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咸宜的結果 展開

咸宜

唐代柳宗元作品

《咸宜》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政論文。在文中柳宗元繼承了韓非“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進步思想,通過歷史的回顧和剖析,嚴厲駁斥了當時那種以門閥觀念衡量人事成敗的謬論,指出“興王之臣”儘管出身低微,但懷瑾握瑜;“亡王之臣”雖然身居高位,卻殘民以逞。因此前者有所建樹,後者遭受懲罰,都是理所當然的。全文語言以簡馭繁,行文明快透徹,神完氣足,精悍有力,首尾呼應,理酣意暢,充分體現了作者用筆之老練。

作品原文


咸宜
興王之臣,多起污賤,人曰“幸也” ;亡王之臣,多死寇盜,人曰“禍也” 。余咸宜之。
當兩漢氏之始,屠販徒隸出以為公侯卿相,無他焉,彼固公侯卿相器也。遭時之非是以詘,獨其始之不幸,非遭高、光而為幸也。漢、晉之末,公侯卿相劫戮困餓伏牆壁間以死,無他焉,彼固劫戮困餓器也。遭時之非是以出,獨其始之幸,非遭卓、曜而為禍也。
彼困於昏亂,伏志氣、屈身體,以下奴虜,平難澤物之德不施於人;一得適其傃,其進晚爾,而人猶幸之。彼伸於昏亂,抗志氣,肆身體,以傲豪傑,殘民興亂之技行於天下;一得適其傃,其死後耳,而人猶禍之。悲夫!余是以咸宜之。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咸宜:都是理所當然的。咸:都,全。宜:恰當,合乎情理。
興王之臣:輔助君主使王業興盛的臣子。興王:興起王業。
污賤:卑賤,指社會地位低下。
幸:幸運。
亡王之臣:敗壞君主使王業衰亡的臣子。
死寇盜:死於盜賊。寇盜:這裡主要指那些叛亂的軍閥。
禍:遭殃,倒霉。
咸宜:認為……合乎情理,此處是意動用法。
兩漢氏:指西漢、東漢。
屠販徒隸:屠戶、商販和在監獄里服役的犯人。這裡泛指出身卑賤的人。如輔助劉邦建立西漢的大臣蕭何、曹參本是秦朝沛縣的獄吏,大將樊噲本是殺狗的;輔助劉秀建立東漢的大司馬吳漢原以販馬為業。
器:此處是人才、材料之意。
時之非:昏亂的時代。詘:通“屈”,指被壓抑。
獨:只是。
高:指西漢高祖劉邦。光: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漢、晉:指東漢、西晉。
劫:劫持,綁架。戮(lù):殺戮。伏:藏匿。
出:出人頭地。
卓:指東漢末年大軍閥董卓漢靈帝時,曾任并州牧。公元189年,他帶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自己充當太師。他殘暴專橫。先後殺死許多大臣,又在挾持獻帝及百官遷都長安時,縱火燒洛陽一代,使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害。曜:指西晉末年大軍閥劉曜。他是匈奴部落首領劉淵的養子,曾隨父起兵反晉。公元313年,他率兵攻陷洛陽,俘懷帝,殺王公大臣及士民三萬多人,並慫恿部下大肆搶掠,燒毀金朝宗廟和民房,造成嚴重的破壞。
下奴虜:低下到與仆婢奴隸為伍。
平難:平定戰亂。澤物:造福於人。德:事物的屬性,這裡指才能、本領。
適其傃(sù):合符他們本來的情況。傃:平素,本分。這裡指取得的職位符合“興王之臣”平素的才能和志向。
進:仕進,進取。
幸之:意動用法,以……為幸。
伸於昏亂:乘昏亂之際發展。伸:伸展,發達。
抗:通“亢”,高昂。
肆:恣肆,放縱。
殘民:害民。興亂:作亂。
禍之:認為他們是遭殃。禍:意動用法,以……為禍。
1.
咸宜:都是理所當然的。咸:都,全。宜:恰當,合乎情理。
2.
興王之臣:輔助君主使王業興盛的臣子。興王:興起王業。
3.
污賤:卑賤,指社會地位低下。
4.
幸:幸運。
5.
亡王之臣:敗壞君主使王業衰亡的臣子。
6.
死寇盜:死於盜賊。寇盜:這裡主要指那些叛亂的軍閥。
7.
禍:遭殃,倒霉。
8.
咸宜:認為……合乎情理,此處是意動用法。
9.
兩漢氏:指西漢、東漢。
10.
屠販徒隸:屠戶、商販和在監獄里服役的犯人。這裡泛指出身卑賤的人。如輔助劉邦建立西漢的大臣蕭何、曹參本是秦朝沛縣的獄吏,大將樊噲本是殺狗的;輔助劉秀建立東漢的大司馬吳漢原以販馬為業。
11.
器:此處是人才、材料之意。
12.
時之非:昏亂的時代。詘:通“屈”,指被壓抑。
13.
獨:只是。
14.
高:指西漢高祖劉邦。光: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15.
漢、晉:指東漢、西晉。
16.
劫:劫持,綁架。戮(lù):殺戮。伏:藏匿。
17.
出:出人頭地。
18.
卓:指東漢末年大軍閥董卓。漢靈帝時,曾任并州牧。公元189年,他帶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自己充當太師。他殘暴專橫。先後殺死許多大臣,又在挾持獻帝及百官遷都長安時,縱火燒洛陽一代,使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害。曜:指西晉末年大軍閥劉曜。他是匈奴部落首領劉淵的養子,曾隨父起兵反晉。公元313年,他率兵攻陷洛陽,俘懷帝,殺王公大臣及士民三萬多人,並慫恿部下大肆搶掠,燒毀金朝宗廟和民房,造成嚴重的破壞。
19.
下奴虜:低下到與仆婢奴隸為伍。
20.
平難:平定戰亂。澤物:造福於人。德:事物的屬性,這裡指才能、本領。
21.
適其傃(sù):合符他們本來的情況。傃:平素,本分。這裡指取得的職位符合“興王之臣”平素的才能和志向。
22.
進:仕進,進取。
23.
幸之:意動用法,以……為幸。
24.
伸於昏亂:乘昏亂之際發展。伸:伸展,發達。
25.
抗:通“亢”,高昂。
26.
肆:恣肆,放縱。
27.
殘民:害民。興亂:作亂。
28.
禍之:認為他們是遭殃。禍:意動用法,以……為禍。

