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寺

河北省蔚縣蘇官堡華嚴寺

蘇官堡華嚴寺位於河北省蔚縣蘇官堡(古稱蘇家疃)之北,與蘇官堡之間為蔚廣官道(明代蔚州至廣靈驛路),古寺為蔚州高僧正順創建,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置


華嚴寺位於河北省蔚縣蘇官堡(古稱蘇家疃)之北,與蘇官堡 之間為蔚廣官道(明代蔚州至廣靈驛路,設有郭家莊鋪)。

歷史


明代
明代
古寺因碑文遭到嚴重破壞,因而始建年代不祥,當地史料中記載為蔚州高僧正順創建。正順,元朝蔚州高氏之子。當地老人傳聞寺古址位於蘇官堡西側一高台,現為一片杏林,當地老人證實在該處挖井時曾挖到過磚瓦碎片。而今現存建築為明代,疑為中後期(並未考證),且現址位於蘇官堡正北百米處,為新選址重建,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7米,南北寬約71米,佔地面積3710平方米。在當地老人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蘇官堡康家的一位女兒信佛,且嫁得一位富人,建寺費用由康家女兒用家裡一缸黑豆所換,等到寺院建好,這一缸黑豆也用完了,當然這個說法不免有些神奇。

布局


華嚴寺
華嚴寺
古寺為中軸式對稱布局,有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一次為天王殿、地藏 殿、大雄寶殿。山門即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五檁式,殿兩側為鐘鼓樓。過殿即地藏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五檁式,殿前直徑0.3米古松兩棵,殿兩側建有花壘牆、月亮門,將古寺分為二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東西分別建有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一坡式。正殿即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五檁式,殿前直徑0.3米古松兩棵,大殿東側為三間禪房和兩間耳房。此為為第二進院落,東西仍建有東西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五檁式,在東配殿之後,為廚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一坡式。南有一座小院,此為第三進院落,有客房三間。寺院后牆外有一顆千年古松。

記載


《蔚州志》順治版(公元1659年)上卷祀典志壇廟寺觀中記載
記載
記載
,“華嚴寺在城西蘇家疃。”下卷外志玄釋中記載“僧正順州人俗姓 高生而□□即受戒律詠華嚴經聞空中有言曰和春山水少會風雷豁然而悟於華嚴領創建華嚴院演法華嚴經忽謂□吾化緣□乃書□曰: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慮;轉身笑破,虛空一切,是非不顧。□□火化華嚴寺有浄業碑銘存焉。”
《蔚州志》光緒版(公元1877年)卷六志祠祀志中記載,“華嚴寺在城西蘇家疃,魏學誠詩,
知在萬松際,雲封何處尋。
漸聽濤響近,忽見寺門深。
秋近猿啼峽,風聲虎嘯林。
老僧飛錫去,誰與證禪心。”
(註:魏學誠,清刑部尚書魏象樞之長子。)
大雄寶殿左側牆壁石碑《華嚴寺創修廈首碑記》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記載“蓋聞萬事皆備無庸重為或有不齊尤貴再理即……清同治五年”
公元1975年,華嚴寺被拆毀,用其配殿、禪房的磚、木材在其東南建了一所小學,院內所有石碑用於興修水利。
古寺現存有三座主殿,即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內仍存有精美壁畫。
2009年古寺開始維修,面積由之前的3710平方米,違建到了40000平方米,佔掉了東邊原有的蘇官堡義學(文廟)遺址,及大面積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