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北京,又名魏郡,北宋時期行政區劃。轄十二個縣,範圍包括山東省德州和聊城、河北省邢台和邯鄲、河南省安陽三省五市。慶曆二年(1042年),建大名府為北京,治元城縣慶曆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撫使。熙寧六年(1073年),分屬河北東路。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北京人口有五十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六口,後來被河淹沒。

歷史沿革


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升大名府為北京。作為開封的陪都。後來被水淹沒,此座城在4米之下的河沙之中。
公元1401年,漳河衛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一丈多深,整個城池圮於這場洪水。因為此城是一次性水毀,建築基址、宮舍布局、街區民房大都保持原貌,大名府故城遺址宮殿區內的坑壁上有內涵豐富的文化層,有宋代五大窯的瓷片。

行政區劃


下轄十二縣:
元城,(赤。熙寧六年(1073年),省大名縣為鎮入焉。)
大名縣,(次赤。熙寧六年(1073年),省入元城縣。紹聖三年(1096年)復。政和六年(1116年),徙治南樂鎮。)
成安縣,(畿。熙寧六年(1073年),省洹水縣為鎮入焉。)
館陶縣,(畿。熙寧五年(1072年),省永濟縣為鎮入焉,尋復舊。)
內黃縣,(畿。今屬河南安陽。)
莘縣,(畿。今屬山東聊城。)
夏津縣,(畿。今屬山東德州。)
冠氏縣,(畿。今屬山東聊城冠縣。)
清平縣,(畿。宋初,自博州來隸。熙寧二年,又割博平縣明靈砦隸焉,本縣移置明靈。今屬山東聊城。)
宗城縣,(畿。熙寧五年(1072年),省臨清縣為鎮入焉。當年復舊,尋以永濟隸臨清。熙寧六年,又省經城縣為鎮入焉。今屬邢台。)
魏縣,(次畿)
臨清縣,(次畿。今屬邢台臨西縣。)

人口


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戶一十五萬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六。

文獻記載


宋史》卷八十五 地理志一。 《宋史》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河東路 大名府。

城池


宮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即真宗駐蹕行宮。城南三門:中曰順豫,東曰省風,西曰展義。東一門,曰東安。西一門,曰西安。順豫門內東西各一門,曰左、右保成。次北班瑞殿,殿前東西門二:東曰凝祥,西曰麗澤。殿東南時巡殿門,次北時巡殿,次靖方殿,次慶寧殿。時巡殿前東西門二:東曰景清,西曰景和。京城周四十八里二百六步,門一十七。(熙寧九年,改正南南河門曰景風,南磚曰亨嘉,鼓角曰阜昌。正北北河門曰安平,北磚曰耀德。正東冠氏門曰華景,冠氏第二重曰春祺,子城東曰泰通。正西魏縣門曰寶成,魏縣第二重曰利和,子城西曰宣澤。東南朝城門曰安流,朝城第二重曰巽齊。西南觀音門曰安正,觀音第二重曰靜方。上水關曰善利,下水關曰永濟。內城創置北門曰靖武。鵩元豐七年,廢善利、永濟關。)

考古發掘


經過探查發現,宮城城垣為夯土版築,形狀呈不太規則的長方形,東垣和西垣略長,南垣和北垣略短,周長約1920米。城垣的殘存高度多在一米左右,從其平面連貫性較好這個方面來看,城垣的保存狀況尚可。城的方向約為北偏東13°。城垣上探出城門或疑似城門遺址共六處,其中南垣三處,東、西、北垣各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