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潤事件

海富潤事件

海富潤事件是中國清代乾隆時期對回族穆斯林進行的一起文字獄迫害。

海富潤事件簡介


中國清代乾隆時期對回族穆斯林進行的一起文字獄迫害。海富潤,回族。海南島崖州三亞村人。虔信伊斯蘭教。曾在廣西、湖南、湖北、安徽、陝西等省回民地區遊學8年,並在陝西大荔、渭南等地長期居留。乾隆四十六年(1781)自陝西返鄉,途經漢口,居住禮拜寺內,結識附近一熱心刊印漢文經籍的南京回民袁國祚。袁贈送他《天方至聖實錄年譜》一部10本及《天方字母解義》、《清真釋疑》、《天方三字經》各1本。回歸海南途中,在桂林被知府貴中孚搜查出阿拉伯文經籍2l本及上述各書後當即逮捕,並上報廣西巡撫朱椿。朱椿一面行文通報江南各省查辦,一面上奏朝廷,以“各書內大義,通系揄揚西域回教國王穆罕默德之語”為由,羅織3條罪狀: (1)“其書名《至聖實錄》已屬僭妄”。(2)“於廟諱不知敬避”。(3)“序、引、凡例、紀事、辯論等類,狂悖荒唐之處,不一而足”。且懷疑海富潤是“漏網甘肅番回”(即蘇四十三起義分子),要各省對向他傳經供飯之人逐一查處,並焚毀書籍版本,法辦著者、譯者、刻版者、散發者。湖北巡撫接到朱椿行文後,即將袁國祚逮捕。江南巡撫即明令江寧鎮江松江各地查辦。將袁國祚之兄袁國裕及有關人士談在文、改紹賢抓捕解往北京。

後果


各地回民聞訊驚恐不安。乾隆皇帝接朱椿奏摺后,立即嚴詞訓斥,認為“所辦殊屬過當”,指出“舊教回民,各省多有”,“其平日所誦經典多系相沿舊本,並非實有謗毀,顯為悖逆之語”。下旨釋放被捕人士,發還書籍,“俱不必查辦”並不得“藉端需索滋擾”。袁國祚在漢口被釋放后,北上京師,以《至聖實錄》敬呈乾隆,經御批布告天下,使此類書籍得以合法印行。乾隆四十七年(1782)內閣奉旨將朱椿革職留任,有關省份將奉旨辦理此案詳情上奏。此案處理對清代前期一些地方大吏迫害各少數民族穆斯林之風有所遏止。
(羅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