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奔奔的結果 展開
奔奔
經濟型小轎車品牌
奔奔是一款經濟型的小轎車,是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歷經3年時間,由上百名中外專家和技術人員設計和研發完成的。
2006年11月奔奔在北京車展上正式上市,它是長安的首款自主品牌轎車。
奔奔mini
2006年11月奔奔在北京車展上正式上市,它是長安的首款自主品牌轎車,開發歷時三年,從發動機到外型全部是長安自主研發。奔奔繼續長安務實親民路線,是面向年輕人的兩廂經濟轎車。
長安奔奔
奔奔
奔奔的內飾配色,選擇了輔助銀色仿金屬貼面材料的黑色系。黑色的主色調,亮度雖較差,有了銀色系的輔助,緩解了壓抑感並體現了動感、時尚,還能提升做工精緻感,不過在夏天的時候,這樣的內飾很吸熱,因此車廂內溫度會很高。奔奔內裝的用料、取材、還有以接縫縫隙控制等細節做工處理,比較嚴謹,中控面板的控制旋鈕轉動手感阻力適中、線性。
儀錶也是內裝的一個亮點,四個鋁製的儀錶外框,配以灰底和白色的背景光。中控台的背景光以綠色調為主的。空調旋鈕的造型很不錯,但調整出風方向的旋鈕比較澀。
奔奔外觀
奔奔搭載1.3l的全鋁發動機,最大功率63千瓦,最大扭矩110牛米,動力性優於市場同價位車,該發動機技術來自日系車,技術較為成熟,奔奔採用電子節氣門,這在同價位車中也不多見。但不足的是奔奔變速箱為重慶國產與該車的發動機的匹配不是很順暢,由1換到2檔加速感不是太明顯。
總之,雖然奔奔在操控性等方面還有著欠缺,但是奔奔的動力性,低價位等優勢讓它在同檔車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參數 | 1.3L車型 |
長寬高mm | 3525×1650×1550 |
軸距mm | 2365 |
最小離地間隙mm | 155 |
最小轉彎半徑m | -- |
輪胎規格 | 165/60R14 |
最大功率kW/rpm | 63/6000 |
最大扭矩Nm/rpm | 110/3500-4500 |
油箱容積L | 41 |
排放標準 | 國IV |
奔奔運動版與普通版
●外觀篇改變明顯活力四射
奔奔運動版與普通版
奔奔運動版前臉最大的改變之處就是原來的散熱格柵和進氣格柵都設計成了網狀,整體感覺更加 霸氣、張狂。更加誇張的前保險杠黑色裝飾條可以在發生小刮蹭的時不至於傷到杠體的噴漆。
輪轂的變化也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純黑的五福輪轂看上去非常兇悍,再利用運動包圍套件加以連接,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酷!
整體來說,奔奔的這次改款是比較成功的,它更多的添加了運動和時尚的元素。運動版奔奔在外形上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致力於將運動的主導思想進行到底。以銀色奔奔為例,銀色主色調沉穩之外更泛著激情之色,前後左右四個防擦條都以濃重的黑色線條勾勒出厚實的時代氣息,銀黑兩色的絕妙搭配則恰如其分的表現了轎車和車主的不凡個性。
●內飾篇個性十足工藝有待提高
奔奔運動版內飾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儀錶盤和中控台。儀錶盤的改進是非常成功的,幾個半圓造型的刻度表,像彩虹一樣疊加在一起,給人的感覺非常清新富有朝氣,比起老款來說確實漂亮了不少。中控台的顏色也被做成了全黑色,與整車的色調很搭配,但是做工不能讓人滿意,車內最讓筆者接受不了的設施就是:音響機頭居然是個帶AUX介面的收音機,連卡帶功能都沒有。相信購買該車的消費者也會對沒有CD機的機頭非常的不滿。
