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玄靖碑的結果 展開

李玄靖碑

顏真卿李玄靖碑

《李玄靖碑》,全稱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碑於大曆十二年(777)立在江蘇句容縣茅山玉晨觀,南宋紹興七年(1137)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

基本資料


【名稱】《李玄靖碑》,全稱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
【類別】中國書法
【年代】唐代
【作者】顏真卿
【收藏】碑立在江蘇句容縣茅山玉晨觀。

作品簡介


《李玄靖碑》,全稱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碑原立在江蘇句容縣茅山玉晨觀。據《金石萃編》載:“碑已斷裂,約高一丈余,廣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後各十九行,兩側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書。”古代刻碑的通例是先用硃筆把碑文寫在右面上,稱為“書丹”或“用丹”,然後刻工依字跡刊刻,一般碑額為標題,碑陽(正面)為正文,碑陰(背面)碑側(左右)為題名。可能是碑文太長,也可能是表示碑主的事迹多得說不完而有意刻滿碑的四面,因而稱為四面碑。據說早在乾元二年(759)顏真卿任升州刺史時,就曾派人送信到茅山,表白“慕道玄微”之心。李含光授意韋景昭鍊師作答。儘管顏真卿本有宅心山林之心,終因“事乖夙願,徘徊郡邑,空懷尊道心”。后赴任湖州刺史時,途經茅山,得知含光早已羽化,感慨萬千,寫下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
此碑立於大曆十二年(777),於南宋紹興七年(1137)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清代方若在《校碑隨筆》中說:“該碑存石十四塊,合全、半字計四百六十一字。”又說“乾隆壬子汪稼門志伊菟訪僅廿三石,然尚存全、半字共一千四十餘字。全碑凡一千六百餘字,則闕者已五百六十餘字,若明末或國初拓尚較汪拓多二百許字。自句容經兵燹,后石又散失。同治丙寅遵義趙氏訪得十五石,共百九十七字,旋失三小石,計十五字,迨壬申揚州張氏更訪得二石移至學宮,共二百七十九字。……今茅山所有碑乃是覆刻,筆畫細瘦全乏魯公雄健之氣,且字之訛七十餘處。”清代臨川李宗瀚舊藏南宋斷後初拓本,文字稍有殘缺,以火后本補足。

作者介紹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唐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被縊殺。顏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顏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工於尺牘。五世祖顏師古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年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

作品賞析


李玄靖碑[顏真卿李玄靖碑]
李玄靖碑[顏真卿李玄靖碑]
《李玄靖碑》雄渾壯美,高古蒼勁,氣勢追人,具有篆隸筆意。用筆平正遒婉,圓健渾厚,筆畫疏密得當,規整穩定。筆力深沉含蓄,結字開張舒展。正如梁讞《承晉齋積聞錄》說的那樣:“顏魯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圓,帶有篆意,與《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極散極拙,多不勻稱,而其實古意可掬,非《畫像贊》、《中興頌》所可及。”也許“魯公字到《李玄靜碑》已古”(梁讞《承晉齋積聞錄》),不是初學者能夠學得到家的,因而沒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那樣出名。
碑文
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
金紫光祿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並書。
先生姓李,氏諱含光,廣陵江都人,本姓弘,以孝敬皇帝,廟諱改焉。廿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晉陵,遂為郡人。高祖文嶷yí,陳桂陽王國侍郎,曾祖榮,皇朝雷州司馬,祖師龕kān,隱居以求其志,徙於江都,父孝威博學議,謚曰:正隱先生,母琅琊王氏,賢明有德行,先生孩提,則有殊,誦習墳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師事同邑李先生,遊藝數年,神龍初,以清行度為道,過哀口不嘗甘旨之味,食唯穬kuàng麥而已。封植膳羞,皆出其手。號毀骨立,親族莫不傷之。開元十七年,從司馬,覽無遺,綜覈hé(p29)古今,該詔zhào先生,居王屋山陽台觀,以繼之,歲余,請居茅山,纂zuǎn修經經法。頻璽書征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諮稟,必先齋沐,他日,請傳道法,先生(p36)辭以足疾,不任,玄宗知不可強而止,先生嘗以茅山靈跡翦焉。將墜真經秘錄,亦多散落,請歸修葺,舊居紫陽以宅之,仍賜絹二百疋,法衣兩御,制詩及序以餞之,獵食葷血者不得輒入,公私祈禱,咸絕牲牢,先生以六載秋到渥澤,頻繁輝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許長史、楊君陶隱居,時遭喪(?p50)亂,散逸無遺,官啟告靈仙,緘封表觀,側近二百戶。太平並蠲其官徭以供香,睹先生又圖奏之,是歲冬又征先生於御制序,詩以餞之。十有一載,先生奉詔與門人景昭等,於紫陽之東郁(?p61)岡山別建齋院,是夜仙壇林間遍生,詔嘉異,初隱居,先生以三洞真法,傳升玄岠於隱居凡五葉矣。皆總襲妙門,大正真法。所以茅山為天下焉。生死可忘也。覺夢於變化之際哉。先生明庭特寵,肩輿之貴,一月十有四日,遁化春秋八十有七,其十而至者,凡數千人,號奉冠(闕?xi),遷窆於雷平山之西陲,弟子等仰望奉嘉猶(?p77),克淳業,行高古道;窮(?p78)情為王者之師,出入以大曆己酉歲冬十,博覽群言,長於著撰,嘗以本草之書,精明藥物,事關性命,難用之書,著學記義,略各三篇,以續仙家之遺事,皆名實無違,詞旨該博,初,先生幼年,頗工篆籀,而隸書尤妙,客或賞書,上經一十三紙,以於陰陽數術之道,而不以藝業為能,極於轉練服食之事,而不博大之至人,孰能盡於此?真卿乾元二年,以升州刺史,充浙江西節度,親承至德,結生特令韋練師景昭復書於真卿,恩眷綢繆chóu móu(密纏緊縛p100),足勵超然之志,然宗師可仰望紫府而非遙,王事不遑寄,白雲而攸遠眾。大曆六年真卿罷刺臨川,旋舟建業,將宅心小嶺,長庇高蹤而轉刺吳興,事乖夙願,徘徊郡邑,空懷尊道之心,瞻望林巒,永負借山之記,而景昭眾郭閎等,以先生茂烈芳有猶(p111),願銘金石,乃邀道士劉明素來托斯文,真卿含一之德,敢強3名於巷黨,曷足辯於鴻蒙(自然的元氣),其詞曰:抱一混茫,人之紀綱,先生以之,氣王神強,乃啟玄旨,玄門以彰,乃為帝師,帝道惟康,甘露呈瑞,靈芝效祥,上士雲感,高風載4揚,鶴返仙廟,雲辭帝鄉,(?p123)歸而老,妙識行藏,德本無累,道心有常,實曰形解,孰(?p126)坐忘,伐石表墓u,勒銘傳芳,谷變陵遷,厥跡彌光。大曆十二年夏五月建。渤海吳崇休鐫(?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