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甲店街道

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

亮甲店街道,隸屬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地處金州區東北部,東與登沙河街道為鄰,東南與大李家街道為鄰,南接得勝街道,西南接董家溝街道,西接二十里堡街道,西北接三十里堡街道,北與嚮應街道接壤,東北與華家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3千米,距區政府32千米,總面積91.7平方千米。

亮甲店街道,清屬金州廳積金社和南金社的東部。沙俄侵佔時期,屬關東省郭家嶺行政區。日本侵佔時期,屬普蘭店管內亮甲店會、華家屯會和土城子會(部分村屯)及金州管內玉皇頂會、岔山會(部分村屯)。1949年,劃出北部、東部13村成立華家屯區。1950年,改稱第五區。1955年6月恢復原區名。1956年,撤區劃鄉,分為1鎮、3鄉:亮甲店鎮和金頂山、陳家、望海3鄉。1984年,亮甲店鄉改鎮。2005年,撤鎮設立街道。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7932人,其中城鎮人口常住10576人,城鎮化率37.9%。截至2020年6月,亮甲店街道轄1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石磊村鎮西街1號。

2011年,亮甲店街道財政總收入3900萬元,比上年增長61.6%。

歷史沿革


清屬金州廳積金社和南金社的東部。
沙俄侵佔時期,屬關東省郭家嶺行政區。
日本侵佔時期,屬普蘭店管內亮甲店會、華家屯會和土城子會(部分村屯)及金州管內玉皇頂會、岔山會(部分村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新金縣亮甲店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劃歸金縣,屬亮甲店區。
1949年,劃出北部、東部13村成立華家屯區。
1950年,改稱第五區。
1955年6月,恢復原區名。
1956年,撤區劃鄉,分為1鎮、3鄉:亮甲店鎮和金頂山、陳家、望海3鄉。
1958年,1鎮、3鄉合併為亮甲店公社。
1961年,劃出北部5生產大隊成立嚮應公社。
1963年,劃出魏家大隊歸得勝公社。
1983年,亮甲店公社改亮甲店鄉。
1984年,亮甲店鄉改鎮。
2005年9月12日,撤銷金州區亮甲店鎮,設立街道辦事處。
2009年12月,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亮甲店街道交由大連保稅區代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亮甲店街道,地處金州區東北部,東與登沙河街道為鄰,東南與大李家街道為鄰,南接得勝街道,西南接董家溝街道,西接二十里堡街道,西北接三十里堡街道,北與嚮應街道接壤,東北與華家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3千米,距區政府32千米,總面積91.7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振興1個居民委員會,葛麻、陳家、蠶廠、岔山、紅亮、亮甲、石磊、石城、金頂、泉水、柳樹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8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亮甲店街道轄14個社區,辦事處駐石磊村鎮西街1號。
亮甲店街道區劃詳情
振興社區石磊社區陳家社區蠶廠社區石城社區
柳樹社區泉水社區金頂社區亮甲社區紅亮社區
岔山社區葛麻社區裕秀社區裕景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轄區總人口27932人,其中城鎮人口常住10576人,城鎮化率37.9%。另有流動人口2868人。總人口中,男性13970人,佔50.02%;女性13962人,佔49.98%;14歲以下2408人,佔8.6%;15~64歲22375人,佔80.1%;65歲以上3149人,佔1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5278人,佔90.5%;有滿、蒙古、錫伯、回、朝鮮、黎、土家、達斡爾8個少數民族,共2654人,佔9.5%;其中滿族261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8.5%。2011年,人口出生率6.0‰,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長率-1.9‰。

經濟


綜述

亮甲店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8024元。
2011年,亮甲店街道財政總收入3900萬元,比上年增長6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

農業

亮甲店街道農業耕地面積4.6萬畝。2011年,亮甲店街道農業總產值4.3億元,比上年增長6.2%。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023.4噸,其中水稻5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等。2011年,花生種植面積1022.2畝,產量159噸;蔬菜種植面積4814畝,產量16155.2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其中白菜10025.3噸,蘿蔔5636噸。
截至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累計造林9073.2畝,其中防護林8244.0畝,經濟林503.3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1萬株,林木覆蓋率39.4%,活立木蓄積量17433.2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7萬畝,主要品種有蘋果、桃子、大櫻桃,產量7042噸,其中蘋果2997.1噸,桃子2906.2噸,大櫻桃983.1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50台;農民人均純收入18024元。
草莓
草莓

畜牧業

2011年,亮甲店街道生豬飼養量8.1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羊飼養量0.5萬隻,年末存欄0.2萬隻;牛飼養量0.3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160萬羽,上市家禽11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7856.2噸,其中豬肉4851.3噸,牛肉321.4噸,羊肉53.1噸;禽蛋936噸,鮮奶662.2噸;畜牧業總產值2.6億元。

工業

亮甲店街道工業形成以新型建材生產、機械製造、碳素業、汽車部件及建築業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亮甲店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5.1億元,比上年增長25%。
2011年,亮甲店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1061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42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9%。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

文化


地名由來

因清代此地為金(金州)皮(皮口)古道集邑,屯中有梁姓開設客棧,故名梁家店,后諧音亮甲店。又說唐代薛仁貴徵東時,曾在此晾曬盔甲,故稱亮甲店。

交通


亮甲店街道有一條國道G201、一條省道S212穿過鎮內。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144場次,觀眾達60000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361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所,在校生1008人,專任教師89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7人,專任教師157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72人,專任教師71人。

體育事業

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有體育場地10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人。100%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亮甲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4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0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1人,其中執業醫師2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人、執業(助理)醫師0.8人、註冊護士0.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1萬人次,住院手術114台次,出院病人102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8660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9‰、19‰、9‰。

廣播電視

1958年5月,亮甲店街道開通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56桿千米,村以下400.1桿千米。1996年10月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83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4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亮甲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65戶,人數381人,支出151.2萬元,比上年增長40.3%,月人均330.7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2人次,支出722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4戶,人數509人,支出116.6萬元,比上年增長77.1%,月人均190.9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5人,支出16.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5人,支出8.9萬元,比上年增長70.9%;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8人次,支出1.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63人次,支出63.8萬元,比上年增長66.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8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30人,接收無軍籍職工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2.3萬元,比上年增長32.3%。
截至2011年,亮甲店街道有社區服務設施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20張,社區留宿照料床位數20張。新增就業人員356人,有24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