綜合來說,座椅也由銀黑兩色搭配而成;方向盤、儀錶盤、中控台等等細節,無處不洋溢著造車者對運動元素的訴求。另外,在一些細小的配置上,運動版採用了質感更好的座椅面料,透氣性佳;儀錶盤應用了電子模擬顯示方式,現代感較為突出。不足的地方一個是中控台機頭沒有CD功能,其次就是做工和用料的材質都很一般,期待長安在以後的車型上有所加強。
●綜合評述
奔奔運動版4.39萬的最低價格,可以說開創了一個低端運動型車的新市場空間,即使沒有助力轉向系統,沒有倒車雷達等系統,但奔奔運動版仍然能給人以很強的操縱和駕駛感覺,重新匹配的變速箱也使該車比起老款來說更加有型,從三角輪胎更換成錦湖輪胎加上讓人眼前一亮的外觀,奔奔運動版正在以一種全新的理念衝擊著中國的新一代消費群體。
座套、坐墊、腳墊給愛車裝上一套坐墊、靠墊、座套、腳墊、地膠等成為車主的首要工作。一般汽車座椅底下都是一種地氈似的物品,是原車整體鋪制好的,一旦有臟物、污垢留在上面,很難清理。若上面鋪上地膠,清理就很方便。地膠一般分為手縫和成型地膠兩種。手工活很好的地膠,能有效防止灰塵和臟物滲入地氈,但防水能力差一些。適合秋冬使用的各種棉質腰靠、羊毛坐墊、仿絨腳墊均已經上市。
汽車作為人們戶外活動的工具,受到外界強光照射的機率非常高,時間特別長,尤其是當汽車前行遇到強光照射時,人的視覺環境受到破壞,眼睛受到傷害,甚至危及行車安全。因此建議新車主最好選擇濾光屏。
濾光屏
防盜器、倒車雷達剛買了新車,最擔心的問題莫過於愛車的安全問題。其一,車輛防盜:為愛車安裝防盜器,車主在購買時還要注意防盜器是否通過公安部檢測,是否註明產品產地。其二,倒車安全:汽車越來越多,而有效使用的空間越來越小。新司機、女性司機越來越多,刮蹭事情隨之增加,因此,安裝倒車雷達就成為必需的安全裝備。
長安-奔奔運動版是國內僅有的一款走運動路線的微轎,雙色的車身,黑色的輪轂讓這款小車在路上賺足了回頭率。最低4.39萬的價格可以讓許多朋友輕鬆擁有這款個性十足的“小跑車”。那麼奔奔運動版究竟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舒適與便利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外觀部分
奔奔外觀
3.5米的車身長度讓奔奔運動版在越來越擁擠的城市道路中能夠穿梭自如,短小的車身讓停車入位也很方便。1.6米的車身寬度使得後排座下三位成年人都不會感覺擁擠。
前保險杠的黑色裝飾條可以在發生小刮蹭的時不至於傷到杠體的噴漆。一體式大燈用黑色邊框裝飾,營造運動的感覺。近光配透鏡,與傳統的反射式燈光相比,亮度更高。獨立高亮霧燈起到了輔助照明的作用。
后保險杠黑色裝飾條與前保險杠相對應,奔奔運動版標配了后尾翼,顏色與車頂顏色相同。高位剎車燈增強了安全性,尾燈識別度高。
與普通版車型相同,奔奔運動版的后尾門為雙氣壓桿支撐,開啟和關閉力度適中,力氣較小的女性朋友在操作時也不會感覺到吃力。尾門開啟后,高度達1.9米,一般身材的人在裝卸物品時都不會感覺到局促。並且行李倉開口也較大,使在裝載大件物品時十分方便。
●車門部分
奔奔內飾
後排車門開度並不大,但對上下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後門並沒有一般車型的“三角窗”為一整塊玻璃,正是由於玻璃較大的原因後排車窗無法降至最下端,但影響並太大。
駕駛員側車門控制區的按鍵相對簡單,僅有前排電動門窗控制鍵,雖然駕駛員側車窗控制鍵有“AUTO”標識,但實際操作中並無一鍵升起/下降功能。車窗鎖定按紐沒有標註功能說明標識。
●音響、空調及照明
奔奔運動版的音響主機沒有常見的CD播放功能,僅有收音機以及“AUX”音頻輸入介面,可連接MP3等數碼播放器,配兩個揚聲器。藍色背光識別度高,顯示信息較豐富。
