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史
麈史
徠《麈(zhǔ)史》,宋王得臣著。三卷。書中記錄了一些歷史事件的決策細節。
目錄
《徠麈(zhǔ)史》,宋王得臣著。三卷。本書前有作者政和乙未(1115)自序,稱平生仕途生涯,故自師友之餘論、賓僚之燕談,與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輒皆記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類以相從,別為四十四門。名曰《麈史》,蓋取出夫實錄,以其無溢美、無隱惡而已。卷上十二門,卷中十七門,卷下十五門,其中《詩話》與《論文》篇幅不甚多。
書中記錄了一些歷史事件的決策細節,如宋神宗改元“元豐”的經過:“中書許沖元嘗對客言:熙寧末,神宗欲改元。近臣擬‘美成’、‘豐亨’二名以進。上指謂‘美成’曰:‘羊大帶戈,不可’;又指‘亨’字曰:‘為子不成,可去亨而加元。’遂以‘元豐’紀年。”宋神宗時打算雇傭商人從東南運糧食,決策遭否定的原因:“神文朝,有議東南漕粟,兵夫、舟船與盜失之費蓋十常三四,欲募商賈,令入粟以實中都。三司使程文簡以為不可,萬一所入不足,必邀增直,是商賈得操其柄,其議遂寢。”還有些條目,頌揚帝王或大臣的胸懷或執政的得體,如記高祖時,有百姓擊朝廷登聞鼓尋豬,“上手詔忠獻趙公曰:‘今日有人聲登聞來問朕覓亡豬,朕又何嘗見他豬耶?然與卿共喜者,知天下無寃民’”。記韓琦執政,各司其職:“韓魏公得宰相體。時曾魯公為亞相,趙閱道、歐陽永叔為參政。凡事該政令,則曰:‘問集賢’;該典故,則曰:‘問東廳’該文學,則曰:‘問西廳’。至於大事,則自與決之矣”。雖為軼事,亦有助於治國。由於作者是安陸人,因此書中記載了大量安陸的人文、地理、風俗情況,為後世編修地方志提供了不少可作為參考的資料。
《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凡朝廷掌故,耆舊遺聞,耳目所及,咸登編錄。其間參稽經典,辨別異同,亦深資考證。非他家說部惟載瑣事者比。有明抄本、《知不足齋叢書》本、《四庫全書》本。
作者簡介
王得臣(1036-1116),字彥輔,自號鳳檯子,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從學於鄭獬、胡瑗,與程頤為友。嘉佑四年(1059)進士,歷岳州巴陵令、管幹京西漕司文字。為秘書丞、提舉開封府界常平等事,任開封府判官。出知唐、邠、黃、鄂三州。元佑八年(1093),為福建路轉運副使。召為金部郎中、司農少卿。紹興四年(1097),以目疾管勾崇禧觀。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
平生著述甚豐,有《江夏辨疑》一卷、《麈史》三卷、《鳳檯子和杜詩》三卷、《江夏古今紀詠集》五卷。今僅存《麈史》三卷及《全宋詩》收詩六首、《全宋文》錄文四篇。(以上按《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宋代卷》,中華書局,2004年)是之錄文,據黃純艷整理之《麈史》(見於《全宋筆記》第一編第十冊,大象出版社,2003年)。該書是以夏敬觀校刊之涵芬樓本作點校,並保留夏氏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