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大鼓
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打擊樂器
任丘大鼓的特點:一是鼓身大。大鼓直徑多在2.3米左右,用整張黃牛皮縫製,用鐵釘1600餘枚,能同時站開8-10人同時敲打。二是鼓音純厚。大鼓擂動時,有獅吼龍吟之勢,萬馬奔騰之威。三是鼓隊配置齊全、豐滿、協調,鼓響之時輔以大鑔、鐃、小鈸、鐺鐺歌等器樂與之合拍,更突出其雄渾的雷霆之勢。四是套路多,風格多樣。
任丘大鼓是一門獨具風采的群體藝術,是力與美的有機結合;是協作精神的完美體現;是人鼓合一的完美詮釋。能讓人精神振奮,激情迸發,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場面熱烈、歡快。任丘大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鼓隊活動遍及全市18個鄉鎮百餘座自然村。
任丘大鼓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最初是受“梁紅玉擊鼓抗金兵”啟發而孕生,用於抵禦金兵。鼓舞士氣,現在已成為展現任丘人民喜奔小康奮發向上精神風貌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
任丘大鼓同其它地區的鼓器相比,別具特色,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形體碩大,鼓面由整張牛皮精緻而成。用鐵釘1600餘枚釘制,直徑達2米左右,能同時站開8—10人同時敲打。二是鼓音純厚,擂動之際有如獅吼龍吟,萬馬奔騰,讓人精神振奮,激情勃發。三是鼓隊配置齊全、協調得當,鼓響之時輔以大鑔、鐃、小鈸、鐺鐺歌等民間器樂與之合拍,更突出其雄渾的雷霆之韻。四是套路多,任丘大鼓源遠流長,大鼓套路多達108種之多,且風格各異,讓人百聽百看而不厭。
任丘大鼓作為一門獨具風采的群體舞蹈藝術,體現著力與美的完美結合。是協作精神的完美體現,因其具有使人精神振奮激情迸發的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所以吸引了大批群眾參與其間,隨著任丘經濟的迅速騰飛,大鼓已滲透到任丘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現今任丘大鼓已發展到百餘面,遍及全市18個鄉鎮,413個行政村,形成了“無人不知鼓,無慶不敲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