奔奔內飾
方向盤左側的控制桿負責控制燈光,包括示寬燈、大燈、遠近光切換以及轉向燈控制。而前後霧燈的開關位置在中控台的右下角。左側控制前後風擋的雨刷系統。
與普通版車型相同,奔奔運動版車內僅配備了前排閱讀燈,亮度一般。前排左右共用一個,相關的控制比較簡單。
●駕駛員區域
奔奔運動版方向盤為三幅式造型,左右經常抓握的位置為真皮包裹,手感良好。喇叭按鍵位置合理。方向盤高低可調,方便不同身材的人駕駛。
廠家的技術人員對奔奔運動版的發動機以及變速箱和減速器進行了重新調試,使速比達到了更合理的比例。五檔手動變速箱檔位清晰、行程適中。磨沙處理的排檔桿頭握感舒適。
奔奔內飾
●前後排座椅
奔奔運動版的車內空間與普通車型並無明顯差別,前後排車內頭頂空間十分寬裕,經過實地測量。前排的頭頂空間達到了970mm左右,身材高大的朋友在駕駛或乘座時不會感覺局促。長度為500mm的坐墊,為大腿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駕駛員左椅為6向調節,高低調節在同級別車型中比較少見,充分照顧了駕駛員的駕駛舒適度。各調節控制力度適中,調控準確。座椅頭枕高低可調節。
相比前排空間而言,後排在腿部空間上僅僅夠用,座墊長度較短。為了使得後排座椅靠背放到后能更加平整,靠背設計的比較筆直,乘座時間長了會感覺疲勞,頭枕為一體不可調節式。
如需要裝載體積較大的物品,可以將後排座椅完全放倒。與普通版車型相同,奔奔運動版的後排座椅的釋放控制在靠背的一側,需要將手伸進一部分才可以操作。向前扳動釋放扳手,放倒靠背即可。綜合來看,奔奔運動版與普通版車型在各項功能的使用方面並無太大的差別,在局部設計方面有亮點。個性的外型、出色的實用性以及較低的價格是奔奔運動版最大的賣點。但在局部的做工以及用料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時尚笨小孩--對比測試精靈、奇瑞A1、奔奔
經濟型車我們關注得不少,但以合資品牌居多,但這幾年,自主品牌也出了不少惹人喜愛的小車,它們外表時尚,價格適宜,而且在質量和做工方面與合資品牌相比早已拉近了距離,它們雖然起步晚點,但一點也不影響它們正在不斷佔領市場的步伐,這期就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這群惹人喜愛的時尚笨小孩!
我們這次測試的長城精靈、奇瑞A1、長安奔奔是A00級別的微型車。
外形
①精靈風格歐化最出彩
②A1線條動感流暢協調
③奔奔很飽滿更重實用
[前臉部分]
新登場的精靈在外觀上無疑借鑒了不少菲亞特熊貓的設計思路,而借鑒成熟的設計元素就可將主要的注意力花在更需要時間和精力研究的地方,比如動力系統、懸掛系統等方面。從精靈前臉的設計看,格柵一直延伸到引擎蓋的突出線條顯得非常有力道,下唇的進氣格柵開口不小,頗有追隨時下大嘴設計的味道。它突出的頭燈設計很有型,與整車的氣質相協調,這點和A1的前臉的造型都以圓滑的大麴面來連接發動機艙蓋和散熱格柵類似,讓它們的前臉看上去十分的統一。
[側面設計]
奇瑞A1和奔奔兩車最大的相似點就在側面下半部分。前大燈雖然風格不同,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燈底部的弧線完全一致,輪眉造型也相當接近。其實這樣的相似度並不奇怪,奇瑞A1和奔奔的造型設計本身就來自於同一家義大利公司,只是側窗的設計風格有所不同。奔奔的側面造型與精靈相比則採用了更多的弧線設計,四輪四角的流行設計不僅增加了車子的軸距,而且也提高了車輛駕駛的靈活性。不過,與精靈相比,它的側窗視野顯然因為造型而損失了實用性,在開闊性方面不及精靈,而它傾斜的後部弧線也壓縮了不小的後排頭部空間。
[尾部風格]