白話譯文

開國帝王的臣子,大多出身卑賤,人們說這是幸運;亡國帝王的臣子,大多死於盜賊,人們說這是災禍。我認為這兩種結局都是理所當然的。
當西漢、東漢建國之初,屠夫、商販和服勞役的犯人都出來當了公侯將相,沒有別的原因,他們本來就是當公侯將相的人才,遭遇時代混亂才受到壓抑,並非遇到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才獲得幸運的。東漢、西晉的末年,公侯卿相被劫持殺戮,受困挨餓,躲在牆壁之間死去,沒有別的原因,他們本來就是被劫持殺戮、受困挨餓的材料,遭遇時代昏亂才出來當官,只是他們起初的僥倖,並非遇到董卓、劉曜才遭到災禍的。
起初不幸的人受困於昏亂的時代,志向不伸,屈身下層與奴隸為伍,平定動亂造福人民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一旦取得能適合他們的本分,他們的進用已經是遲了,而人們還認為他們幸運。起初僥倖的人得志於昏亂的時代,心高氣傲,放縱自己,傲視才智出眾的人,以殘害人民製造動亂的本能禍害天下;一旦得能適合他們的本分,他們的死亡已經是晚了,而人們還認為他們遭災。可悲啊!我因此認為這兩種結局都是理所當然的。

創作背景


此文是柳宗元在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貶官永州司馬時所作。當時李唐王朝已漸趨於衰落,朝政日非,而魏晉以來盛行的門閥制度仍然氣勢猶存。朝廷銓選人才時,門第出身仍作為一個重要的砝碼。作為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立志革新的正直士大夫,柳宗元對這種以門閥取士、任人唯親的不正之風予以批判,這篇《咸宜》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

作品鑒賞


文章一開頭,作者便開門見山,以簡潔典正的語言,敘述了時人對“興王之臣”與“亡王之臣”的看法,即“興王之臣”是幸運的,而“亡王之臣”是不幸的。隨即筆鋒一轉,以“余咸宜之”四字表明自己的態度,既旗幟鮮明,又扣合題目。短短二十八字,不表感情,而感情自現,卻絕無牢騷之詞,這得力於作者措詞的精嚴縝密。
接著,作者筆分兩路,雙排說去。以夾敘夾議的筆法,舉出漢初和漢晉之際兩個時期公侯卿相的遭遇為例子,指出“起污賤”者本來就是“公侯卿相器”,他們後來才成為“興王之臣”,應該說是開始時的不幸,而非後來的僥倖;而“死盜寇”者本來就是“劫戮困餓器”,他們後來成為“亡王之臣”,則是開始時的僥倖,而不是後來的不幸。在這裡,作者援史為證,正反結合,從而有力地強化了自己的觀點,用筆簡潔而又勁健有力。
最後,作者又從史實的剖析轉向對現實的批判。作者認為,上述兩種人的遭遇都是合情合理的,有其自身發展的邏輯性。可是興王之臣懷“平難澤物”之志,“其進晚爾”,而人“猶幸之”;亡王之臣,逞“殘民興亂之技”,“其死後爾”,而人“猶禍之”。作者不禁對此顛倒是非的世風發出了“悲夫”的感愴,末尾以“余是以咸宜之”作結,與起首相呼應。在這段議論中,語句長短相間,緩促相宜,言盡而意無窮。
此文雖似論史,實則以古喻今,表達了作者對當下黑暗政治的不滿。柳宗元本是一個有著進步思想的政治家,他立志於“勵才能,興功力,致大康於民,垂不滅之聲”(《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卻由於“永貞革新”的失敗而從廟堂之上被貶到荒遠之地,使得他懷才不遇,有志不獲騁,而那些無德無能的人卻瓦釜雷鳴,尸位素餐。看到大唐王朝將會毀於這些人手中,作為一個正直的士大夫,柳宗元不能不“感激憤悱”。
此文以“咸宜”立論,發人之所未發。整篇文章以簡馭繁,捶字堅而不移,句句擊中要害,行文明快透徹,精悍有力。首尾呼應,如常山之蛇,神完氣足,理酣意暢,可見作者用筆之老練。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詩人。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齊名,並稱“韓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出身於中小官僚家庭,二十一歲中進士,二十六歲登博學宏詞科。政治上屬於以王叔文為首的主張改良革新的政治集團,在王叔文一派執政期間,任禮部員外郎。不久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后又改貶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卒於任所。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有《河東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