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0條詞條名為和平村的結果 展開

和平村

山東省萊蕪市寨里鎮和平村

和平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5公里、寨里鎮政府西北6公里處,地處平原,是寨里鎮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村。它南臨太平村,北靠北庵村,東至唐王許村,西接孔家埠村。全村現有25戶、85口人,邢、王為村中兩大姓。土地面積140餘畝。

據村碑記載,1960年,萊蕪縣人民政府組織雪野、邢家峪兩村部分村民遷此建村,取吉祥之意名為和平。建村38年來,和平村與周圍鄉鄰和平共處,過著平安和美的生活。和平村建村時屬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屬寨里辦事處太平鄉轄;1985年10月撤處並鄉建鎮,該村屬寨里鎮至今。

人文自然


瀛子河從村東穿過,為季節河,境內蜿蜒600多米,流經太平村時併入匯河。和平村的土地,多是分佈在河岸兩邊的河灘地。
雪野灌區西乾渠位於村北,始建於1966年,1969年竣工,1970年通水,1987年停止使用,壩頂寬約10米,壩基寬400餘米,東高西低,最高處11米,最低處5米,長500米,如卧龍守護著村子的北大門。1989年後村裡將大堤分段承包到戶,村民在堤壩上遍栽楊樹、槐樹、桐樹等。春夏時節,滿目蔥蘢,像綠色屏風,為村中一景。寬4米、長10米、高2.5米的西乾渠涵洞,是和平村通往村北的必經之路。
大壩後面有一個佔地十多畝的方塘。1976年4月,太平管區組織11個村的千餘名勞力上陣,大幹三個月,開挖了長寬各70米,深3米的方塘。原設想將方塘的水提到雪野西乾渠的子渠里,使其西流澆灌和平、北庵、孔家埠、薛家埠、宋家埠、張家埠等村的土地。因水量不足,難以實施,於1978年,方塘被孔家埠村的村民承包養魚,四年後鎮上賣給了萊蕪蠶種廠。村中只有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道,長不足百米,路東有棵十四五年歷史的歪脖柳樹,樹榦向北拖曳幾乎垂地,形成一道天然“柳門”。路西即直屬省絲綢公司的萊蕪蠶種廠,建於1958年,屬國營,1995年承包給個人。
1960年,因修建雪野水庫,雪野、邢家峪兩村49戶村民,或自願遷移,或聽從安置,來到寨里人民公社,剛開始為萊蕪蠶種廠職工。遷置之時,九歲以上的孩子每月補助24斤糧食,九歲以下的補助19斤。因生活困難,當年有20多戶重返故地,第二年又有十多戶遷回原籍。到1964年秋天正式建村時僅剩餘12戶。由於蠶種廠效益不好,為減員增效,剩餘12戶全部從廠子脫離出來,由廠子出錢向周圍村莊買了112畝河灘地(1978年增加到120畝),建起了和平村。與蠶種廠一牆之隔。邢念剛時任村支部書記:迄今(2002年)為止,最鼎盛時全村人口達到109口。建村伊始,人心不穩,到1967年才開始與外界通婚。通婚對象多來自周圍村莊。
今村中無一經商行醫者,村民購物、就醫須到附近工廠、村莊。1971年至1981年,村中曾有一處小賣部,主要經營日常生產生活用品。
1975年至1983年,村裡有所複式小學,李賓為教師兼校長。1987年後,合到孔埠小學,1999年合到宋埠聯小。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至2001年,村裡共考取了4名大中專學生。
1979年,村中開始通電。截至2002年村裡家家戶戶都有電視,多半村民家中並安有電話。
和平村人少,但為社會奉獻的熱情卻不小。1965年到1994年之間他們先後參與了築路、改河、修造水渠、綠化荒山等社會工程,如1966年雪野西乾渠的修建,1971年方下河改造工程和1974年匯河改造工程等。在方下河改造工程中,因表現出色,寨里人民公社黨委書記親自為這個村的村民送行,在匯河改造工程中,有兩對夫妻同時上陣,他們都是和平村人。
路途擋不住親情,山水隔不斷血脈。和平村的根畢竟留在了雪野和邢家峪,每逢過年過節,和平村村民回原籍尋祖問宗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人物事件


一、歷任村支書
1946年-1972年 邢念剛
1972年-1992年 王維利
1992年-1998年 邢攸同
1999年-2000年 李金峰
2000年-2001年 邢峰
2002年- 邢攸光
二、歷任村主任
1946年7月-1966年5月 邢曰坤(大隊長)
1968年8月-1971年 邢念禹(革委會主任)
1976年10月-1981年1月 王維利(革委會主任)
1981年2月-1981年8月 邢曰坤(管委主任)
1982年9月-1992年12月 邢攸廣(管委主任、村主任)
1993年1月-1998年12月 邢攸廣
1999年1月-2001年12月 邢峰
2002年1月- 邢攸廣
三、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邢念高 曾任總參謀部訓練大隊大隊長(正團)
邢念紅 現任萊蕪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特色展台


1981年和平村是寨里人民公社率先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的村莊。種植業是這個村建立以來的唯一經濟支柱。開始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也種大麻,僅20畝左右。1985年後,開始種植生薑、大蒜等,1990年後大面積種植,還種植銀杏、楊樹、棗樹等樹苗,經濟作物佔了全村土地的一半以上,成為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