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托馬斯·曼的結果 展開
- 德國作家
- 美國演員
托馬斯·曼
德國作家
托馬斯·曼(1875年—1955年),男,德國小說家和散文家,出生於德國北部盧卑克城一家望族。1924年發表長篇小說《魔山》。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一度為帝國主義參戰辯護,但30年代即大力反對法西斯主義威脅,發表了中篇佳作《馬里奧與魔術師》(1930),對法西斯在義大利製造的恐怖氣氛做了生動的描述。
托馬斯·曼是德國20世紀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受叔本華、尼采哲學思想影響。代表作是被譽為德國資產階級的“一部靈魂史”的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國19世紀後半期社會發展的藝術縮影。
1955年8月12日,托馬斯·曼逝世於瑞士的蘇黎世。
托馬斯·曼幼年
青少年時代致力於發展寫作愛好,並以散文隨筆和作文的形式參與其與他人共同編輯出版的雜誌《春天風暴》。在一封保存下來的1889年的信中,當時只有14歲的托馬斯·曼在信的末尾屬名“托馬斯·曼,抒情戲劇詩人”。這反映了托馬斯·曼對於自己將來當作家這件事是很認真的。
父親於1891年在41歲的年齡上早逝后,任職於一家火災保險公司。
1892年,母親遷往慕尼黑。托馬斯。曼則留在呂貝克完成大學預科學校的學業。他把大部分精力轉向了文學,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畢業時只得到了一個中等文憑。
1893年,離開呂貝克前往慕尼黑。1895年,放棄了在火災保險公司的工作。
1894-1896年間,他參加了慕尼黑技術大學的歷史、藝術和文學課程
托馬斯·曼舊照
1896年,年滿21歲時成年時,他有資格從父親所遺留下來的財產中獲得每個月160到180馬克的零花錢。這樣,有了足夠的收入。決定成為一名自由作家。
1897年,開始他第一部長篇小說《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創作。1901年這本小說發表並立即獲得巨大成功,從此奠定了托馬斯·曼在德國的文學地位。
1912年寫成中篇小說《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銀幕之後,引起了國際上的注視。
托馬斯·曼舊照
1905年,同卡蒂婭普林斯·海姆結婚。儘管曼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不是一無所知,但他選擇了壓抑克制。
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他們生了六個孩子,三兒三女。除了長子克勞斯。曼,長女艾麗卡·曼也是一位作家、演員和社會活動家。克勞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開的同性戀者。
托馬斯夫婦及其子女的全家福
1914年第一戰爆發,戰爭的失敗使托馬斯·曼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成長為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從個人主義者轉向社會政治事務的積極參與者。
希特勒上台,他撰文譴責法西斯對德國文化的歪曲和破壞,發表《理查德·瓦格納的苦難與偉大》的著名演講,而被迫流亡國外,於1938年移居美國,1941年托馬斯·曼舉家遷往PacificPalisades(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附近)。加入美國國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馬斯·曼才取得了美國國籍。
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戰後德國幾家報紙推薦托馬斯·曼當任第一位聯邦德國的總統,他拒絕了。戰後,托馬斯·曼始終不肯返回德國。多年之後,托馬斯·曼才願意跟他的德國同胞重新和好。
五十年代,邁卡錫主義開始在美國肆虐。而二戰後的德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托馬斯·曼最終選擇於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他一直在瑞士客居,但經常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進行訪問,在那裡朗讀他的作品。這期間,他的作品範圍更進一步擴大。
長篇小說
作品譯名 | 作品 | 年份 |
《布登勃洛克一家》 | Buddenbrooks-Verfalleine r Familie | 1901年 |
《國王的神聖》 | Koumlni gliche Hoheit | 1909年 |
《魔山》 | Der Zauberberg | 1924年 |
《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四部曲 | Joseph und seine Bruder Tetralogie | 1933-1943年 |
《亞克伯的故事》 | Die Geschichten Jaakobs | 1933年 |
《年輕的約瑟夫》 | Derjunge Joseph | 1934年 |
《約瑟夫在埃及》 | Joseph in Auml gypten | 1936年 |
《贍養者約瑟夫》 | Joseph der Ernauml hrer | 1943年 |
《綠蒂在魏瑪》 | Lotte in Weimar | 1939年 |
《浮士德博士》 | Doktor Faustus | 1947年 |
《被挑選者》 | Der Erwauml hlte | 1951年 |
《騙子菲利克斯·克魯爾的自白》 | Bekenntnisse des Hochstaplers Felix Krull | 1954年 |
短篇小說
作品譯名 | 作品 | 年份 |
《展望》 | Vision | 1893年 |
《墮落》 | Gefallen | 1894年 |
《對幸福的願望》 | Der Willezum Gluck | 1896年 |
《失望》 | Enttauml uschung | 1896年 |
《死》 | Der Tod | 1897年 |
《小人物弗利德曼先生》 | Derkleine Herr Friedemann | 1897年 |
《小丑》 | Der Bajazzo | 1897年 |
《圖比亞斯·敏得尼克》 | Tobias Mindernickel | 1898年 |
《小衣櫃》 | Der Kleiderschrank | 1899年 |
《復仇》 | Gerauml cht | 1899年 |
《小路易斯》 | Luischen | 1900年 |
《通往墳墓之路》 | Der Wegzum Friedhof | 1900年 |
《神的光輝》 | Gladius Dei | 1902年 |
《托尼奧·克律格》 | Tonio Krouml ger | 1903年 |
《特里斯坦》 | Tristan | 1903年 |
《飢餓者們》 | Die Hungernden | 1903年 |
