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1條詞條名為華嚴寺的結果 展開
華嚴寺
寧夏中衛市華嚴寺
華嚴寺又名華嚴塔,或磚塔寺,坐落在寧夏中衛今恩和鄉華寺村。考古認為該塔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清代《乾隆中衛縣誌》和《續修中衛縣誌》記載:“華嚴寺有磚塔,在恩和堡東十里,俗稱‘磚塔兒寺’。”
目錄
據民間傳說,華嚴寺和華嚴寶塔是為鎮沙而建,顯然屬風水塔。華嚴塔原坐落在華嚴寺中,原寺已傾圯,只一塔獨存。又據塔旁出土的《重修塔兒寺碑記》記述:“起不知何年,但寺鐘記明成化,塔鈴記明萬曆。”根據這段文字及殘缺不全、斷斷續續的碑文可知:明成化年間 (1465—1487年),就有了華嚴寺。一百多年後的萬曆年間,(1573—1619年),寺又進行了重修,同時,也有了華嚴寶塔。所以,華嚴寶塔最遲建於明萬曆年間的說法應該是成立的。
華嚴塔小巧玲瓏,造型別緻,是一座密檐樓閣式八角形空心磚塔。底層外周長 1 3.1 2 米,分八邊,每邊寬 1.6 4 米,內亦為八面形,每邊寬 0.5 8 米。底用青色素麵磚豎砌一層,塔身用素色素麵磚平鋪,以白灰勾縫。除塔剎外,塔體共計七級,通高 2 5 米,總高 3 0 米。底級最高,為 3.6 米,其餘六級依層遞減。第一級為厚壁空心室,八角形穹窿頂,與二級不能相通。二級起有磚階可供登高遠眺。六、七級為實心體。七級以上為八面覆斗式塔剎,上置八面琉璃攢尖。塔檐為一疊濯、一稜角牙子各一層相間,成二斗四升做法。檐下有額仿,垂蓮柱、磚雕花卉、雲紋花邊裝飾。底層有南北券門各一,且相通,券門高 1.7 0 米,寬 0.6 米。南券門上端有磚刻楷書“華嚴寶塔”四個大字,門兩側有同樣字體對聯一副:
寶塔靈光剎海微塵咸輝耀,
慈雲復覆山河大地遍清涼。
北券門上端有磚刻楷書“霞光現瑞”四字,門兩側也有對聯一副,可惜在文革中被磨去字跡,無法辨認。二級以上各有券門一個,方向不同。二級在東,三級在西,四級在北,五級在南,六、七級為實心體無券門。二級以上多有佛龕,方向錯落。二級東南、東北、西北,二、四、六級西南,二、四、六、七級南,六級西北各有一佛龕,每龕內供磚雕坐佛或菩薩一尊。各級塔沿拐角處,有木柄挑檐,懸掛風鈴,共計 5 6 個。
明萬曆至今,已有近 5 0 0 年的歷史。但現在看到的華嚴塔,已非明代所建。康熙四十八年( 1 7 0 9 年),華嚴寶塔毀於地震。2 8 年後的乾隆十年( 1 7 3 7 年),在原地按原樣進行了重修。塔方位坐北向南,塔形八角,造型玲瓏,美觀大方。風鈴迎風作響。磚塔原為十三層,塔的北方建有大雄寶殿,東西陪殿,中間有無量殿。塔的東西建有齋房,山門,山門東西建有齋房各十五間,山門南建有一座戲樓,比原來少四層。塔的八級南側有石雕白瓷觀音石像。
現存寶塔即這次重修所建,距今也有 2 5 0 多年的歷史了。據當地老鄉講,解放初期塔旁還立有一塊石碑,記載著當時重修的情況。可惜該碑“文革”中被拉去修了水磨,已無處尋覓。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文革”中的破壞及每年農田灌溉的侵蝕,致使塔基下沉,塔體二至三級裂縫,上半部塔體向西北方向傾斜明顯。至一九六七年因特定歷史被拆除。
一九九六年八月在本地各方居士。信徒。同仁支持社會知名人士倡重新建起了一座八角十一層的新塔,塔高 3 3 米,佔地 1 8.2 平方米,共耗資 1 2.3 4 萬元。
在二00一年奠基佔地三千三百二十九平方米,修建大雄寶殿,東西陪殿和東西齋房共計十七間。
在二00三年居募集資金 4. 7 6 萬元對各殿堂敬塑佛像,特聘請名師王玉枝塑像共計大小佛像四十六座。並且在寶塔內從底層到十層進行了彩塑,第一層彌勒佛和四大天王。第九層立 1. 5 米高金桐佛像四座。
寧夏中衛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