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9條詞條名為李海濤的結果 展開

李海濤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師

李海濤是吉林公主嶺人,1982年11月出生,現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宗教學系講師,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中華日本哲學會(國家一級學會)理事、副秘書長。

個人簡歷


李海濤,男,漢族,1982年11月生,吉林公主嶺人,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宗教學系講師,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中華日本哲學會(國家一級學會)理事、副秘書長。

教育經歷


2009.09—2012.07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哲學專業,哲學博士
2006.09—2009.07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哲學專業,哲學碩士
2007.09—2008.01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宗教學專業,碩士交流學習
2徠002.10—2006.06 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法學學士

研究領域與興趣


韓國佛教、中日韓哲學比較、東亞思想史

學術著作


《韓國性理學與宗教文化》(方浩范 李海濤 編著),延邊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的韓國哲學研究成果目錄:1949~2012》(李海濤 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計劃中)。

研究課題


延邊大學2008年研究生科研項目:“知訥的禪學思想研究”(延大研科合字(2008)第 59 號)分工:主持人 時間:2008-2009 項目資金:0.3萬 已結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哲學中國網暑期項目:“宗教學與東方哲學專家庫建設”分工:負責人 時間:2011年7月~10月 項目資金:0.6萬 已結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日韓佛教交流與比較研究”(08JJD730051)分工:主要參與人 時間:2008-2012 項目資金:20萬 在研項目
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韓國九山禪學之形成——兼論與中國禪之交涉”分工:主持人 時間:2012-2014 項目資金:2萬 在研項目

學術論文


《論海東九山禪門的開創與合流》,《中國禪學思想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朝鮮-韓國佛教的護國思想與實踐》,《佛教護國思想與實踐》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
《佛教在高句麗的興起與衰落及其成因》,《中國佛學》2012年總第31期。
《知訥——韓國曹溪宗創始人》,《磨鏡台》2012年第1期。
《高麗天台宗的創立與義天》,《中日韓天台學術對話》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一枝獨秀”與“百花齊放”——宋明理學東漸朝鮮和日本的不同呈現》,《魯東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韓國佛教的護國實踐及其特色》,《延邊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近百年來韓國學界的知訥研究述評》,《當代韓國》2011年夏季號。
《崔承老的崇儒抑佛觀》,《退溪學? 儒教文化》(韓國)第49號2011年。
《略論高句麗的佛教及其影響》,《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6期。
《從知訥禪學思想的形成看中國禪宗的韓國化進程》,《東方禪文化》第三輯2010年。
《宋明理學在韓、日的特色及栗谷的學術地位》,《栗谷思想研究》(韓國)第21輯2010年。
《淺析知訥的禪學思想》,《科技信息》2009年第2期。
《韓國曹溪宗祖師知訥的“真心”說》,《遼東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佛教在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傳播足跡考》,《延邊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知訥的禪學思想研究》,《五台山研究》2009年第3期。
《東亞文化史上的儒釋道及其未來性思考》,《孔子研究》2009年第6期。
《對日本武士道的文化詮釋》,《東疆學刊》2008年第1期。

主要學術活動


2012年10月到浙江杭州?杭州佛學院參加了杭州市佛教協會主辦的“第十屆吳越佛教暨吳越佛教與海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吳越與高麗的佛教交流使者——諦觀”。
2012年7月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參加了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理論研究所主辦的“宗教認同與民族認同——第9屆宗教社會科學年會”,發表論文“佛教在高句麗的興起與衰落及其成因”。
2011年10月到湖北黃梅縣參加湖北黃梅禪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中國?湖北第二屆黃梅禪宗文化高峰論壇”,發表論文《論海東九山禪學的開創與合流》。
2011年10月到吉林長春?吉林大學參加吉林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與東北亞研究院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韓國學”研討會,發表論文《論崔承老的儒佛觀》。
2011年9月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主辦的“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方立天教授從教五十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略論高句麗的佛教及其影響》。
2011年9月到天津?南開大學參加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和中華日本哲學會主辦的“全球化過程中東亞文化的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近百年來的知訥研究述評》。
2011年8月到湖南衡山福嚴寺參加南嶽佛教協會主辦的“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慧思大師之高足——海東玄光》。
2011年6月到北京?City-Inn Hotel參加韓國慶北大學校退溪研究所主辦的“東亞細亞文化的傳統和革新”中?韓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論文《崔承老的崇儒抑佛觀》。
2010年10月到山東濟南?山東大學參加山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儒佛關係與佛教中國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論崔承老的儒佛觀》。
2010年10月到北京?福慧慈緣會館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與佛教在線主辦的“佛教的護國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朝鮮-韓國佛教的護國思想與實踐》。
2010年5月到上海?復旦大學參加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韓國學博士生論壇”,發表論文《高句麗佛教研究》。
2009年12月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參加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佛教在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傳播足跡考》。
2009年11月到河南光山?藍天大酒店參加武漢大學與光山縣政府合辦的“中日韓天台宗學術對話”研討會,發表論文《高麗天台宗的創立與義天》。
2009年9月到吉林延吉?延邊大學參加國家教育司和學位辦主辦的“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朝鮮-韓國學)”,發表論文《知訥的禪學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