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徠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廣州地化所,於1993年建立,其前身為1987年建立的“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1993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獨立建所,暫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名稱運行;1994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2年,與“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整合為新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主要為有機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邊緣海地質學、極端環境地質地球化學和成礦動力學,科技創新目標主要集中在海陸岩石圈演化與礦產資源和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兩大領域。
截至2013年底,廣州地化所共有在職職工311人,其中科技人員198人、科技支撐人員75人;共有在學研究生514人,在站博士后48人。
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從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分設出來在貴陽成立。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1993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獨立建所,暫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名稱運行。
1994年,經中央編製委批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正門
2002年初,按照中國科學院關於建立南方海洋科學創新基地的戰略部署,與原“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1961年成立,時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地構造及地球化學研究室”,1978年定名為“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異地整合,仍沿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所名,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二期試點系列,科技創新目標進一步凝練為大陸邊緣動力學與礦產資源、海陸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兩個主要領域,同時開拓了極端環境地質地球化學(主要是地球深部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深海地球化學)探索性領域。
• 設施設備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2年至2006年,對全所的基礎設施、有機礦物和同位素實驗大樓、流動人員公寓和長沙中心供電系統等進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積約4.2萬平方米;興建了15000平方米科研綜合大樓。
• 館藏資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圖書總藏量共計12017種13047冊,其中外文圖書2599種2730冊;期刊552種12845冊(合訂本);學位論文1280種2388冊。
院士風采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傅家謨、彭平安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謝先德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 |||||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1 | 彭平安 | 1996 | 2 | 宋之光 | 2000 |
3 | 陳繁榮 | 2001 | 4 | 陳鳴 | 2002 |
5 | 徐義剛 | 2003 | 6 | 曾永平 | 2003 |
7 | 孫衛東 | 2004 | 8 | 應光國 | 2005 |
9 | 孫亞莉 | 2005 | 10 | 宋茂雙 | 2006 |
11 | 單業華 | 2006 | 12 | 任鍾元 | 2007 |
13 | 王焰 | 2008 | 14 | 游靜 | 2009 |
15 | 程和發 | 2009 | 16 | 許繼峰 | 2009 |
17 | 夏小平 | 2009 | 18 | 麥碧嫻 | 2010 |
19 | 羅春玲 | 2010 | 20 | 肖賢明 | 2011 |
21 | 朱潤良 | 2011 | 22 | 陳多福 | 2012 |
23 | 何宏平 | 2012 | 24 | 陳華勇 | 2012 |
25 | 孫新蕾 | 2012 | 26 | 熊小林 | 2013 |
27 | 王岳軍 | 2013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序號 | 姓名 | 入選年度 |
1 | 彭平安 | 1994 | 2 | 陳鳴 | 1998 |
3 | 徐義剛 | 1999 | 4 | 趙建新 | 2000 |
5 | 許繼峰 | 2004 | 6 | 陳衍景 | 2004 |
7 | 孫衛東 | 2005 | 8 | 麥碧嫻 | 2005 |
9 | 曾永平 | 2005 | 10 | 肖賢明 | 2006 |
11 | 應光國 | 2006 | 12 | 陳多福 | 2007 |
13 | 何宏平 | 2007 | 14 | 王岳軍 | 2008 |
15 | 熊小林 | 2008 | 16 | 王強 | 2010 |
17 | 王新明 | 2010 | 18 | 張干 | 2011 |
19 | 於志強 | 2012 | 20 | 韋剛健 | 2013 |
21 | 王焰 | 2013 | 22 | 安太成 | 2014 |
截至2009年7月,廣州地化所共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廣州質譜中心、與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聯合建立的“化學地球動力學聯合實驗室”、與蘭卡斯特大學環境中心和城市環境所聯合組建的“國際環境研究與創新中心”、2007年中國科學院批准建立中國科學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並建有“地學與資源科普教育基地”。
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礦物學與成礦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資源環境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礦物物理與礦物材料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共有5個專業二級學科博士培養點,9個專業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培養點,2個專業二級學科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點,並設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培養點(9個):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環境科學,第四紀地質學,構造地質學,海洋地質,環境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
