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瓦橋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鎮沅縣田壩鄉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杉樹鄉瓦橋村
瓦橋村
雲南鎮沅縣田壩鄉下轄村
全村國土面積23.30平方公里,海拔1611.00米,年平均氣溫16.67℃,年降水量1,498.50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930.00 畝,人均耕地2.06畝,林地31,576.5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4.1.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田壩鄉,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從村委會繞道按板鎮到縣城約68公里。東鄰岔河村,南鄰田壩村,西鄰李家村,北鄰李家村。轄新華、河西、岔路等17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262戶,有鄉村人口929人,其中農業人口928人,勞動力6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67人。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30.00 畝(其中:田850.00 畝,地 1,080.00 畝),人均耕地 2.06畝,主要種植 糧食、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 31,576.5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9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2 畝,主要種植 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250.00 畝;草地 143.00 畝;荒山荒地 410.50 畝,其他面積 640.00 畝。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43戶通自來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63%)。有26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61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62%、99.6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9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4戶(分別佔總數的75.95%和 58.78%)。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否;距離最近的車站1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5.00公里。有農用運輸車32輛,拖拉機15輛,摩托車 15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850.00 畝,有效灌溉率為44.04%。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78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82萬元,佔總收入的53.35%;畜牧業收入 29.5萬元,佔總收入的25.8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56 頭,肉牛68頭,肉羊79);林業收入 14.62萬元,佔總收入的12.82%;第二、三產業收入5.16萬元,佔總收入的4.53%;工資性收入3.90萬元,佔總收入的3.42%。農民人均純收入564.1.0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5人(占勞動力的2.42%),在省內務 11人,到省外務工 4人。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262戶,共鄉村人口929人,其中男性 506 人,女性 423 人。其中農業人口 928 人,勞動力 620 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 彝族448人,哈尼族303人,其他民族36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908 人,參合率97.74%;享受低保16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 公里。
該村距離小學4公里,距離鄉中學25.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6 人,其中小學生37 人,中學生29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
民族雜居、民風純樸、民族平等,崇尚科學、團結互助、熱情好客。村民有每年冬臘月殺年豬,喜慶日子裡跳歌的風俗習慣。
田壩鄉瓦橋村老海塘組村民黃文祥,利用民間方法,加工茶葉,製成茶餅、茶膠,使民間茶葉加工方法得以傳承。
民間茶葉加工方法是50多年前黃文祥的奶奶傳給黃文祥母親,由母親再傳給黃文祥的。2006年2月開始,伴隨著田壩鄉"老海塘"茶品牌的打造,老海塘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為了便於保管和運送,黃文祥就用民間加工方法:石磨、雙板、大樹模子等把茶葉加工成茶餅,從而讓更多的能夠品嘗到老海塘茶。可根據個人需要,加工成大小不等的茶餅。
熬茶膠也是祖輩傳給黃文祥的,工序比較多,也比較複雜,費時。鮮茶30-40公斤可熬1公斤茶膠,老茶20公斤可熬1公斤茶膠,1公斤茶膠約3000元左右。由於價格比較貴,所以只是有人預訂后黃文祥才熬茶膠。有的書上記載民間熬茶膠方法已失傳,其實黃文祥還保留著。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2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9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9.24萬元,有固定資產9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85人,黨員中男黨員69人,女黨員16人。團員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