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0條詞條名為張榮的結果 展開

張榮

宋朝抗金英雄

張榮,原為梁山泊,國籍中國,是一名宋朝抗金英雄。

人物介紹


張榮原為梁山泊(今山東梁山南)漁民,金滅北宋后,聚眾數百起義抗金,因其作戰驍勇,人稱"張敵萬"。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軍攻佔揚州(今屬江蘇),宋高宗君臣逃往杭州。張榮在梁山泊地區難以立足,遂率軍乘船沿泗水下游之清河南下,駐泊於承州(今江蘇高郵)以北鼉潭湖水域,以泥粘合茭草堆積成牆,築成水寨,遠近響應,眾至萬餘,並與宋承州守將薛慶取得聯繫,聲勢日盛。在位於承、楚(今江蘇淮安)二州之間,錦亘300餘里的樊梁、白馬、新開三個湖泊內襲擊金軍,屢獲勝捷。
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金朝為集兵攻取陝西,將由江南撤至六合(今屬江蘇)的完顏宗弼軍西調洛陽(今屬河南),由元帥左監軍完顏昌負責淮南戰場。九月中旬,完顏昌督軍攻克楚州,南宋守將趙立戰死。十一月,完顏昌乘天寒湖水冰凍之機,率軍進攻鼉潭湖義軍水寨,張榮孤軍不敵,焚毀積聚糧草,引軍撤退至通州、泰州。十一月三日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率軍撤出泰州,十一月七日岳飛軍渡江屯江陰軍沙上。完顏昌乘勝猛撲泰州,張榮軍進入泰州守衛十餘日,泰州於十一月十七日為金軍攻陷。張榮軍退往縮頭湖與金軍對峙。十一月二十日通泰鎮撫使知泰州岳飛以失守待罪。
紹興元年(1131年)完顏昌為解除渡江南下後顧之憂,自泰州率軍萬餘乘船進入縮頭湖,企圖一舉攻滅張榮義軍。張榮出動幾十隻小船迎敵。他看到金軍用大戰艦作前導,無法與之對抗,就想出一條妙計。張榮對部下說:“無慮也,金人止有戰艦數只在前,余皆小舟,方水退,隔泥淖,不能觸岸。我舍舟而陸,殺棺材中人耳!”張榮所部引誘金兵陷入泥淖,不能自拔。抗金健兒們喊聲震天,將敵軍亂砍亂殺。連留在舟船中的金軍也不攻自亂,往往溺死。金將完顏忒里被殺,完顏撻懶(昌)的女婿、萬夫長浦察鶻拔魯被俘。完顏撻懶(昌)只剩二千人左右逃歸。陷入泥潭中的金兵,張榮義軍共計剿殺金軍萬餘人。張榮乘勝克複泰州,“有謀而怯戰”的完顏撻懶(昌)逃往楚州,不敢逗留,一直撤至淮河以北。淮東路大部分州縣又重歸宋朝控制。縮頭湖之戰比岳飛建康之戰打得更為出色,是南宋立國后空前的大捷。張榮獲勝后,投奔劉光世,任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兼泰州知州,其部屬立功將將士四千零二十九人也進宮受賞。縮頭湖后也因而改名得勝湖。
張榮一退於鼉潭湖,二撤於泰州、通州,迴避了不利形勢下的硬拼。儘管他的隊伍成了淮東僅存的孤軍,仍然不動搖,不畏怯,堅持抗爭,最後巧妙地利用地勢,誘敵深入,使金人“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終於一戰成功,使敵人為之“膽落”。

