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
中醫術語
“暑熱症”是嬰幼兒在夏季容易發生的一種熱證,並不是寶寶感染了病菌而發燒,而是因外界環境升高而致使體溫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體溫症”。體溫一般在38℃~40℃之間,天氣愈熱,熱度愈高。隨著天氣逐漸轉涼,這種病也就自然告退。
①外感病病因六淫之一的暑邪。
②外感暑邪的熱證。
暑熱,為外感病病因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一的暑邪。《素問》說:“其氣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凡夏至之後,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
暑熱,為外感六淫之一暑邪所致的熱證。《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暑熱深入,伏熱煩渴”。
1、暑邪致病,有傷暑和中暑之別。起病緩,病情輕者為傷暑;發病急,病情重者為中暑。暑邪傷人多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象洪大等。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主要有: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暑多挾濕。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故暑邪為陽邪。暑邪傷人多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暑為陽邪,性升發,其氣通於心,故易上擾心神,或侵犯頭目,現心胸煩悶不寧、頭昏、目眩、面赤等。“散”,指屬邪侵犯人體,多直入氣分,可致膜理開泄而多汗。汗出過多,不僅傷津,而且耗氣,故臨床除見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津傷之症外,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甚則氣津耗傷太過,清竅失養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問·舉痛論》說:“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素問·刺志論》曰:“氣慮身熱,得之傷暑。”故治療暑溫病時,主要以甘寒生津,固氣益明為主。即使有表證,亦應首用辛涼,繼用甘寒,終用甘酸斂津。另外,一般而言,勿止暑之汗,暑熱清則汗止。
(3)暑多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瀰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其臨床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癥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阻癥狀。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屬暑邪兼挾濕邪而致。
2、暑熱
臨床癥狀:壯熱、煩渴、面赤、汗多、脈象洪大等。
病因病機:病因為暑熱病邪。暑熱乃火熱之氣,燔炎酷烈,傷人急速,侵襲人體多徑入陽明,起病多見壯熱,煩渴,汗多,面赤,脈象洪大等陽明氣分熱盛的證候,即所謂“夏暑發自陽明”;若起病兼有衛分證者,大多暑熱兼夾其他病邪為患,但衛分證很短暫,一現即過。
常用祛暑方劑:
1、清絡飲
功效:祛暑清熱。
主治:暑熱傷肺,邪在氣分。
2、白虎湯
功效:清熱保津。
主治:熱熾陽明,邪症劇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