二級學科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點(2個):環境工程,地質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培養點(5個):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個):地質學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共有在學研究生514人,在站博士后48人。
張凱(導師:曾永平)入選教育部2012年度“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唐功建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2013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其導師王強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陶奇和郭英的博士學位論文入選2011年度中國科學院100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何宏平、曾永平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張玉修的博士論文入選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50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其導師張開均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2002年至2009年7月,該所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20項,其中國家二等獎3項,第一完成單位1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第一完成單位5項。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生物有效性研究”獲得2003年廣東省科學了技術一等獎,並於200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傅家謨院士由於在有機地球化學和環境科學領域中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首屆“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2006年至2008年,全所共發表學術論文1467篇,其中SCI收錄的國際刊物論文439篇、SCI收錄的中國刊物論文120篇、中國核心刊物及統計源刊物論文908篇,出版專著22種。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有地學核心刊物《地球化學》和《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地球化學》
《地球化學》
•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地質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該刊由中國已故地質學家、大地構造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陳國達先生於1977年創辦(創刊名為《成礦研究》,1979年改為現刊名),1984年起公開發行,1989年起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該刊以構造地質學和成礦學為其學術特色,系中國唯一一份重點刊載構造地質學學術論文的科技期刊。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成礦學、岩石礦物與地球化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和石油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該刊相對固定的欄目主要是:構造地質學研究、構造地質與成礦學研究、岩石大地構造與地球化學研究。
該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影響因子分別為1.75、1.92、1.677和1.906,前3年分列中國地學科技期刊第10位、第6位和第8位(暫缺2009年排位數據)。該刊平均引文數、基金項目論文比率在廣東省科技期刊中分列第2位和16位,期刊影響因子與該學科平均影響因子之比為1.838,位列廣東省科技期刊第7位。
該刊已連續3次入選2000年版、2004年版和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已經成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科學類的重要期刊之一。除國內的全部重點資料庫與檢索系統之外,該刊還先後入選美國《EI》、《CA》、俄羅斯《文摘雜誌》、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等國際檢索系統。1998年、2000年分別榮獲湖南省和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稱號。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所徽
圓形:所徽中部為一綠色的圓形,加上金黃色的經緯線,代表地球形象,表達該所的地學特徵,以綠色表達該所的基本使命是通過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為後代留下一個綠色的地球,大面積使用藍色和綠色,強調藍天、大海和綠地。
字母:在綠色地球的周圍鑲以未封閉金色圓環,形成字母G的形狀,在構圖上增加了穩定感和向心感,字母G的收筆變化成鎚子的形狀,形成傳統地質學象徵符號。字母G具有多重含義,即重複地學(Geo-)主題,也表示廣州(Guangzhou)、金子(Gold)、團隊(Group)和寶石(Gem)等,其寓意是全所團結協作、積極創造,該所像一顆金色明珠在中科院大家庭中熠熠生輝。
文字:以中科院前院長郭沫若先生的親筆題字為中文所名(“廣州”兩字為摹仿筆跡),以表示對先生的尊敬和地化所在國內外的地位。將紅色文字放在綠色背景上,給冷靜、莊重的圖案增加了活潑的氣氛,暗示該所老一代科學家碩果累累,新一代科學家茁壯成長。為便於國際交流,所徽中加入了所名的英文縮寫,同時也是圖形的對稱元素。
創新、求是、協同、奉獻
職務 | 姓名 |
所長 | 何宏平 |
黨委書記 | 陳紹勇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李海濱 |
副所長 | 陳紹勇、夏萍、張海祥、王強 |
參考資料: |
時期 | 姓名 | 任職時間 | 職務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質新技術研究所 | 羅傑 | 1977.8-1980.7 | 籌建組組長 |
王家明 | 1980.7-1983.12 | 領導小組副組長,主持工作 | |
趙欣 | 1983.12-1985.11 | 副所長、臨時黨委書記,主持工作 |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陳毓蔚 | 1985.11-1988.6 | 副所長 |
傅家謨 | 1988.6-1992.11 | 副所長,主持廣州分部工作 | |
孫大中 | 1992.11-1994.5 | 副所長,主持廣州分部工作 |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趙振華 | 1994.5-1998.7 | 所長 |
夏斌 | 1998.7-2002.7 | 副所長,主持工作 | |
夏斌 | 2002.8-2006.3 | 所長 | |
范蔚茗 | 2006.4-2008.11 | 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