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台鎮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轄村

青徠台鎮,古鎮名,歷史悠久,有千年古鎮之稱,為舊時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位於今河南省社旗縣縣城南14公里處,東經112°46′-113°11′,北緯32°47′-33°09′,總面積40平方公里,距省會鄭州220公里,距南陽45公里,下轄青台村、袁庄村、朱庄村、王莊村、冢坡村、下郭村、李營村獅子庄村、栗盤村、常庄村、何崗村、梁崗村12個自然村,2005年社旗縣行政區劃調整,青台鎮併入李店鎮

歷史沿革


青台鎮
青台鎮
青台鎮歷史悠久,有千年古鎮之稱,概括起來,大概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軍事要塞。
光緒《南陽縣誌》里有一段話:“過賒旗以南二十里為青台鎮,為舊時軍事要塞,左倚唐河,元初築城,屯軍於此,以圖襄陽”。點點數語,道破所在。再往前追溯,還能見到這樣的文字:唐元和十年,大將李朔遣方城鎮將李榮宗擊淮西青台城拔之。元史平章劉祿築青台城,以圖襄陽。延至裕代,憑唐河之優,賴唐(唐河古稱唐州)方(方城古稱裕州)官道之便,成北通汴洛之動脈,南達襄陽之要道,東走江淮,西出秦川。其中,《宋史》和碑文上記載的“四十五里許封鎮”,據說其城南門就在今日的社旗青台。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宋將岳飛受命北伐,在取得隨州、襄樊大戰的勝利后,接著挺進新野鄧州,戰宛城、收唐州(今唐河縣)。青台一戰,擊敗偽齊李成十萬大軍。后在南陽卧龍崗留下“還我河山”等墨寶。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時年35歲的岳飛,不斷接到宋高宗秦檜強令退軍回朝的金牌。岳飛被迫南歸后,河南大部分地區又被金兵佔領。從戰爭的整個過程看,雖然青台一戰岳飛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忍令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其結果是悲慘的:一代堂堂抗金名將竟被一夥狼狽為奸的無恥之徒,以“莫須有”罪名陷害風波獄,豈不悲哉!岳飛出生入死地抗擊侵略者,到頭來“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以,青台一戰的成果也很快被歷史的塵埃無情掩埋。
徠1940年,洛陽伊川人張志傑化名張靜波到青台小學教書,以教師的公開身份作掩護,進行黨的地下活動,並擔任中共南(陽)、唐(河)、方(城)中心縣委書記。好景不長,青台小學的周圍環境開始惡化,無法工作,經上級黨組織同意,中心縣委秘密轉移。可惜,這位民族英雄在轉移后不久就被俘就義了。青台這個臨時縣委所在地,也隨即“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地理環境


青台鎮位於今河南省社旗縣縣城南14公里處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緣,“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處於東經112°46′-113°11′,北緯32°47′-33°09′,總面積4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距省會鄭州220公里,距南陽45公里,離滬陝高速入口自駕車30分鐘車程。全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史記載以來,無特大洪澇、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適宜永久性居住及投資。
主要水域、河流
說到青台,恐怕要提一提這裡的兩條河,即東鄰的唐河和南邊的掉槍河。
掉槍河
掉槍河,顧名思義,即一位或一群將士的刀槍或其它武器掉進了這條河。關於“掉搶”一說,雖無正史記載,但民間傳聞不斷。細算起來,不外其二:一曰岳飛當年抗擊金軍侵略,在一次躍馬追趕逃兵時,不慎將長戈墜入水中;二曰宛東戰役中,陳謝(陳賡、謝富治)兵團在追殺國民黨逃兵時,一些逃兵被追至河邊無奈棄槍投降,投降者中有人一時想不開持槍投河的。當然,人與槍同歸於盡,血染長河。
唐河
唐河在唐代稱泌水,清代始稱唐河。發源於裕州(今方城縣七峰山,甚源頭的潘河、趙河在賒店交匯后統一南流,即為唐河。唐河一路南下,流經埠口、興隆鎮、青台、桐河鎮、源潭、唐河縣城、蒼台等集鎮,后匯白河,入漢水,全長約二百三十餘公里,流域面積約八千六進多平方公里,貫穿南陽盆地腹地。
灣劉水庫
灣劉水庫,位於社旗縣李店鎮栗盤村東北2km處的鴨河灌區支流,后連接青台掉槍河上,屬漢水流域唐白河水系,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4km2,總庫容385萬m3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水產綜合養殖的小(1)型水庫。
耕地49500畝。東部為平原,西部多崗丘,水利資源豐富,唐河、掉槍河流經全鎮,灣劉水庫水面面積1200畝,蓄水400萬立方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境內有22萬伏變電站一處,電力充足。

行政區劃


青台鎮原有12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19個村民小組。
行政村青台村袁庄村周庄村冢坡村下郭村李營村獅子庄村栗盤村常庄村何崗村梁崗村

人口民族


青台鎮
青台鎮
總人口28300人。

經濟


近年來社旗縣青台堅持“二三一”產業發展戰略,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工業發展上堅持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借力發展戰略。農業發展上實施龍頭帶動戰略。第三產業發展,堅持城鎮帶動和打造勞務經濟戰略。

交通


方棗公路縱穿全境,南至武漢、北達鄭州、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