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薊屬植物

薊(學名: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是菊科,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紡錘狀或蘿蔔狀,莖直立,高可達150)厘米,基生葉較大,全形卵形、長倒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全部側裂片排列稀疏或緊密,寬狹變化極大,葉片呈現較為明顯的二回狀分裂狀態,頂裂片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頭狀花序直立,少有頭狀花序單生莖端的。總苞鍾狀,總苞片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瘦果壓扁,偏斜楔狀倒披針狀,小花紅色或紫色,冠毛淺褐色,多層,冠毛剛毛長羽毛狀,4-11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內蒙古、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日本、朝鮮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400-21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

薊全草入葯,功能涼血、止血、散癖消腫,對帆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肝炎、’腎炎、乳腺炎等,均有療效。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或蘿蔔狀,直徑達7毫米。莖直立,30(100)-80(15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莖枝有條棱,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細胞長節毛,接頭狀花序下部灰白色,被稠密絨毛及多細胞節毛。基生葉較大,全形卵形、長倒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20厘米,寬2.5-8厘米,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基部漸狹成短或長翼柄,柄翼邊緣有針刺及刺齒;側裂片6-12對,中部側裂片較大,向下及向下的側裂片漸小,全部側裂片排列稀疏或緊密,卵狀披針形、半橢圓形、斜三角形、長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寬狹變化極大,或寬達3厘米,或狹至0.5厘米,邊緣有稀疏大小不等小鋸齒,或鋸齒較大而使整個葉片呈現較為明顯的二回狀分裂狀態,齒頂針刺長可達6毫米,短可至2毫米,齒緣針刺小而密或幾無針刺;頂裂片披針形或長三角形。自基部向上的葉漸小,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裂,但無柄,基部擴大半抱莖。全部莖葉兩面同色,綠色,兩面沿脈有稀疏的多細胞長或短節毛或幾無毛。
頭狀花序直立,少有下垂的,少數生莖端而花序極短,不呈明顯的花序式排列,少有頭狀花序單生莖端的。總苞鍾狀,直徑3厘米。總苞片約6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卵狀三角形至長三角形,長0.8-1.3厘米,寬3-3.5毫米,頂端長漸尖,有長1-2毫米的針刺;內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2厘米,寬2-3毫米,頂端漸尖呈軟針刺狀。全部苞片外面有微糙毛並沿中肋有粘腺。瘦果壓扁,偏斜楔狀倒披針狀,長4毫米,寬2.5毫米,頂端斜截形。小花紅色或紫色,長2.1厘米,檐部長1.2厘米,不等5淺裂,細管部長9毫米。冠毛淺褐色,多層,基部聯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長羽毛狀,長達2厘米,內層向頂端紡錘狀擴大或漸細。花果期4-11月。

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日本、朝鮮有分佈。生長在海拔400-21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
薊野生於山坡、路邊等處,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分怖,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

繁殖方法


可用種子繁殖或分根繁殖。
種子繁殖,在7-8月份種子成熟時就要採收,種子過熟則勇飛散,難以收到種子。
種子採收后當年九月份或第二年三、四月份播種,土地經翻耕后平整作畦,畦寬1.3米,然後條播,條播行距35厘米,覆土5厘米左右,苗齊后間苗,株距25厘米左右,頭年9月份播種的植株,第二年就能開花。
分株繁殖,在清明前後進行,將老株挖出,根據株叢大小可分成三至五個單株,穴栽,每穴一株,株行距33×25厘米。

栽培技術


栽植前穴內施康肥,栽后覆土壓實,然後追肥一、二次,注意中耕除草。大薊抽苔開花影響根部生長,降低產量和藥材質量,故生產上要及時摘頭,防止開花,增加產量。

病蟲防治


遇到蚜蟲為害,可噴2000倍樂果乳劑除蟲。

主要價值


根入葯,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血以及恢復肝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適用於急性熱病炎症性出血、黃疸、肝炎、熱淋、尿血等。嫩莖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