《神童》 | Das Wunderkind | 1903年 |
《幸運》 | Ein Gluck | 1904年 |
《在先知那裡》 | Beim Propheten | 1904年 |
《艱難的時刻》 | Schwere Stunde | 1905年 |
《一則軼事》 | Anekdote | 1908年 |
《鐵路事故》 | Das Eisenbahnungluck | 1909年 |
《Jappe和DoEscobar是如何打架的》 | Wie Jappeund Do Escobar sich prugelten | 1911年 |
《威尼斯之死》 | Der Tod in Venedig | 1912年 |
《主人與狗》 | Herr und Hund | 1918年 |
《兒童的歌唱》 | Gesang vom Kindchen | 1919年 |
《Wauml lsungen的血》 | Wauml lsungen blut | 1921年 |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 Tristan und Isolde | 1923年 |
《無秩序和早先的痛苦》 | Unordnung und fruhes Leid | 1926年 |
《馬里奧和魔術師》 | Marioundder Zaube rer | 1930年 |
《被換錯了的腦袋--一則印度傳奇》 | Die vertauschten Koumlpfe-Eineindische Legende | 1940年 |
《法律》 | Das Gesetz | 1944年 |
《被騙的女人》 | Die Betrogene | 1953年 |
戲劇
《佛羅倫薩》(Fiorenza) |
雜文
作品譯名 | 作品 | 年份 |
《一個不關心政治者的觀察》 | 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 | 1918年 |
《自由的問題》 | Das Problemder Freiheit | 1937年 |
《試分析席勒》 | Versuchuber Schiller | 1955年 |
《關於歌德》 | Über Goethe |
托馬斯·曼
從創作傾向上看,早年《布登勃洛克一家》無疑屬於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家自己也說過:“英國、俄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傑出的小說家、瓦格納史詩式的舞台歌劇、福樓拜以及龔果爾兄弟的卓越技巧,對他的創作有積極的影響。謙遜地把自己的成功歸之於他的時代。
魔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是托馬斯·曼創作的豐收期。作家的晚年可以說是幸福的。他一直保有清晰的頭腦、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對語言的敏感和觀察生活的睿智。這期間,托馬斯·曼寫了關於老年歌德的小說《綠蒂在魏瑪》從這部詩趣盎然的小說中,讀者重新認識了“有時是偉大的,有時是渺小的”歌德。托馬斯·曼以十年時間,完成了四部曲《約瑟夫和他的兄弟們》。這部宏篇巨著取材於《舊約》關於約瑟夫的傳說。小說借用希伯來傳說痛撻了法西斯主義。1947年,托馬斯·曼完成了他的後期傑作《浮士德博士》,這部饒富哲理的小說,對資產階級文化作了全面的分析與批判。
《浮士德博士》
小說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那些不尋常的,令人起敬的市民,《魔山》中的那些博學多識、侃侃而談的療養院住客,四卷長篇小說《約瑟和他的兄弟們》中的那個神秘的預言者與頑童;《騙子菲利克斯·克魯爾的自白》中的那個幼稚狂妄的流浪漢;《浮士德博士》中的那位浮士德式的多情善感的作曲家阿德里安·萊弗金,他們之所以如此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迄今仍為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部分,這不能不歸功於托馬斯·曼的準確而又精細的觀察能力。這期間,托馬斯·曼筆下所塑造的那些人物,已為四十個國家的讀者所熟悉。托馬斯·曼1912年寫成的中篇小說《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銀幕之後,也引起了國際上的注視。
獲得了哈佛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的頭銜。
1919年,托馬斯·曼被授予波恩大學哲學系的名譽博士。
1929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托馬斯·曼的畫像(Vaclav Zeman繪)
為人爭取和平與民主的事集獻出了自已光輝的一生。他以六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勞創作,豐富了德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寶庫。他不但是卓越的天才作家,而且是和一切黑暗勢力作不倦爭鬥的人道主義者和百折不撩的和平戰士。
1975年,德國一位女作家評價:托馬斯·曼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但他將這些經歷乾乾淨淨地排除在了作品之外。
美國批評家雷納·韋勒克總結:“托馬斯·曼可以充當反映文學批評與政治動亂互為依存現象的一位代表人物。”
去世50周年,德國總統科勒主持儀式紀念會,隆重紀念《魔山》的作者、偉大的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去世50周年。
紀念郵票
在作家誕辰100周年之際,學者探討了為何托馬斯·曼沒有弟子的問題。文學家彼得·帕斯(Peter Putz)撰文《托馬斯·曼對於當代德國文學的影響》一針見血地指出:托馬斯·曼的影響“不在於傳習而是對立”。由於無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對他。文學評論家馬塞爾·拉尼奇(Marcel Reich-Ranicki)總結說:“不少作家稱,沒人對他們來說要比《魔山》的作者更無關緊要了-但他們又憤怒又大概也很妒嫉,是用著顫抖的聲音這樣說的。”
人物思想
托馬斯·曼[德國作家]
始終是為爭取世界和平和德國統一而努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半期,他替對英、美兩國不迅速避開第二戰場一點力加譴責。戰後,他又以實際行動,投身於世界人民保護和平的鬥爭。他以尖貌有力的言辭發表文章和演說,號召大家爭取德國統一和捍衛世界和平。他也在斯德哥爾摩禁用原子彈的宣言上籤了名。在這個的時代中,無論發生什麼重大的事件,這位老作家總是挺身而出,發出巨大的正義呼聲。為了響應世界和平理事會的號召,他以八十歲的高齡再度回到祖國,參加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紀念大會。民主德國作家和人民對他表示熱烈的歡迎,一致把他當作和平和統一德國的旗幟。德團作家協會主席約翰尼斯·具希爾在歡迎會上說,托馬斯·曼這次訪問對連通東德與西德的文化,對德國的統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托馬斯·曼(左)與愛因斯坦(右)