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是北宋文學家蘇轍所創作的一篇遊記。文章記敘蘇轍遊覽廬山棲賢寺僧堂的過程,最後以議論作結,表達了作者對求道的看法。全文語言淡泊雅緻,樸素自然,簡潔暢達,然而生動形象,富於文學色彩,體現了蘇轍散文特有的風格。

作品原文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元豐三年,余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陽,入棲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練,橫觸巨石,匯為大車輪,流轉洶湧,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於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蒨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廬山者,曰:“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
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於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敗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壯邃密,非復其舊,願為文以志之。”余聞之,求道者非有飲食、衣服、居處之求,然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得安,於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為道也輕。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築室廬,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於塵垢之中,紛紜之變,日進於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況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飽,是非榮辱不接於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今夫騁鶩乎俗學而不聞大道,雖勤勞沒齒,余知其無以死也。苟一日聞道,雖即死無餘事矣。故余因二遷之意,而以告其來者,夫豈無人乎哉!
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蘇轍記。

註釋譯文


註釋

1.廬山:在江西九江市南,東南傍鄱陽湖。相傳秦末有匡俗兄弟七人廬居於此,因而得名。
2.棲賢寺:又稱觀音洞,位於南山寺北側的棲賢谷口。
3.元豐三年: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79年)。
4.遷:貶謫。
5.高安:宋時筠州治所,即今江西省高安縣。
6.勝:風景美麗。
7.涉:進入,到。
8.陽:山的南面朝陽的一側。
9.棲賢谷:在廬山山陽含鄱口南,是廬山三大谷之一。
10.岌(jí)嶪(yè):山石危聳的樣子。
11.雷霆(tíng):雷暴,霹靂。
12.震掉:使人恐懼而提心弔膽。震,恐懼,害怕。
13.自持:控制自己的情緒。
14.三峽:長江三峽,即巫峽、瞿塘峽和西陵峽
15.東:向東行,名詞用作動詞。
16.循(xún):順著,沿著。
17.白練:白色的熟絹。
18.橫觸:激流衝擊。
19.匯為大車輪:意為水流橫觸巨石,驚濤卷雪,狀似車輪。
20.窮水之變:窮盡了水的各種變化狀態。
21.據:盤踞,佔據,這裡是位居的意思。
22.俯:俯視,向下看。
23.趾(zhǐ):腳,底部。
24.翔舞:飛翔、舞動。
25.箭:竹的一種。
26.植:生長。
27.蔥蒨(qiàn):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28.糾:糾纏,糾結。
29.壓:垮塌下來。
30.習:通曉、熟悉。
31.茲(zī)山:這座山,指廬山。
32.蓋:表推測的意思,有大約,大概意。
33.一二數:即數一數二。
34.長老:佛寺中的住持,由年高德昭者擔任。
35.謁(yè):拜見。
36.瓦敗木朽(xiǔ):屋瓦殘破,柱樑腐朽。
37.待:接待、招待。
38.客:此處指拜佛的香客。
39.新:這裡用作動詞,新之,即使之新。
40.邃(suì)密:幽深而嚴密,這裡形容修之一新的寺院。
41.志:記也。
42.充:充足。
43.完:完備。
44.無外擾:不被外界世務所煩。
45.達者:通達事理的入。這裡指修行得道的人。
46.因:依靠,憑藉。
47.室廬:房屋。廬:簡陋的房屋。
48.蓄(xù):積聚。
49.置(zhì)力:即投入精力。
50.懈(xiè):懈怠。
51.塵垢(gòu):塵土與污垢。比喻微細輕賤之事。
52.中心:內心。
53.崖(yá):高峻的山邊、水之岸邊,都稱崖。
54.垠(yín):邊際,盡頭。
55.接:接觸。這裡指目見耳聞,牽掛於心。
56.忽焉:倏忽,突然。
57.省(xǐng):懂得,知曉。
58.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意為早晨得了道,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59.馳騖(wù):馳是賓士,放任。騖是追求。
60.俗學:一般的、普通的學問或學說。
61.沒(mò)齒:沒世,就是一輩子。
62.苟(gǒu):如果。
63.餘事:身外未了之事。
64.夫其無人乎哉:意思是今後也必有求道的人。