史料


《江湖長翁文集》(宋人陳造)卷27《上周樞密札子》說:“建炎之初,虜將龍虎敗於興化,金軍殲焉,亦張榮所裒棘荊鋤梃之夫。”
讀史方輿紀要》(清初)卷23《興化縣》說:“得勝河:縣東十里,本名縮頭河。宋建炎中,張榮、賈虎率山東義軍,繇梁山泊與金人轉戰至承、楚間,金將撻覽在泰州,榮以舟師設伏,掩擊於縮頭湖,大敗其眾,因更名得勝湖。”
《咸豐興化縣誌》卷1《古迹》說:“得勝湖:縣東,古名率頭湖,又名縮頭湖。宋張榮等與金人轉戰,至此大捷,更今名。”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3同年四月庚午載:“金左監軍昌(完顏撻懶)既為張榮所敗,自楚州渡淮而北。”
《宋史》卷379《胡松年傳》載:“又薦張敵萬,向在淮南誘敵深入,步騎四集,悉陷於淖,無得解者,金人至今膽落。”
三朝北盟會編》卷143:“張榮,梁山泊漁人也”,“軍中號為張敵萬”。“金人已得楚州,遂并力攻茭城。榮不能當,焚其積聚。棄茭城,率舟船遂入通 泰州。。”
《三朝北盟會編》引《金虜節要》:“撻懶攻淮東,撻不也攻張敵萬泰州縮頭湖水寨,為敵萬所敗,獲撻懶之婿戶不剌、蘆達。”“戶不剌”,應為“萬戶不剌”,刊漏了“萬”字,“不剌”乃“鶻拔魯”歧譯。
《金史》卷3《太宗紀》:天會九年正月“辛亥,蒲察鶻拔魯、完顏忒里討張萬敵於白馬湖,陷於敵”。“張萬敵”為張榮綽號“張敵萬”刊誤。
《宋會要》:“十九日,兩浙西路安撫大使劉光世言:「忠勇統制張榮與金賊大戰,剿殺萬餘人,並奪到衣甲等,乞優異推恩。」“
另一民間版本如下:
在當年如火如荼的抗金鬥爭中,有一支由梁山好漢張榮率領的抗金義軍。張榮不但水性極好,而且足智多謀,英勇善戰,有萬夫不擋之勇,人稱“張敵萬”。
張榮在梁山聯合孟威、賈虎、鄭握等將領,發動漁民加入義軍。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利用河港湖汊打擊不習水性的金兵。南宋君臣南逃后,他們在敵後孤軍奮戰,遭到金兵全力進剿,損失慘重。為保存有生力量,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張榮等四將率部輾轉進入興化境內縮頭湖(今得勝湖,古名率頭湖,又稱縮頭湖,由於乾旱年份湖面水位下降,原來湖面伸出的部分變成陸地而消失,故名),安營紮寨。並在湖中打了數以千計的暗樁,布成水中“八卦陣”,然後“邀敵於溱潼村,佯走入率頭湖”,設計將金兵從溱潼引至縮頭湖中。由於縮頭湖周邊地區河港湖汊縱橫交錯,地形極為複雜,加上湖面蘆葦叢生,水中暗樁密布,金兵如同進入迷宮,處處被動挨打。此戰殺死、溺死胡蘆巴等數千金兵,而且還活捉了破辣叔以及金兵5000多人,繳獲大小船隻和物資無數,沉重地打擊了金兵的囂張氣焰,消滅了撻懶主力,逼迫撻懶率殘部潰至淮河以北,從而收復了江淮失地,取得了抗金戰爭的重大勝利。張榮也因此被朝廷委任為通泰鎮撫使兼泰州知州,並總攝興化等縣事。由此,張榮等義士後來成為施耐庵創作小說《水滸傳》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條張順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在當今如火如荼的抗金鬥爭中,有一支由興化漁民張榮率領的抗金義軍。張榮不但水性極好,而且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被稱為“張敵萬”。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張榮與孟威、賈虎、鄭握在梁山義軍首領宋江遇害后,組織義軍余部抗擊金兵,並輾轉進入興化境內縮頭湖(即得勝湖),安營紮寨,自稱“水滸寨”。當他們得知金兵即將從佔據的泰州侵犯興化時,便在湖中打了數以千計的暗樁,布成水中“八卦陣”,然後設計將金兵引入湖中。由於縮頭湖地區河港湖汊縱橫交錯,地形極為複雜,加上湖面蘆葦叢生,水中暗樁密布,金兵如同進入迷宮,處處被動挨打。這一仗,張榮不但擊退金兵主帥撻賴(完顏昌,金穆宗之子),殺死、溺死附馬胡蘆巴等數千金兵,而且還活捉了撻賴的胞弟破辣叔等5000多人,繳獲大小船隻和戰略物資無數,沉重地打擊了金兵的囂張氣焰,取得了抗金戰爭的重大勝利,將金兵趕出江淮地區。此戰在宋史中稱之為“縮頭湖之戰”,又稱“得勝湖大捷”。戰後,興化民眾將縮頭湖改名為“得勝湖”。張榮也因此被朝廷委任為泰州知州,並總攝興化等縣事。由此,張榮等義士後來成為施耐庵創作小說《水滸傳》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跳張順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