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仲雲
東北抗日聯軍將領
馮仲雲(1908-1968),江蘇武進人,東北抗日聯軍將領。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曾任中共東北反日總會黨團書記,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秘書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政治部主任兼珠河中心縣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第三路軍政委。建國后,歷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北京圖書館館長,水利部、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兼華東水利學院院長,曾當選為“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08年
馮仲雲傳
1926年
1927年
1927年的中國,軍閥混戰,國民黨在上海製造了4·12慘案,殺害了許多共產黨員,在北京串通軍閥張作霖殺害了李大釗。就在這樣一個到處都充滿白色恐怖的環境下,1927年5月,馮仲雲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國少了位數學家,卻多了位著名的抗聯將領。
1929年
1930年馮仲雲自國立清華大學畢業照圖
馮憶羅說:“在當時這個革命形勢的發展,他看到就是當時只有共產黨才是真正救國救民。更重要的他自己就覺得他的路,我一生要走什麼樣的路已經比較堅定了。”
此後,清華大學的教授介紹他到哈爾濱商船學校任教,從此他開始了哈爾濱的地下黨生活。先後擔任過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宣傳部長、秘書長等職。
1930年
1930年10月馮仲雲出獄以後,由於身份暴露,無法再在北京呆下去。經清華大學的教授介紹,他到哈爾濱商船學校任教,從此他開始了哈爾濱的地下黨生活。
1931年
馮仲雲(右一)
1932年
馮仲雲奉黨的委派出任全滿反日總會黨組書記。次年任滿洲省委秘書長。同年與愛妻薛雯別離,直到十二年後,夫妻才重獲團圓。1932年10月,馮仲雲作為滿洲省委巡視員去湯原。在那裡他整頓組織,發展黨員,解決了黨團員在民族分佈不合理的現象。領導秋收抗租,辦黨員積極分子培訓班,整頓重建受了挫折的湯原游擊隊。馮憶羅說父親一直念念不忘朝鮮老奶奶捨身救他的故事:
“就是來了一幫人扛著槍的,也分不清是土匪還是偽軍,就說要抓共產黨,後來奶奶急中生智把他的眼鏡趕快藏起來,你就裝啞巴。那些群眾真好,說這就是他的啞巴兒子。我父親一直都記著這個事。他說我這條命是撿回來的,如果沒有李在德奶奶,也沒有我今天。”
當馮仲雲在老交通員的帶領下步行1000多里走回哈爾濱的時候,身上滿是虱子,棉袍破舊不堪,和乞丐已無區別。但老交通員的苦難身世和他的話深深印在他的心裡。“只要你抗日打鬼子,我一輩子帶著你走路”。
1933年11月
1933年11月省委秘書處由馬家溝河溝街搬到小戎街2號。省委秘書長馮仲雲以大學教授的公開身份為掩護在這裡安家。省委的全部重要文件都保存在客廳的大沙發靠背里。馮仲雲的家成為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抗日鬥爭的“總指揮部”和省委的“文件庫”。在這裡馮仲雲夫婦曾多次躲過敵人的檢查。
地下鬥爭是殘酷的,危機四伏的,難到他們不怕嗎?而且還有一個可人的僅僅才兩歲的女兒。馮憶羅深情地說:
“我們現在人對他們沒辦法理解,我說我能理解。他首先考慮我必須要把這個工作完成,因為如果它不完成千千萬萬個人頭就要落地,它隨時準備犧牲自己,因此他就不怕犧牲了,不怕死了。”
1934年
1934年叛徒的出賣使得哈爾濱不能再呆下去。馮仲雲去了抗日游擊隊,薛雯則帶著兩個孩子回到江蘇的老家。臨別前,黨組織安排他們見了一次面。馮仲雲對妻子說的一段話讓馮憶羅至今深深感動:
“咱們這次離別,也可能永久見不到了,但是你即便這樣,你決不能辜負黨;你回去以後可能你也很快能回來,通過組織找到我去的地方;也可能過十年、十五年咱們還能見面,那就是咱們把日本鬼子打出去。”
“我說媽你那個時候哭了沒有?她說好像我們那時已經沒有眼淚了。愛國家,使得東北人民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這種感情,成為他神經的每一個細胞了。”
可誰曾想到,這一分別就是音訊全無的十二年。馮仲雲在白山黑水間浴血奮戰,無數的戰友在他身邊倒下,他自己也染過傷寒、負過重傷,草根樹皮充饑,在零下40度的嚴寒里露宿野外,面對著篝火,思念著遠在他鄉的妻兒。
1936年2月
根據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精神,黨命令東北人民革命軍及抗日武裝部隊統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原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趙尚志任軍長、馮仲雲任政治部主任。1937年,在北滿省委會議上因被指責折中、調和、撤銷了他北滿省委書記職務,改任省委宣傳部長。
1939年