譯文

元豐三年,我因獲罪被貶官到高安,夏季六月經過廬山。我知道那裡風景十分有名,卻不敢久留。逗留兩天,從山的南麓進入棲賢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高聳立,互相倚靠。溪水在石間奔流,那聲音如同雷霆,又像千百輛車同時行進,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驚懼,即使是長江三峽也超不過它。所以那橋就叫三峽橋。過了橋向東,沿著山路溪流走,那水平得像一幅白色的絲絹。一旦遇到橫擋著的巨石,匯聚成的旋渦像大車輪,旋轉激蕩,顯示出水的無窮的變化。有一個院落建在那溪流的上游,右邊靠著壁立的山石,左邊下臨溪水。那壁立的山石腳下,有一座僧人誦經的房子建在那裡。奇峰怪石,好像飛舞在它的屋頂之上,杉樹松樹竹子橫生倒長,各種野草互相糾纏。每逢刮大風下大雨的時候,在堂內的人都懷疑那些山石草木會要壓下來。詢問那些熟悉廬山的人,他們說,雖然廬山名勝很多,這棲賢大概是數一教二的。
第二年,棲賢寺的長老智遷派他的徒弟惠遷到高安見我,說:“我們這座僧堂從修建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瓦也碎了,木也朽了,無法招待各地客人了。惠遷能夠用他辛勤勞作把它修整一新,完整雄壯,深邃嚴密,不再是原來的樣子。願求您寫篇文章把這事記下來。”我聞聽有人說過,求道的人不是為了追求飲食衣服居住處所的優越,然而讓他們飲食充足,衣服完整,住處安全,使他們求道時無外界干擾,那麼他們修道也容易。這就是古代通達事理的人一定要依據山林建造房屋,儲存蔬菜米糧,用來接待各地的遊客的原因,也是二位和尚不懈努力的原因。讀書人生活塵世里,紛亂的變故每天在面前遇到,而內心裡沒有一天忘記道。何況在深山的崖邊,荒野的河邊,有屋可住,有飯可以吃飽,是非榮辱見不到也不去想,卻怎能把道忘卻而不懂了呢?孔子說:“早晨聽到道晚上就死也行了。”現在在世俗學問上努力追求不止,卻不明根本道理,即使勤懇辛勞直到老死,我知道他也是一無所獲死的。如果有一天聽懂了根本大道,即使立刻死掉也沒有其他事可惦記的了。所以,我借著智遷、惠遷兩位和尚叫我寫文章的機會,把這個意思告訴來這裡的人,怎能沒有人了解呢?
元豐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蘇轍記。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79年),蘇轍因上書救其兄而獲罪,被貶為監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鹽酒稅。他赴任時途經廬山,遊覽了棲賢谷和棲賢寺。第二年的五月,寺里的僧人二遷(長老智遷和他的徒弟惠遷)新修了僧堂,特請蘇轍寫一篇文章記述這件事,因此寫下這篇文章。

作品鑒賞


賞析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介紹了廬山棲賢寺周圍的環境和智遷惠遷二信對重修該寺的貢獻,並闡述了“聞道”的重要性,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寫作者遊覽廬山棲賢谷和棲賢寺的經過。對山中景物的描寫繪聲繪色、細膩逼真,生動形象,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文章先寫谷中山石高聳相倚,再寫水聲之響,如雷霆,如千車行,用兩個誇張的比喻突出了水流的宏大氣勢,難怪有“三峽”之稱。接著寫橋東“水平如白練”,可見溪水的澄靜,但觸及巨石,又“洶湧流轉”,窮盡了水的各種變化。寫寺,先敘其方位,再描繪僧堂前的號物,“狂崢怪石,翔舞於檐上”,用擬人化的手法化靜為動,筆致奇特巧妙,給讀者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先交代了作記的緣由。接著在前面寫景、敘事的基礎上闡發議論。“二遷”這樣的僧道之人並不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條件上有所追求,但生活過得安定是有益於他們求得佛理的。由此也表明了“二遷”新修僧堂的原因。從僧人求佛理聯想到士人求道(即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一種政治理想),他們處於紛亂、混濁的塵世,卻沒有忘懷對道的追求。最後,引用孔子的話表明自己的心跡:自己生活的目標就是要聞知大道,一旦聞道,“雖即死無餘事矣”。並且點明此記的用意在於將這番人生的道理告知後來之人。表現了作者身遭貶謫、處於逆境仍不頹廢氣餒,而要積極進取,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的頑強意志和可貴精神。
文章構思巧妙,結構新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文章的前後部分在時間上,一寫元豐三年之事,一寫元豐四年之事;在內容和表達手法上,一為寫景,一為議論。初看起來,二者似乎沒有多大關係,但實際上形成一個對比的結構,作者將自己眼前生活的煩囂俗雜與廬山棲賢寺的優美閑適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塵俗的厭惡,對安閑恬適的嚮往,以及無論身處何地,都將求道不止的決心。其二,摹寫景物,鮮明生動。作者描寫棲賢谷的景物,鮮明逼真,特別是對水的描寫,運用巧妙的比喻,不僅寫出水的各種形態,而且模擬水的聲音,使人如同親臨其境。其三,語言新奇壯美,有別於蘇轍文的一般語言風格。

評價

清·文學家王士禎《香祖筆記》卷十二:穎濱《棲賢寺記》造語奇特,雖唐作者如劉夢得、柳子厚妙於語言,亦不能之。

作者簡介


蘇轍畫像
蘇轍畫像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號潁濱遺老。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桔進士。歷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散文汪洋澹泊,與父洵、兄軾合稱“三蘇”,同被列為“唐宋八大家”。著有《欒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