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

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

2台諫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3蘇軾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5宋人與後人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圖書信息


作 者:劉明華等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0539
出版時間:2008-06-01
版 次:1
頁 數:326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採取的是文化學闡釋的路向,所論對象均為作家、作品,或某一重要的文學現象及文學公案。在全書結構上,是以幾個重要的作家或文學現象為綱,從不同的角度人手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解讀其豐富的文學意味或文化意味,並由此形成較為寬闊的學術視野。《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還希望這些個案研究的不同角度能在整體感上產生方法論方面的意義,即作家作品研究在文化視野下可能產生的多重解讀,以及文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的存在。
全書討論的若干問題,涉及中國古代文學中的若干著名作家、作品和文學公案。其中,對《桃花源記》的研究,個人認為是自己近年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嘗試的代表作。文章從政治學民族學地理學、歷史學、宗教學、神話學等角度對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進行多角度的闡釋,試圖說明一篇傑出的作品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以及世世代代對其無限闡釋的可能性。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寫作持續了多年,期間也斷斷續續形成文字。但完整的研究成果,是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出現的。說“(幾)十年磨一篇”,也是非常符合實情的。其間收集資料、清理思路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沉潛與偶有所得的發現的快樂,也只有個中人能夠體會。杜甫的人道主義思想是以往研究中涉及但未能深入的一個問題,《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從中國文化精神和中國知識分子傳統的角度對其進行闡釋,拈出“民胞物與”這一文化概念,對其個案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符合中國傳統的,也是可以與人道主義的內涵匯通的;他如從唐代貶謫制度和量移制度考察士人的複雜心態及其相關作品;從接受心理的角度考察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變遷和定位;從宋代尤其是南渡之初的禁樂制度考察宋詞獨立於音樂的文體演變過程;從宋代著名的烏台詩案考察政治上的高壓對文學產生的影響和中國文字獄盛行的政治文化背景等,都試圖對一些特定的文學現象、文學人物、文學事件,進行文化視野下的闡釋,并力圖有所創穫。這些文字,也是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思路的成果,是一些研究生共同對這一思路認可,並全力完成的成果。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認為此書的出版是有特別的意義的。這既是自己的研究思路的拓展,也是自己努力實踐的研究型的教學的一次總結。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理想性·神秘性·歷史真實——對《桃花源記並詩》的多重解讀
1 理想性——超然純美的世外桃源
2 神秘性——仙界奇遇的結構模式
3 山川形勝與原型之爭
4 避亂異地與聚族而居
第二章 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中國式人道主義的典型情感
1 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
2 “民胞物與”的情懷
3 寬容的悲憫者
第三章 李杜友誼的歷史演進——兩個天才詩人的認同之解讀
1 初逢洛陽——從激情的崇拜到冷靜的反思
2 困居長安——從求仕的屈辱到對自由的感悟
3 亂世飄泊——從心靈的共振到人格的追隨
第四章 李杜筆下的女性題材——李杜女性觀念比較
1 喻指與寫實——李杜女性題材的虛與實
2 飄逸與沉鬱——李杜女性題材的審美變化
3 紅顏禍水與紅顏薄命——杜貴族女性題材透視
4 渴求與禮讚——從李杜婚姻看抒情主體的差異
第五章 道家思想與李白的超越追求——李白人格理想的文化特徵
1 儒道消長與李白的獨立人格
2 李白的功業理想的自我實現特徵
3 自我實現與李白詩歌現實內容的弱化
4 功成身退的道文化指向
第六章 量移制度下的貶謫文人心態——特殊文人群體的文學心理解讀
1 量移的對象、種類及始見時間考
2 唐代量移實施的具體情況
3 量移與唐代政治鬥爭
4 量移與唐代貶謫士人心態
第七章 烏台詩案的政治文化解讀——比興傳統與文字獄
1 烏台詩案概述
2 台諫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3 蘇軾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4 烏台詩案對蘇軾的影響
5 宋人與後人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第八章 南宋樂禁與宋詞的案頭化
第九章 從詩人到文化
第十章 從“微言大義”到“詩無達詁”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