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魯尼

波斯科學家、史學家、哲學家

比魯尼(波斯語:ابوریحان محمد بن احمد بیرونی)是波斯著名科學家、史學家、哲學家。本名艾布·萊哈尼·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比魯尼。生於花刺子模城的比倫郊區,故以比魯尼著稱。據傳比魯尼出身於花剌子模的一個伊朗貴族後裔家庭。

簡介


郵票上的比魯尼
郵票上的比魯尼
比魯尼(Biruni,儒略曆西元973年9月5日~1048年12月13日) 中亞著名科學家、史學家、哲學家。本名艾布·萊哈尼·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比魯尼。生於花剌子模城的比倫郊區,故以比魯尼著稱。據傳比魯尼出身於一伊朗貴族後裔家庭。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青年時曾到朱爾占師從艾布·納斯爾·曼蘇爾等著名學者。

特點


他博覽群書,廣交學者,學識淵博,富有創造性,對史學、地理、天文、數學和醫學均有很深的造詣。他還通曉希臘及東方各宗教哲學,諳熟伊斯蘭經典及各教派學說,並掌握阿拉伯語、波斯語、突厥語希伯來語、敘利亞語和梵語

生平


原在花剌子模沙宮廷中供職,並從事東方各國歷史的研究和著述。1017年伽色尼王朝蘇丹馬赫穆德沙征服花剌子模國后,比魯尼被召入伽茲尼宮廷,受到馬赫穆德的庇護和尊重。后隨馬赫穆德征服印度,在那裡留居多年,併到各地考察旅行,掌握了梵語。從印度回到伽茲尼后,在蘇丹馬蘇迪的宮廷從事天文學研究和著述。1048年12月在伽茲尼去世。

成就


比魯尼一生從事多學科的研究,著述宏富。約於1000年所著的《古代遺跡》(一譯《東方民族編年史》)記載了東方各國人民的歷史、地域、文化及宗教,著重討論了古代各族的曆法和紀元。並在該書的序言中指出:智慧只有在完全不受傳統、政治影響及主觀意志不受束縛時才能得到發揮。
1030年成書的《印度志》(一譯《印度考察記》)記述了印度的自然地理、歷史、古迹、宗教信仰、哲學、文學、天文學、法律飛稅制、風俗習慣,尤其對佛教哲學的基本觀點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並與希臘哲學及其他宗教哲學進行了對比研究,指出了佛教哲學對伊斯蘭教蘇菲派思想的影響。1037年寫有《馬蘇迪天文學和占星學原理》,是對當時天文學研究的總結,將天文學與地理學結合,提出了地球以地軸為中心自轉的理論,並推測到地球是繞太陽運轉的,還對地球的經緯度作了精密的測量。
《占星學入門解答》是一部關於數學、幾何、天文和占星的基本知識的問答。他還著有《藥學》以及礦物學、物理學方面的著作。他用流體靜力學的原理對泉水的噴涌作出解釋,並用物理原理解釋地質現象,指出印度河谷曾是一個盆地。他還將歐幾里得托勒密的數學天文著作擇要翻譯介紹給印度。在哲學思想上,比魯尼追隨伊本·西那,推崇理性和知識,主張雙重真理論,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認為物質本身在創造和支配自然界中所發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屬於物質的,物質是在不斷演變和發展著,並不斷改變具體物體的形態,自然界是判斷人們對它的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精神的能力(靈魂、思維等)都是肉體的特性,哲學是一種最高的理性認識,而宗教是約束人們思想行為的一種道德準則,旨在揚善止惡,宗教和科學是兩個不同範圍的問題,宗教不要過多地干涉科學。比魯尼被後世學者譽為“百科式的學者”、“各種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伊朗科學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