)中的“熱心人”(店夥計),抒發了自己在遂昌為官5年的心境。
張葆靈:張葆靈是個思想進步的國民黨左派人士,早年曾參加同盟會,他在溪口其間,積極宣傳民主和科學,組織鎮上的一些進步青年宣傳進步的文明戲,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春風得以吹進龍游山區。汪子望、吳雄、華崗等人先後走上革命道路,都和張葆靈有著直接關係。他常騎白馬,馳驅於溪口山道之中,終使改良造紙傳習工場得以順利創辦,為我縣土紙生產的改良開創了先河。他在溪口七年,時間並不很長,但現在仍有口碑在民間流傳。
泥腿子走上國際大講堂:1989年7月26日,國際竹業學術會議在南京。龍游縣壓板廠傅琦走上莊嚴的講壇,宣讀他的論文《高溫度竹膠板產品開發和利用》。1991年,他被評為衢州市有特殊貢獻的拔尖人才。

旅遊


風景名勝

名勝古迹有溪口明建禹王廟,楓林清建“枕溪書屋”,合坑源清建虹橋,合坑源銀坑塢、蝙蝠岩等。
合坑源農家樂
成片35萬畝的浙西大竹海,尉為壯觀,被譽名為“中國筍竹之鄉”。境內峰巒疊嶂、竹海綿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資源豐富、人傑地靈,是個風景如畫的山村,這裡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之讚美的秀麗風景,與濤濤竹海、獨特的酒文化、竹文化。在竹鄉,冬去春來,夏逝秋至,都有當令竹筍嘗鮮,春筍與韭菜竟長,鞭筍與雪藕比美,冬筍與沙鯽爭肥。山上挖筍,砍毛竹,感受山裡人家的新鮮生活;在農家樂接待戶家中或村裡山底大樹下約幾好友,喝茶打牌,感受南部山區別有的清涼與歡樂;晚上住宿合坑源,好客的農家旅店,給您在家般的溫暖。

著名人物

湯顯祖(1550一1616),是明代的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以創作《牡丹亭》等“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聞名於世。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他由廣東調入浙江遂昌任知縣。因為龍游溪口是進出遂昌的必經之路,所以他在遂昌為官的5年中多次經過龍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感人肺腑的軼事。
萬曆二十六年,湯顯祖在龍游溪口鎮寫下《題溪口店寄勞生希召龍游二首》。其一:“穀雨將春去,茶煙滿眼來。如花立溪口,半是採茶回。”詩人以“花立溪口”比喻一群美麗勤快的採茶姑娘,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其二:“忽忽登樓去,長安五度春。云何冷水店,尚有熱心人。”詩人借稱讚“冷水店”(宿店酒樓之名)中的“熱心人”(店夥計),抒發了自己在遂昌為官5年的心境。

獲得榮譽


2018年,溪口鎮入選安徽省“避暑旅遊目的地”。
2020年4月,入選第六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名單。

行政區劃


全鎮轄溪口1個社區,溪口、溪西、扁石、上洋、合坑源、雙港口、橋頭、大壟、楓林、眠犬形、長田畈、靈上、靈下、大沃口、下徐、西京塢、冷水、紅廟、羅林崗、大安源、大陽家、寺下、石郭、步坑口、步坑源25個村委會。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21783人(2017年),區域面積113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溪口鎮地處丘陵山區,海拔高度80至843.9米,東、西、北三面叢山重疊,中部為河谷平原。潼溪、楓林溪、廟下溪均在此匯入靈山江。年平均溫度17.1℃,年平均降水量1723.4㎜。靈山江由沐塵入境,上有攔溪堰、塔山堰、白馬堰、黃公堰等,頗有灌溉之利。現因河床淤塞。水量淺少,以不復通航。

建制沿革


1949年稱溪口鄉、靈山鄉。1950年由溪口鄉析建大街鄉,1954年析置溪口鎮,1956年大街鄉、溪口鎮合併為溪口鄉。1961年設溪口公社、靈山公社,1983年改溪口鄉、靈山鄉,1985年溪口鄉撤鄉改鎮。1992年大街鄉併入溪口鎮,1996年恢復大街鄉。
1996年,溪口鎮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橋東、橋西2個居委會;溪口、溪西、扁石、上、合坑源、雙港口、橋頭、大壟、楓林、眠犬形、長田畈11個行政村,距縣城24千米;靈山鄉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靈上、靈下、大沃口、下徐、西京塢、冷水、紅廟、羅林崗、大安源、大陽家、寺下、石郭、步坑口、步坑源14個行政村,距縣城18千米。
2005年末,撤銷靈山鄉併入溪口鎮;調整后,溪口鎮轄溪口社區和溪口、溪西、扁石、上、合坑源、雙港口、橋頭、大壟、楓林、眠犬形、長田畈、靈上、靈下、大沃口、下徐、西京塢、冷水、紅廟、羅林崗、大安源、大陽家、寺下、石郭、步坑口、步坑源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溪口村曙光路157號,面積112.5平方千米,人口2.46萬人。

概況


溪口鎮位於龍游縣南部。面積113平方千米。總人口21783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溪口村。靈山港及其支流楓林溪、潼溪貫穿鎮境。S222公路過境。靈山、寺下兩村均屬古村,靈山舊有徐偃王廟(已毀),寺下為唐白石縣治故址。名勝古迹有溪口明建禹王廟,楓林清建“枕溪書屋”,合坑源清建虹橋,合坑源銀坑塢、蝙蝠岩等。

城鎮建設


2020年1月,溪口鎮入選浙江省2020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

風景名勝


合坑源農家樂
成片35萬畝的浙西大竹海,尉為壯觀,被譽名為“中國筍竹之鄉”。境內峰巒疊嶂、竹海綿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資源豐富、人傑地靈,是個風景如畫的山村,這裡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之讚美的秀麗風景,與濤濤竹海、獨特的酒文化、竹文化。在竹鄉,冬去春來,夏逝秋至,都有當令竹筍嘗鮮,春筍與韭菜竟長,鞭筍與雪藕比美,冬筍與沙鯽爭肥。山上挖筍,砍毛竹,感受山裡人家的新鮮生活;在農家樂接待戶家中或村裡山底大樹下約幾好友,喝茶打牌,感受南部山區別有的清涼與歡樂;晚上住宿合坑源,好客的農家旅店,給您在家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