奔奔還是以普通設計為重點,避免過於怪異的造型設計,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而奇瑞A1則大膽地將牌照框放置到保險杠處,尾燈的設計也是與眾不同,和前臉造型一樣簡練,只是這樣的設計很多人還是不太習慣。精靈L型的柱形尾燈也很時尚。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來看,長城的這款新車顯得都很大氣,尤其是側面的線條,雖然方正,但挺拔,而且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車內後排乘員的頭部空間和行李箱容積。
[車頂造型]
精靈和A1的車頂的線條比較平直,一直延續到車尾忽然向下一折,構成了角度較為垂直的車尾造型。這樣做的好處當然顯而易見———儘可能地營造更多的車內空間。而且它們都有旅行架,這點奔奔欠奉,不過筆者認為這並不重要。作為城市代步小車,這方面是裝飾多過實用。
內飾
①精靈的製作工藝精細
②A1較長腿部空間優勝
③奔奔車內橫向空間好
[製作工藝]
從內飾的設計來看,兩車無疑都大量地採用了塑料組件,因此,從觸感的角度來說,都顯得冰冷、僵硬。不過從做工和用料上來看,精靈的內飾可謂更加精細,感覺製作得非常用心,貨真價實。奔奔的內飾顯然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雞蛋形的中控台造型很可愛,但從精細的角度來看,與精靈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內飾的做工方面,已經在微型車市場摸爬滾打了多年的奇瑞顯示出了更深厚的功力,當然伴隨這份功力的也有更高的製造成本所帶來的價格因素。
[空間大小]
一款微型車的車內空間小應該會很有限,但是當筆者看到奔奔和A1的時候,卻覺得它們倆的空間彷彿和“微型”二字根本不沾邊,因為它們的內部空間已經接近許多A0級車的水平。這和它們極盡空間拓展的設計理念分不開。奔奔高而寬的造型使得它的車內橫向空間和高度都非常出色,像一般微型車肘部空間和頭部空間局促的通病在它身上都找不到,尤其是前排空間,奔奔短鼻子的設計為前排預留出了更大的駕乘空間,為駕駛過程提供更高的舒適體驗。而以流線見長的A1則更顯得小巧幹練,較長的車身尺寸使得A1在腿部及行李空間上略佔便宜。
[設計風格]
在延續外形的小巧設計風格方面,精靈的內飾顯得更加統一。中控台集中了幾乎所有的控制按鈕,就連換擋桿都設置在此,緊湊的布局讓人在視覺上強化車型的定位。而大量圓形元素的應用,同樣營造了小巧可愛的氛圍。不可否認細節的變化使得A1的原創更多,精靈雖然也力求在細節上進行一些改進,但是原創的程度還是沒有A1來得徹底。相比之下,A1的內飾布局則在緊湊性及活潑性上略遜於精靈,不過材質的應用上則彌補了這方面的劣勢,大量銀色飾板的應用以及多種色彩的搭配,使其擁有更高級別車型的特質。儀錶盤是A1最大的亮點,圓形液晶屏能夠直觀地顯示瞬時油耗、里程、時間這三項內容,這在國產微車中確實很少見。
價格和配備
①精靈簡約化居中
②A1豪華陣容最貴
③奔奔實在最便宜
[精靈]
價格和配置都處於這二者之間,最高配的車款與入門級的A1一樣,售價是5.38萬元,配置也與A1這款入門級車基本相當。不過,精靈在配置上相比其他對手的最大亮點並不在於合理的價格配置匹配,而是體現在“歐洲化”上。像車外溫度顯示是對手所沒有的,精靈的儀錶還有雙計數器等功能,其他的細節還有後排獨立的車用電源、全系標配的后雨刷等等。這種設計比較像歐洲廠商的造車理念,在國內自主品牌里確實不多見。
[A1]
入門級的A1價格5.38萬元,很明顯要和三四萬元的低價的微型車拉開距離,好在它的配置比較高,像四門電窗、電動後視鏡、雙氣囊、倒車雷達都是全系標配,還有ABS也是必不可少。如此小東西在很多A0級,甚至一部分A級車上都不一定有的,而在A1的最低配置車型里都有。在同級別的微型車中,這樣的陣容可以稱得上豪華了。
