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山
浙江省慈溪市伏龍山
伏龍山因為像巨龍赴海而得名,它位於慈溪市龍山鎮境內,海拔282公尺,是三北平原上諸多瀕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上有伏龍寺,寺前有蓮花池,“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蓮花”的民間傳說就發生在這裡。
伏龍山北臨杭州灣,南為錦屏丘陵,與丘陵間有一狹窄的平原帶。山上有“八景”,分別是竹、塢、煙、雲、管、江、潮、汐。前人以極高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對這八景一一作了描述。蓮花池畔翠竹搖曳,在習習春風中婀娜多姿,故竹景稱“蓮塘春曉”;伏龍寺後有一山塢,草木蔥籠,秋後則百草凋敝,獨有野菊花一片金黃,故塢景又名“蓬苑秋香”;伏龍山地處海邊,伏龍寺獨居山上,清晨常見滿山霧氣瀰漫,使人飄飄然有羽化登仙之感,故煙景得一雅名--“霜凝丹樨”;伏龍山半山原有一座小亭子叫雲亭,是專供上山進香者休息用的,因亭子位於山的東邊,夕陽下亭印碧空,是謂“雲亭殘照”;在八景中,唯有管景最為獨特,原來伏龍山草木豐茂,牧童每每跨在牛背上吹著竹笛上山放牧,這管景便從此而出,叫做“橫玉叫天”。伏龍山下有一條小河,叫做鎮龍浦,是遠近數十里地區的泄洪要道,終日江水滾滾,看似一條白練繞山而過,所以這江景又稱為“白虹凌空”。潮、汐兩景,指的是海潮晝夜漲落,伏龍山北即浩瀚大海,常有海船來去,所以這兩景便分別叫做“后嶺層松”和“傑閣飛帆”了。伏龍山崢嶸突兀,孤標一方,確是形勝之地。為此它曾招來許多名人雅士、詩家墨客。戚繼光在龍山抗擊倭寇時便專門上過伏龍山,還在伏龍寺中題過一首詩哩,其詩如下:“梵宇蕭條隱翠微,丹楓白石靜雙扉。曾于山下揮長戟,重向尊前醉落暉。衰草尚迷游鹿徑,秋雲空鎖伏龍機。遙看滄海舒長嘯,百尺仙橋一振衣。”
龍山碼頭 攝於伏龍山上
伏龍山腰有伏龍禪寺,由鑒諸禪師始建於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伏龍寺歷代高僧輩出,從唐開山祖師鑒諸禪師、惟靖禪師,至清朝的懶耕元來、千日成眼、中興善庵,到近代的志恆和尚、弘一法師等不一而足。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生於天津,曾留學日本。擅長書畫、篆刻,工詩詞,又擅長音樂。對我國現代音樂、戲劇的改革創新作出了卓越貢獻。流唱不衰的《送別》就是他所作。李叔同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受具足戒,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號“弘一”。弘一法師以弘揚律宗為己任,埋首佛典,苦修律學,曾校正律宗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且由日本迎回佛經萬餘卷並撰寫律學著述多種,使南宋以來失傳800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興起,享有崇高的社會威望。1931年3月,弘一法師受亦幻法師和五磊寺住持棲蓮法師之邀來金仙寺,共商在五磊寺創辦“南山律學院”。1932年上半年,弘一法師除春天曾至金仙寺小住外,一直住在伏龍寺。弘一大師與伏龍寺當時的住持誠一法師相交甚篤,此年夏天他赴溫州不幸染病,病後來到伏龍寺養痾。曾三次到伏龍禪寺,前後居住時間達一年之久。弘一大師喜歡伏龍山的空氣和井水,每當弘一大師身體欠佳時,往往想起寺院內的井水,曾先後三次到伏龍寺養病,一喝到這裡的井水,他的身體就漸漸康復,所以稱此井為“乳井”。伏龍寺古木蔥蘢,景色清幽,弘一法師心境寧靜悠然,曾用6天時間恭寫《佛說阿彌陀經》十六頁。他對隨侍其側的學生劉質平說:“此次寫《佛說阿彌陀經》功德圓滿以後,還有餘興,願寫一批字對與《彌陀經》一起保存。”當時共又寫了100副字對,這是弘一法師最重要的存世墨寶之一。
伏龍山[浙江省慈溪市伏龍山]
伏龍山[浙江省慈溪市伏龍山]
走過刺史橋,沿著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向下攀援數十米,可見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崖壁間“漸入”二字首先映入眼帘,望文思義,已漸入懸崖險境,或意曰“佛門勝境”。第二則凌空絕壁之處橫刻的“莫退”二字,好像是在告誡觀摩者,要克服艱險,不要退縮,此語頗具佛教哲理。第三則位於懸崖之上,高達8米,直刻“無量壽佛”四字,每字高50厘米,寬40厘米,刻壁面東,更顯露初陽浴佛、佛壽無疆的氣勢。第四則橫刻“涌旵”,“旵”意為波濤飛涌、日光普照的美妙自然現象,又可引申為佛學中的一種境界。第五則直刻“玉蓮岩”,刻壁巨石壘疊,形如風卷波濤湧起朵朵白蓮,恰似無量壽佛趺坐的蓮台。伏龍山摩崖石刻意韻貫通,氣勢磅礴,堪稱佛學理念和人文山水巧妙結合的精品力作。這些摩崖石刻何人所書、何時所刻,未見落款,地方志書亦無記載。在刻於整塊石刻群的最下方“波濤”二字,離潮水很近,每字有七八尺大。據清代諸生范觀濂《山北鄉土集》近述:“岩旁有一小徑,膽壯者循徑而下至半徑……下至近潮水處,有‘波濤’二字,大七八尺,相傳為坡翁筆也。”傳宋蘇東坡學士在杭州做官時,曾游伏龍山,為看海市蜃樓在山上住了十日,但終未能如願,遂在此書“波濤”以表心寄。由此可見,所傳“波濤”二字石刻為坡翁手跡確有可信之處。蘇學士有詩曰:“雄視東坡百代豪,當年曾此狎波濤。渾涵一氣文如海,千丈光芒起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