馮仲雲以省委宣傳部長的身份到下江指導工作。他重整北滿抗日陣容,以抗聯三、六、九、十一軍為基礎,組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李兆麟任總指揮、馮仲雲任政委,許亨植任參謀長。之後,部隊在嫩江、訥河、德都、北安一線打擊日偽反動勢力。
李兆麟、馮仲雲指揮的抗聯第三路軍,是當時東北抗日隊伍中力量強、戰鬥頻繁,對日寇打擊很大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他們的活動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有力地配合了全國的抗戰。
1942年
在中共東北委員會的指導下,將三個路軍合併為東北抗聯野營教導旅,馮仲雲任旅情報科長兼政治教員。在此期間,馮仲雲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研讀了大量馬列主義經典及軍事理論及航空兵戰術,政治理論和軍事科學知識都得到了長足地進步。
1945年
日本無條件投降,全國抗戰勝利。彭真在瀋陽對馮仲雲說:“我們共產黨人二十多年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二件是紅軍長征后,南方紅軍的三年游擊戰爭;第三件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苦鬥。” 1945年,回到東北的馮仲雲立即通過組織關係尋找妻兒。
馮仲雲悼念儀式
1949年
馮仲雲出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在他的努力下,許多烈士遺孤得到了最妥善的安置和最好的教育。
1952年
馮仲雲任北京圖書館長,對圖書館事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其所保留的新善本(包括老解放區的革命文獻、革命領導人手稿名人手稿)至今仍是國圖的瑰寶。
1954年至1968年
1954年至1968年馮仲雲在水利電力部任副部長,任內為新中國的水電業解決過許多重大科研課題,培育下大批英才。
1968年
由於長期為革命奔波,積勞成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受到迫害,於1968年3月 17日逝世,終年60歲。
馮仲雲同志墓碑悼念活動
1930年2月調北京市委工作。10月,到哈爾濱從事秘密活動。
1931年5月,任中共江北區宣傳部長。“九·一八”事變后,任全滿反日總會黨組書記兼滿洲省委少數民族委員會負責人,積極進行反日活動。翌年去湯源,和湯源中心縣委的負責人一起,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三軍湯源游擊隊,奠定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的基礎。
革命老人參加馮仲雲追悼會
1935年1月,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趙尚志任軍長,馮仲雲任政治部主任兼朱江縣委宣傳部長,實際負責縣委全面工作。抗聯第三軍主力轉移,開闢新的根據地,他率領第三軍、青年義勇軍各一部,堅持在珠河、葦河一帶進行了艱苦的鬥爭。7月回到哈爾濱,任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主持省委機關報《東北民眾報》、黨的理論刊物《滿洲紅旗》的編輯出版工作。
1936年9月,成立中共北滿臨時省委,他被選為臨時省委書記,黨的建設、武裝鬥爭和群眾工作都取得了成績。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開展,他經常穿越敵人封鎖線,到抗聯三、六軍各師、團視察,還率領部隊活動在小興安嶺的深山密林中,進行艱苦頑強的鬥爭。
1939年5月,以抗聯三、六、九、十一軍為基礎,成立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張壽箋任總指揮,他任政委,縱橫馳騁於黑嫩平原上,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滿洲兵力增至百萬,對東北抗日聯軍進行“毀滅性的掃蕩”。第二年7月,南滿、吉東、北滿三個省委合併,統一組成中共東北委員會,為委員。後來,抗聯被迫轉移到中蘇邊境整訓,把基幹部隊合併為“蘇聯紅軍國際獨立旅”,任政治教員。抗日戰爭勝利后,被派往瀋陽、哈爾濱等地工作。
1946年4月,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1953年6月任北京圖書館館長。
1954年9月,任水利部副部長兼華東水利學院院長和中國水利學會負責人。
1955年9月,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八一勳章”。
1958年,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在發展水電事業、造就人才、改進工程技術等方面發揮了卓越的領導才能。
馮仲雲曾被選為中共“八大”代表和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馮仲雲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