[奔奔]
奔奔內飾
操控
①精靈加速最快剎車穩
②A1加速較慢要高轉數
③奔奔入擋時略有青澀
[精靈]
長城精靈採用了杭州依維柯生產的5擋手動變速箱。感覺不錯,換擋平順,操作也很舒服,擋位清晰沒有澀感,腳下的踏板行程稍長但力度適中,讓駕駛者感到輕鬆自如。此外,精靈的前置擋台也為同級車獨有,前置擋台帶來了良好的橫向空間,寬大的座椅擁有很好的承托性和側向支撐力,即使身材高大的駕駛者也不會感到局促。精靈的底盤整體感相當不錯,其懸架設計調校偏硬,很有歐洲小型車的味道。行駛中遇到路面小顛簸和減速坎都能較好地吸收震動,沒有聽到雜音,具有一定路感又不失舒適。彎道中提供了足夠的側向支撐,轉向的力度和指向性也都不錯。全車系標配了液壓助力轉向,在低速移庫時會覺得略重了一點,像這樣的小排量車採用電動助力效果會更好。
[A1]
底盤的沉穩性和整體感很好,少了開這一級別車時常會出現的輕飄感。方向盤的手感較重,轉向比較稀疏,會令你覺得轉向很直接,又是一個偏重操控的設計取向。惟一不爽的是換擋,擋位澀而生硬,2、3擋的入位比較艱難,不能夠讓人連續順暢地操作。而踩下離合器踏板之後,發動機失去傳動負載,掉轉又比較明顯,結果就是換擋後行車頓挫感明顯。在實際駕駛時感覺這台發動機的平順性出色,雖然初段的加速力一般,但當轉速超過了4000轉以後動力便開始澎湃起來,超車併線都能得心應手,尤其當時速超過60公里以後,深踩油門仍能感到車輛會較快作出反應,沒有以往經濟型小車一上高速就發怵的表現。
[奔奔]
奔奔內飾
動力
[精靈]
1.3L排量的發動機在微型車中應該已經接近上限。從這幾款車的發動機來看,精靈所配備的是GW413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採用博世電噴系統,電子油門,博世的燃油供給系統還是比較不錯的,它借鑒豐田8A-FE開發的1.3升機型,採用了VVT技術。由於8A發動機使用多年,因此可靠性高,油耗也比較低,最大功率為88馬力。
[A1]
配備的是奇瑞自主的Acteco發動機,雖然同為1.3L的排量,但這款發動機實際上是這三款車中最小的。精靈功率65千瓦,奔奔63千瓦,而A1最小為61千瓦。匹配的問題同樣影響A1,開起來總感覺有勁使不出,動力的響應速度也不夠迅速,傳動系統的噪音也很影響心情。單從發動機來說,精靈65千瓦,115牛·米的表現要優於奔奔和A1,問題關鍵就在於精靈的匹配,當然買車要全面地看車,發動機只是其中一項。
[奔奔]
所配備的是羚羊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技術含量較低,其實鈴木的調校是比較成熟的,這款發動機的總體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奔奔在匹配上不盡如人意,與奔奔的這款成熟發動機相匹配的變速箱不是羚羊的那一款,所以感覺駕駛起來比不上羚羊,會出現動力輸出不順暢,響應遲緩,傳動系統的噪音較大等問題。
總結
空間直逼A0級的選A1
喜歡價格低考慮奔奔
愛開車精靈為不二之選
綜合來看,這三款車可以說代表了自主品牌微型車的最新水平。A1最大,這一點毋庸置疑,它在尺寸上勝出對手將近一個級別。而且從奇瑞對它的重視程度看,它也是值得信賴的,畢竟是奇瑞基於QQ平台打造的世界車。而且它的配置很高。奔奔主要的優勢是便宜,而且車子本身做得還不錯,源自羚羊的發動機雖然匹配一般,但可靠性比較有保障。從筆者直觀的駕駛感受看,精靈要比其他兩位對手明顯好開得多。不僅如此,人機工程也是精靈的最好,日常使用起來很方便。因此單從駕駛方面選擇,精靈無疑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